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试论渡边淳一笔下的女性婚恋观【字数:7937】

2023-04-14 15:0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试论渡边淳一笔下的女性婚恋观
摘要
渡边淳一作为“日本情爱大师”留下大量的作品,其最突出的特色是对两性关系中情爱画面的大胆描写,使得作品广受大家争议,但这并不影响他作品的独特魅力以及在情爱背景下对女性婚恋观的思考和对个体勇于追求内在真实自我的鼓励。本文以《情人》《失乐园》《复乐园》中所出现的女性形象为例子,分析其笔下不同年龄层次女性婚恋观,思考渡边笔下婚恋观所折射出的女性意识并进行一定的反思,同时对渡边淳一女性婚恋观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渡边淳一;婚恋观;意识;年龄
  一、引言
  (一)作者介绍
渡边淳一(1933-2.14)是日本著名的日本现代浪漫小说家,作品十分唯美,内容丰富多彩,且专注于人物性格与感情描写,并且深入的研究女性与男性恋爱的本质,也被称为“日本情爱大师”,是日本当代文学三大家之一。在俗世的眼界下大胆直面的描写婚外之恋与性爱片段,得到了日本文坛的广泛关注,其知名作品数不胜数,在他反传统的辛辣笔调下呈现了许多不同背景不同个性的女性形象。代表作有《失乐园》《紫阳花日记》等。由于其作品多发表在报刊杂志上,被评价为“畅销书作家”。近年来对他文学作品的研究也不在少数。
  (二)研究缘起
第一本阅读渡边淳一的作品是《情人》,不同于其他日本文学作品偏向意蕴美,渡边淳一的作品笔调大胆且细致,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并且对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的刻画尤为与众不同,传达出女人可以自立与毅然的爽快感,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近年来中国也大量翻译了渡边淳一的作品,国内学界也对渡边淳一的作品进行着不断的分析,但是大多停留在几种层面,并不全面。所以我想通过这篇论文以日本现实环境为基础,将女性以年龄层次划分开来探讨一下渡边淳一笔下女性婚恋观以及折射出的女性意识并进行反思。
  二、不同年龄层次的女性婚恋观
渡边淳一塑造了许多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由于年龄阅历的不同使他们拥有不同的对爱的定义,但无一不展现出明显的女性意识。她们有美丽的容貌,且在生活的磨砺中慢慢建构自我,并勇敢的向生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一)唯爱至上的青年婚恋观
青年女性是自由的灵魂,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这个年龄段,“爱自己”本质上成了衡量一切事情做与不做的基础,她们有着对沉重的婚姻恐惧,也有着对爱的极度渴望,但这份爱都是以自我满足为基础的。
《情人》中的修子是众多青年女性的缩影,爱自由不愿意被拘束,年轻貌美且具有一份报酬丰厚体面的工作,但在普通青年女性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特质。处于情人这个相对尴尬的身份时,她在长达5年的关系内保持理性至上,明白精神是不能够太过依赖的,对关系的把控具有很强烈的分寸感。相较于传统婚姻关系的处理,修子懂得拒绝的重要性,并没有一味地讨好。对于爱情却还是有自己的一份任性“不图名分只要爱”也体现了她是个不矫情不执著的姑娘,这种与生俱来干脆利落的性格也是她能够再后来能果断离开远野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她反复强调要拥有“自己的空间”,甚至是有些偏爱独处享受谁也不会来打搅的天堂。在父母失败婚姻中得到“精神的痛苦大过物质”的结论,因而造就了自身不肯将就的性格,形成了不依附于男人的独立意识,并且立志要自食其力的生活。尤其是对于金钱,修子认定这不是包养关系只是相爱关系,“不要钱”是她的底线同时也是维系自尊的根基。虽然脑子里是理性主义但骨子里却还是浪漫主义,她反复强调“爱”这个字眼,有些不负责任的忽视情人的身份,仅爱在她身边时候的他,认为其余的与她无关。对男人充满浪漫主义的要求也是支持这段情人关系的基础。她对爱情的定义也同样苛刻,坚定“真正的的,纯洁的,超凡的爱情应该不是维系于金钱的”①,而这样的定义,爱情又如何可以做的到呢?不但体现了修子的爱情至上的婚恋观也体现了青年人不安世俗的天马行空。究其根本,修子对爱的定义很大一部分是主要偏向于爱自己的方面。在远野的交往中还出现了冈部这个适婚者形象,她是爱远野的但是对冈部却是若即若离的状态,修子自己说到面对冈部一样直率的人总让她有一种紧张感,其实她是爱对方爱自己的模样,这个过程她是享受的,是充满自我满足的状态。
修子的独立贯穿了全书,独立在于她的自知,她知自己的不足之处拥有人所都具有的假面,知自己的身份如是个不太光彩的情妇,知自己骄傲的资本有经济且年轻貌美,知爱对方的程度如何,知怎样可以身退,知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些自知之处都是随着她意识的不断成熟而慢慢进步,不断的深入对自己的了解,也支撑这她“爱情至上”的果敢自由。
  (二)进退维谷的中年婚恋观
在一个男权社会,已婚女性拥有主动离婚的勇气者依旧占少数,婚姻关系所带来的羁绊太多让女性失去了断绝的勇气,从爱情演变为亲情,惰性在夫妻双方蔓延,因而变成了习惯,泛不起任何波澜,成为了假面夫妻维系家庭正常的运行。责任或者是社会目光让女性无法离开,上有父母照顾,下有子女要培育,女性似乎成为了工具的存在,爱情只是婚姻开始的敲门砖,而之后的就是层层束缚住的水泥。
《失乐园》中的37岁的凛子是一名教书法的讲师。她身段苗条楚楚动人且足够知性优雅,丈夫晴彦是从事医学研究的学者,在别人眼里是一段看似幸福美满的婚姻,但实际上凛子与丈夫的夫妻关系十分冷淡。直到一次偶然,凛子和久木相遇了,他们很快就坠入了爱河,在久木的引导之下激发了凛子沉眠未醒的快感,因而将被动的性蜕变主动的性。但一名有妇之夫和有夫之妇的结合总归是不道德的,这不道德的情愫在凛子心理感受到深深的不安,可慢慢又发现自己竟然沉迷有这段关系与性快感之中,无限的自我纠结,感受到自己不再是自己,为性爱已经失去了理性。凛子知道如此关系是会坠入地狱之中,深深的负罪意识来源于自身婚姻的存续关系与羁绊,她明白自己是无法真正离开家庭所应予的责任,尤其在失去疼爱自己的父亲后和母亲要与她决裂时,丈夫又死死把住婚姻以此来作为惩罚,对她作出几近疯狂甚至变态的行为,她崩溃了,性爱似乎成为了她的唯一突破口,她能把握的只剩下久木一人。现实中的清醒告诉自己不可为,在性爱的虚无间她却一往无前,大胆主动。现实与虚无的矛盾不断交织在她的内心,困顿的野兽最后选择了在激情燃烧的瞬间走向死亡,去追寻刹那间的永恒,在她的心里爱是独占,是杀死,是毁灭,而死亡只能是最好的归宿。
相较于凛子的“向死而生”,久木的妻子选择了“视而不见”。作为文章中一个配角却恰恰是中年夫妻的生动写照,久木文枝“长相一般,性格开朗,家务与子女都处理的井井有条而且与母亲相处的十分友好”③,本应该是个优秀的令人称赞的好妻子,可是久木却对她提不起一点的兴趣,成为了一对假面夫妻。文枝却这样接受着生活了二十多年,将独生女养育成人。面对久木的出轨她并不是不知道但却默默接受了,因为女儿还小,因为经济收入还有依附于久木,或者又因为文枝对久木还是有爱的成分,就如同久木认为她是一个聪明,隐忍,好的生活伴侣。但久木与凛子明目张胆的婚外情让隐忍淡定的文枝最终成为了主动的攻击者,她先是提醒“玩倒是可以,不过请别做出太让人笑话的事情来。”④后久木做到了在外租房久不归家的行为后,文枝心寒了。而女儿也已经成家,女婿也十分优秀,自己也做着营销顾问的工作,责任已经基本尽到,经济也基本可以独立,爱也消失殆尽,她主动的提出了离婚,是冷静的,平和的拿出了离婚协议书,果断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久木却害怕了,文枝提醒“昨晚的事,可别忘了!”⑤成为了逼迫者.进攻者,催促离婚的声音非常的爽朗没有丝毫的阴翳,“明天开始我也不在家的”⑥便是自我觉醒的开始。她爱家庭爱了30年却落得了丈夫对自己如一湾死水,为自己而活更加爱自己才是生活的原貌。
男人可以在外风花雪月,女人只能陷入内心的挣扎和呐喊,社会的主动权依旧在男性手里。凛子是从家庭中自我觉醒出来的人,但其实却还是深陷其中,晴彦的拒绝签字让这段婚姻依旧处于存续关系,而凛子的觉醒是与爱的人共赴黄泉,文枝则是演变为视而不见,他们相同或者又有些许的不同。中年阶段的危机让矛盾的女性也有了觉醒突破的勇气。但相较于青年女性,中年女性观念的提升与思考内容的复杂化,让自我觉醒的意识是拖泥带水不干脆,身心在无法同步的状态。
  (三)特立独行的老年婚恋观
老年女性特立独行的婚恋观可以说为是一种反叛。相较于青年期与中年期都存在的反叛意识,老年期的女性将反叛意识经过青年期的兴起到中年期的降低,在老年期又推向了高潮。这个年龄段的反叛表达了极致的对社会的不屈服。
《复乐园》中65岁的雪枝女士的出场就让人出乎意料,两位加起来块两百岁的老爷爷因为她成了情敌还大打出手,实在是让人咋舌。而作为当事人的她还觉得两位男士十分的幼稚,如此举动就一反我们的认知,了解到这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由于长年经营银座酒吧,雪枝女士见惯了世俗人情,因而独身多年。对于男人的认知也无所谓喜欢不喜欢。作为女人她喜爱被赞美,被夸耀,时时刻刻有着年轻人才应该有的紧张感,在包里时时放在“无用处”的卫生巾以使得自己不至于松懈下来。对自己的美貌有极高的要求,相较于传统的老年人在这个年纪就只剩下自卑了,而雪枝女士却充满着自信。她大胆开放,而且是鲜明的“性开放”者,在卡拉OK的活动上一句“昨天是武广,今天是一郎,明天是重雄还是幸平”⑦就让台下的观众都沸腾了。对于性爱,雪枝女士是充分享受者,她将性爱比作由内往外的化妆水,但又极具有自尊的,她与男子开房,但结束后却要求支付“一千日元”,因为这一千元在她的认知里就等于省去了一堆的麻烦,可以充分享受性的愉悦。她不隐藏不做作足够大胆,即使被人说像个娼妇,也能直接的回应“有时也要体会当娼妇”。在人生的后半节能够如此的任性,随心所欲已经是实属难得,也是如此她才能好好的享受生活,享受性爱。
在生理与心理方面,光明正大的享受性爱的行为在世俗的刻板认知里都是无法接受的,老年人的性行为在世俗的要求下被扼杀的被藏匿的,
她们的思想更是应该趋于保守。雪枝女性的反叛就是不断的打破不合人道的约定俗成,女人的一生璀璨的时光何其短暂,恋爱是医生开不出的“由内而外”的化妆水。老年期是可以最后绽放的时光,何必在意这莫须有的约束,过属于自己的人生,过享受的人生。只在最后的时光满足自己。
不论是青年、中年又或者是老年的女性,她们的个性释放伴随着心灵世界的自发运动和对真挚的爱的不懈追求,因而显现出各个年龄段独具特色的婚恋观。性在婚恋关系中占着很大一部分,但是如果有性无爱,只是单纯的以性示人,两具躯体机械地碰撞,肉体的快乐是短暂的,之后只剩下厌倦和疲惫。每个阶段的女性都深知其中的真谛,因而她们对自己的了解比大部分的人都更清楚,即使面对的是一个个艰难的问题,外界的压力不断的增加,或许内心存在着层层的纠结但是行为上都可以坚定的交出答卷,这份答卷囊括了现代女性意识。她们不想抛弃自己对爱的独特见解,因而保留自身的独立性,合理的接受别人所给的期待,对生活里不美好的琐碎庸常表示拒绝。
  三、渡边笔下女性婚恋观折射出的女性意识与反思
渡边通过笔下的女性故事中极富特色的女性形象来展现不同阶段女性的婚恋观产生着不断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着的观念背后的原因蕴含着渡边淳一以现实环境为基础的探索,对女性意识的反复琢磨。
  (一)责任意识
女性的成长是一个意识不断丰富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行为模式的不同,绝大程度来自于自身对责任的认知程度。人类自古都是群体生存,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即使是在现代,责任意识依旧是女性意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区别女性在婚恋关系中能否进退自如的有力表征。
青年女性追求自由,责任意识较少,因而多以自我满足为主,她们没有婚姻关系的困扰,所要照顾的只有父母与自身以及自己的事业,并且事业还是可以灵活变通的选择。因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有足够的资本向往自由,全凭借自己的意愿周旋于男人与工作之间。即使离开也能够潇洒与果断,时间与精力对于青年女性足够的宽容。如《情人》的修子,作为老板秘书做事条理清晰,不受世俗约束且头脑清醒且把握着良好的分寸,对待自己的工作表现出足够的专业度与职业素养,履行她应尽的职业责任;对待母亲,她同样照顾有加表现出足够的孝道;对待爱情,她划分出合理的尺度,把握好分寸感,有自己清晰的定义,并且不论是工作还是爱人都可以果断的抽身与轮换。
相较青年女性,中年女性照顾家庭有巨大的责任感,自我性削弱。中年女性就缺少了青年女性的洒脱,事业成了认同感和维持生计的必需品,日本是个依赖性十分强的国家,对群体的依赖使得人们在社会这张巨大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拥有一种天然的安全感和自我身份归属感的肯定,因而稳定的事业是中年女性在兼顾家庭的同时必须好好维系。在传统婚姻中,女性作为妻子应该要安分的做好为人妻子的职责,对自己丈夫要唯命是从,照顾公婆与小孩,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完全忽视自我。这个思想虽然在现代社会的不断推进下慢慢削弱,但依旧潜移默化的存在,因而渡边淳一笔下《失乐园》中的人妻凛子虽在忍受丈夫与自身的婚姻不幸,在与久木相爱后,仍频繁的念叨“无法真正的离开”“因是夫妻,逃不掉的吧。”连自己最亲的母亲同样也是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希望自己能够回到家庭,继续忍受不幸的婚姻,承担相应的责任。
老年女性处于退休的阶段,应尽的责任已经全都结束,这时候更加的向往爱与宁静,他们在余下的时间里更加的关注自身,事业对这个阶段的女性没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在青中年阶段的积累下,经济以及足够宽裕,因而又有钱又有时间的她们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过上更快乐的生活,并摆脱世俗的约束。自然而然老年女性就从进退维谷的中年期得以脱身,回到青年期满足自身的状态下。如《复乐园》中的雪枝女士从未泯没对爱的渴望,成为“一名特立独行的老女人”
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具有一定责任意识,在责任内外的情感纠葛构成了不同阶段女性的生活实景,渡边的创作诠释了现代女性受责任牵绊与从责任中解脱的过程。渡边对现实的敏感把握,其实就是女性意识的良好呈现。
  (二)自审意识
古罗马阿波罗神庙里有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自我同一性的建构阶段。自审,便是十分必要的手段。女性在边收集自我性的“碎片”时,自然会对自身的需求进行分类,也就是每个阶段的女性对自我存在方式的关心,并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什么进行不断的思索,渡边式女性在自我觉醒中同样也在不同年龄段上不断的审视着自身。
在一定程度上女性思想的成熟度,取决于女性对自身的审视程度的深浅,时间与岁月的积淀在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中分层表现。青年女性充满浪漫主义,对于生活追求精神的满足大过于物质需要,追求纯粹的爱,如《情人》中的修子对爱人的定义“威风凛凛,坚不可摧”对爱的定义“真正的,纯洁的,超凡的爱情,不维系于金钱的是作为一个女性的自尊”这个阶段的女性目光所及与心中所想都是不可代替的完美男子,她们深知世俗婚姻的百无聊赖,不愿意被约束只愿被爱环绕。并且由于年轻对于社会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因而把对爱的幻想放在高位。相较于青年女性,中年女性需要稳定的婚姻关系,给予家庭和事业保障。从青年到中年的过渡,女性随着年岁的增长与世俗的压力,绝大一部分向婚姻低了头,开始面对婚姻生活的琐碎,如《失乐园》中的凛子,同样是从自由恋爱走向婚姻,最后给被生活的惰性磨灭了激情成为了假面夫妻。人到中年,保障成了女性最重要的安全感。对于情爱婚姻,女性必然是有幻想被打破后的无奈,生活的琐事让她们没有了精力去研究婚姻本质模样。这个阶段女性的在审视后发现自身的统一性呈现碎片化散落,自我的生存充满着艰辛,因而反抗意识也被压抑住,无法直面抗争。老年女性在经历丧偶后的独身,长年的独处时光,或者长期的夫妻生活压力下,他们逐渐正视自己内心的渴望,去寻找爱与宁静,让衰老的身体里年轻的灵魂迸发出来,去期待,给枯萎的鲜花不断注入精气。这个阶段的女性想要突破,想要在最后一段的人生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渡边淳一着重从女性本体的角度,审视了女性阶段性的成长需要,渡边的创作向人们展示了相较与传统女性接受思想式生存,女性开始着眼于关注到自身,审视人生,使得自我性得以日渐凸显并不断巩固,写出了女性生命的欲望,为女性从生命的角度来认识自己,提供了鲜活的例子。
  (三)反抗意识
渡边淳一笔下的女性故事虽然有不同的结局命运,但是却有着相同的本质。小说里不同阶段的女性或多或少都没有犹豫的进行了对传统伦理束缚进行了的反抗,这些反抗伦理的背后固然是要受到一定道德的谴责,但是拥有这份敢于反抗的勇气以实属不易。显然,渡边的作品并不是为了取悦大众,而是为了说明一个现实“在这样一个受理性支配的工业社会里,工作的疲惫和婚姻的倦怠使人们渴望释放压抑的灵魂,重新追寻生命的光彩和自由的理想”其出发点是基于对人自我的思考,他以一种贴近生活的角度来警醒世人,每个阶段的女性的潜意识中都具有强大的都是反抗意识,并鼓励可以用一种无愧于自己的方式进行抗争,并非只能无端的接受。
借用波伏娃的《第二性》论述的“他者”理论,渡边式女性强调了“女性并不是“他者”而是自我。”“他者,是指那些没有或者丧失了自我意识,处在他人或环境支配下,完全处于客体地位,失去了主观人格的被异化了的人”纵观日本社会,由于受长时间的男权影响,不同阶段的女性都会被潜移默化的看作是“他者”。在日本,婚姻是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到了结婚年龄就应该结婚的这一意识是很强烈的,青年女性在学习阶段结束后就要跳入婚姻阶段,中年女性在婚后必须对丈夫唯命是从,为孩子奉献一切,老年女性必须不再接触性生活即使接触也应该因此羞愧。而渡边式女性反转其道,让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从“他者”转向“自我”,表明女性不是附属品的存在,她们是独立的主体。青年女性选择不结婚,为了确保自身的自由,经济上的独立,不会因家庭以及孩子而放弃工作,失去自由降低经济地位,选择了做“单身贵族”;中年女性相较过去把婚姻当做一生的归宿为此辛苦劳作,即使感情破裂也忍辱负重,反而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最求有品质的生活,注重精神生活的空间,不在不幸的婚姻中忍受渡过一生;老年女性更是不断练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世俗的偏见可以自信的回击,以喜欢的方式渡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在现代社会下陷入两难境地是固然常态,但渡边式女性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直接袒露对社会的不满,并以决然的姿态翱翔在女性自由的世界里,展现出女性最本真的模样。
书中不同年龄层次的女性表现出的是不断变化的婚恋观,但是不变的却是对现代婚姻是失望与反思,因而在责任,自审和反抗意识中不断塑造着自我意识,不断的探求这真正的自我,探求着真正和谐的两性婚恋关系。
纵观渡边笔下的女性形象,她们对爱的定义大多苛刻且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对待婚恋关系,爱就全身心的投入,熄灭爱火就果断且坚决的离开,她们是孤独的,是冷酷的,但是对爱的执着不断塑造着一种独立存在的女性形象。在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下,在意识的不断交替变化下,不变的是她们的内心深处隐藏的如刀般锋利,如坚冰般牢固的自信,正是由于她们在爱与性的世界里铤而走险,她们也以实际行动告知世人“什么样的爱情都无法永存,就如同流冰相互靠拢,贴近,碰撞,最后撞得粉碎散开去一般。”如若只是认为这些女性形象对待婚恋观仅仅是因为情感缺乏,感情老化,审美疲劳就走向婚变,决绝离去那就太过狭隘,这些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抵御日常生活的庸碌以及无趣乏味的腐蚀,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不知如何自卫的自卫,是其志向前的后退,无一不体现着日渐强大的自我意识。
诚然现代婚姻给予了女性的生存保障但是却给了女性沉重的生活枷锁,婚姻由于日常的琐碎而忽视了男女双方对爱的探知,没有了紧张感和新鲜感,是青年女性不敢踏足婚姻,中年女性沦为“假面”,老年女性脱离后“轻松自由”的缘由,渡边却给了现实婚姻敲了一个警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