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轮滑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附件)【字数:7937】
Keywords: University;Roller Skating; 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目录
摘 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轮滑运动发展现状研究综述
2.2国内轮滑运动发展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调查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访谈法
3.3.3问卷调查法
3.3.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轮滑运动教学
4.1.1 轮滑课程设置
4.1.2 轮滑场地器材情况
4.1.3 轮滑教学师资队伍现状
4.2 课外轮滑开展状况
4.2.1 轮滑协会开展现状
4.2.2 大学生对轮滑运动的认识
4.2.3 影响大学生参与轮滑运动的因素
4.2.4 大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学生参加轮滑运动的活动内容
4.3 轮滑运动损伤及预防情况
4.3.1 轮滑运动损伤的部位及程度
4.3.2 轮滑运动损伤的原因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江苏科技大学轮滑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1 前言
轮滑是一项时尚的体育运动,其最大的特点是娱乐性,趣味性,休闲性,由于其具有这些特性因此在校大学生非常喜欢轮滑运动。轮滑运动也具有很强的健身性,可以让广大学生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达到很好的健身效果。轮滑这项运动受天气和场地条件的因素很小,轮滑用具非常容易携带, 技术也很容易掌握。 轮滑运动迎合了现在青少年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 受到了广大在校生的喜爱。经常参加轮滑运动,身体的肌肉力量,协调性、灵敏性、平衡能力都会明显增强。轮滑运动可以改善人的心肺功能,对人的意志力和心理健康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江苏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轮滑运动非常普遍,学校有轮滑场地,也面向学生开设了轮滑课程还有学生们自发组织的轮滑社团。轮滑运动在校园里成为普遍的一项运动。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轮滑运动发展现状研究综述
在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轮滑运动项目十分单一,只有速度轮滑。尽管如此轮滑运动仍然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发展,许多欧美国家相继成立速度轮滑俱乐部。1980年英国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轮滑场,2年后轮滑球比赛出现在了欧洲。轮滑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项目得到了不断地创新并突破固有玩法产生出更多的轮滑方式。由于轮滑运动在欧美国家的迅速发展,为加强国与国之间轮滑运动的比赛、交流和学习,促进轮滑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更快更好的发展,国际轮滑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4年在瑞士举行。此次会议由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在内的11名代表参加,会议决定了瑞士人凯维兹为首任主席,奥托美耶尔为秘书长,并决定国际轮滑联盟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此次会议的举行标志着轮滑运动开始有组织的登上世界体育舞台。1937年首个速度轮滑比赛规则制定并开始使用,次年首届速度轮滑世锦赛在英国伦敦举行。20世纪40年代后速度轮滑运动迅速从欧洲传到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世界各个地区。各种层次轮滑锦标赛相继举办。截止到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国际轮滑联合会。它的总部设在美国,下设速度轮滑、花样轮滑、轮滑球三个委员会。其中速度轮滑委员会设在意大利罗马,全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该会。1978年亚洲轮滑联盟成立[]。
综上所述,轮滑运动在国外开展十分火热大型的轮滑赛事举办较多。轮滑俱乐部开展已十分成熟,民众参与比较热情。
2.2国内轮滑运动发展研究
我国轮滑运动开展较晚,轮滑运动19世纪传入中国。当时仅限于沿海个别城市,只作为娱乐活动。到80年代初期我国有了正式比赛出现。我国于1980年正式成立了中国轮滑协会,运动项目主要包括花样轮滑、速度轮滑、轮滑球和极限轮滑(滑板)四个单项。在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被一些有条件的高校纳入到体育教学内容中。清华、北大以及江苏大学等学校积极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同时进一步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以体育考研部为主,积极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建有完善的轮滑协会,并且每年组织以校运动会、研究生运动会、新生运动会为主的校级竞赛。大连理工大学体育部全体教师团结携手,坚持以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构建体育与健康的新模式(包括体育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模式等)。为了满足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今年首次把轮滑列入体育教学内容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主要以小组互动合作为基本运动单位,建立在多边互动的立体背影上,运用民主化教学,利用动态因素间的互动合作,促进学习,完成练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大了参与度,全面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体育的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得益彰。东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学校开设了轮滑俱乐部,学生可自行选择上课的时间及授课教师,这样在重视个性发展的同时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保证了教与学的双边过程。可以看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终身教育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素质教育思想也逐步渗透到了教育的各个层面,不论是以哪种形式出现,轮滑运动已在我国各高校教学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并且会口趋完善[]。轮滑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青少年的喜爱,而随着参与者人数的增多,各地也纷纷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轮滑场所和轮滑组织,开始形成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借鉴国外轮滑运动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正规的轮滑比赛在国内开始出现,专业的地方轮滑运动队也逐渐成立起来。中国轮滑运动逐渐从群众性娱乐活动走向了专业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tiyu/78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