"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大学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调查研究(附件)【字数:10830】

2022-11-11 11:0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体育教育在培养优质人才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体育教育关键的高校体育责任重大,因此大学体育如何应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如何在学生身心健康、技能掌握、意识培养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是目前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随着21世纪的到来,新课程改革在普通高校中带来很大的冲击,体育教学俱乐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悄然兴起,课外体育俱乐部模式就是根据学校育人为目标,结合学生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两项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为目标,发挥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以俱乐部模式组织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一种教育模式。通过对江苏科技大学东、西、南三个校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俱乐部情况的调查,从学生的参与度、参与动机、参与意识以及项目的选择、对体育俱乐部的了解等方面进行分析,在了解江科大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有效和成功的经验,探讨目前江科大课外体育俱乐部存在的不足和优势,并基于最后的调查结果分析,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提供有意义可行性的建议(1)以科学的体制运行俱乐部发展,开展多类型、创新的良性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2)对参与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大学生身体进行监测评价,并依据对学生测量评价的结果通过运动处方的形式进行矫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运动时间,让学生能够在科学的指导下参与活动。(3)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目 录
0 引言 1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研究目的 1
1.2 研究意义 1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2.1研究对象 2
2.2调查对象 2
2.3研究方法 2
3 研究内容 3
3.1 关于课外体育俱乐部 3
3.2 关于对俱乐部支持状况进行调查 7
3.3 实施学校体育俱乐部方法的可行性及前景 7
3.4 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8
4 关于推进俱乐部升级可持续发展 12
4.1 俱乐部的发展方向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要明确 12
4.2良好的精神导向 12
4.3 能在俱乐部会员中逐步培养拥有较高水平的队员 12
4.4 建设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 13
4.5 在体育俱乐部中增加体质测量与评价和运动处方指导 13
4.6 科学制定管理评价机制 13
4.7 组建高校体育俱乐部联盟 13
结论与建议 13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5
江科大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16
江苏科技大学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调查研究
0 引言
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体育教育在培养优质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俱乐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高校悄然兴起,目前国内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总体状况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或多或少的制约因素,因此对于江科大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值得发扬的地方,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促进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目的
为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我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体育俱乐部在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还有意识培养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查剖析目前江科大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开展现状,并通过和国内外总体发展水平现状的对比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值得发扬的地方,同时为促进江科大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2 研究意义
高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有效手段,分单项俱乐部和综合俱乐部两类,是体育课的补充和延伸,也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体育俱乐部模式与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相比,具有时代性,针对性,适应性和时效性,更具有优越性,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师资队伍还有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有限性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研究目前我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有助于发现俱乐部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有助于在实施中,加强对课外俱乐部的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体育设施,调动辅导教师的积极性,加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宣传工作,促进其健康发展。
作为近几年涌现出来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校园内的体育俱乐部活动趋向于自成一体的组织。在与其他各类俱乐部中自成为一大阵营,丰富多彩的课外运动生活吸引着广大师生。但在这蓬勃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问题,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经济发展、体育研究和体育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成效并不明显,发展状况远没有达到期望值,俱乐部的影响力还很有限,所以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情况进行一系列调查和深入分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江苏科技大学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现状
2.2调查对象
江苏科技大学各校区在校学生和课外体育俱乐部相关管理人员
2.3研究方法
2.3.1文献资料法
查找有关文献,对观点进行分析、整合,查阅国内外有关的本、硕、博优秀论文及其它相关文献资料,阅读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等方面的理论书籍,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电子信息,收集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政策文件,并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了综述,这些资料的参考借鉴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本课题的研究做准备。
2.3.2问卷调查
以书面形式提出经过周密设计关于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调查问卷,向江苏科技大学东西南三个校区的在校学生随机发放问卷,总共发放问卷300份,三个校区各100份,回收265份,有效问卷251份,调查对学生关于课外体育俱乐部的了解状况方面的真实情况。问卷经过信度效度检验,信度系数为0.8,测量所选择的项目符合测量的目的和要求。
2.3.3访谈法
通过走访的形式向江科大课外体育俱乐部管理层和相关老师请教,听取并归纳他们对于体育俱乐部的想法和建议,获得大量可靠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3.4数理统计法
根据所得问卷对数据进行收录,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专项数据库,并根据统计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
3 研究内容
3.1 关于课外体育俱乐部
3.1.1 课外体育俱乐部涵义
所谓课外体育俱乐部是指以本学校的学生为主体的广大青少年体育活动爱好者按自愿原则而建立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形式。分单项俱乐部和综合俱乐部两类,其中有一部分是带有课余体育训练性质的,有一部分是为了提高技术水平,还有一部分则是纯粹是为了休闲娱乐的,但最终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目标是以公共体育课为基础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努力。它的特点是有组织和管理,有专业人士指导,有一定经费支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活动效果好。其宗旨是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和人才资源,积极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让学生自己组织起来,利用业余时间,培养他们对各有关体育项目的锻炼兴趣,增强体质,提高技能,丰富其文体生活,同时为有效挖掘竞技体育优秀后备人才提供可靠保证,为开展竞赛活动做准备。
3.1.2 江科大部分体育俱乐部基本情况
表1
成立时间 人数 活动时间 教师数量 辅导时间 经费来源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tiyu/8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