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环境也变得日趋复杂。会计环境的变化会对会计 职业道德产生了重大影响,反之,会计职业道德又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影响着会计环 境。由于受到内外部会计环境影响,使得会计从业人员不能很好地履行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从业人员置身于会计环境之中,其行为必然受到会计环境的影响,要形成良好的 会计职业道德习惯,除了需要科学的会计信息标准、严格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监督机 制外,改善会计工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无疑会对会计职业道
德行为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为相关理论阐述,介绍了会计职业 道德以及会计环境;第二部分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环境的关系,从经济、政治、社 会以及文化四方面论述;第三部分为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其成因,主要阐述了当前 时期会计职业道德表现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其详细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针对上述出 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以优化会计环境,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文章最
后部分为结论,总结了全文。
关键词:会计 环境 职业道德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ⅡI
目 录
1 相 关 理 论 概 述 1
1.1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1
1.2 会 计 环 境 1
2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与 会 计 环 境 的 关 系 2
2.1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与 经 济 环 境 的 关 系 2
2.1.1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2
2.1.2 经济体制客观上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2
2.2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与 政 治 环 境 的 关 系 2
2.3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与 法 律 环 境 的 关 系 3
2.3.1 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同之处 3
2.3.2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 3
2.4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与 文 化 环 境 的 关 系 4
3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的 现 状 及 其 成 因 4
3.1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的 现 状 及 表 现 4
3.1.1 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4
3.1.2 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5
3.1.3 违背准则,弄虚作假 5
3.1.4 造假手段越来越多 5
3.2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现 状 的 原 因 分 析 6
3.2.1 会计造假的诱发条件分析 6
3.2.2 会计人员自身世界观有问题 6
3.2.3 社会诚信缺失 6
3.2.4 监督机制不健全 6
3.2.5 惩罚力度不够 7
3.2.6 会计中介机构缺乏独立性,易产生短期行为 7
4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改善会计环境的建议 7
4.1 完善会计法律制度 7
4.2 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8
4.3 增强会计法律执行力度 8
4.4 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制 9
4.5 改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9
4.6 优化社会环境 9
5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办理会计业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意识、 规范和行为的总和。职业道德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会计职 业道德也不例外,本身能反映会计行业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是各行业会计所公认和 遵守的。它是从事会计职业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我国财政部1996 年 6 月 1 7 日 财会字19号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应该包 括:敬业爱岗、依法办事、熟悉法规制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保守商业秘密、搞
好服务等。这些规范,对于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具有特别重大意义。
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自觉性与强制性相结合,即会计人员在工作时, 一方面应 自觉地审核原始凭证,检查数字是否真实正确、业务发生是否合法;另一方面它又与 强制性相结合,即如果接受了不合法的凭证、做出违法的会计处理,将会承担法律的 后果。经济的实践性与广泛渗透性相结合。会计与社会经济实践活动总是密切地联系 在一起。会计职业道德起源于、总结于经济实践,又作用于、运用于社会实践。同时
会计职业道德也涵盖在每个历史时期、国家。行业当中。
1.2 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其中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经济主体外部并 对会计信息系统产生影响的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 而内部环境是经济主体内部影响会计工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企业管理体制、企 业整体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生产规模、企业会计人员的 素质等方面。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对经济主体会计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影响会计的 外部环境因素简要的可分为:自然原因、经济因素、社会原因;从全面角度来说可分 为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原因、法律原因、政治原因、政策原因、社会文化原因、教育 原因、历史传统原因、科技原因、自然环境原因、会计相关职业、会计准则的完善程 度以及行业内的管理、社会和政府审计以及会计职业特性等相关原因。所以,外部环 境对于会计自身的发展影响较大。正像中国在2006年2 月 1 5 日发布、从2007 年 1 月 1 日开始在我国境内上市公司中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把会 计要素划分成六大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以及利润。但是, 在
1985年发表的第6 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SFAC6) 中,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把会计要素划分为十大类:资产、负债、权益或净资产、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综合收
益、营业收入、费用、利得以及损失。
2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环境的关系
2.1 会计职业道德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在经济环境各因素中,对会计影响最大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职业道德受生
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水平和经济环境,决定着会计
的职业道德观念。
2.1.1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丰富了会计职业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使会计职业关系日 趋复杂,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要求也不断更新,从而影响着会计职业道德的不断发 展和完善。例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会计职业界成员主要是国有企业的会计人 员,与他们发生联系的对象只有国家、企业,这时的会计职业道德主要是“维护国家 利益”。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就要丰富的多。市场经济下,投资
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要求高,促使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
2.1.2 经济体制客观上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对会计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经济体制客观上造就了 会计主体的特性,从而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会计人员 的地位、收入、会计人员素质乃至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资本市场的范围、供应方式必然对会计产生明显的影响,使 会计信息满足筹资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追求三段式资金平衡,专款专用, 使得一些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方法和技术造成会计人员“英雄无用武之地”。市场经 济下,企业会计充分运用利率、税率、汇率、价格等经济杠杆的诱导机制来调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2 会计职业道德与政治环境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统治阶级在处理社会各阶级、各阶 层的利益分配关系时,离不开会计这一特殊的工具。从这一角度说,会计是具有阶级 属性的, 一个国家的会计总带有该国的政治色彩和统治者的意志。民主程度反映在政
府对会计的指导控制程度上.国家工会组织力量的强弱,是该国对社会福利救济事业、
以及雇员公众利益关心程度的重要原因。例如,法国政府曾一度滋长的社会民主主义 思潮,从而在法国社会中出现了重视会计的发展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纳粹德 国为满足侵略军的大量需要,采用高度统一的会计制度模式以达到全面控制经济活动 的目的;在60年代的埃及,政府曾把大多数经济部门收归国有,这曾极大地影响埃 及当时的会计程序。可见,政局的稳定与否主要是通过其对经济的直接影响,从而使 会计也深受影响,政局的不稳定带来的经济不稳定,诸如物价变动、通货膨胀、汇率 变动等,给会计带来诸如此类的一些新的问题。此外,在一国政治趋势不明朗的情况
下,会计也会采取或增加一些符合稳健主义和稳健原则的做法。
2.3 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环境的关系
社会环境是指与会计理论和实务密切依存的社会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环境,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各个发展阶段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会计思想、会计文化、会计工作程序方法、会计工作手段及内容等各个方面。
2.3.1 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同之处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作为社会规范,均属于规范会计人员行为的范畴, 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调整对象,并承担着同样的职责。 在规范会计行为中,绝大部分基本是由会计法律制度对会计行为进行的强制规范。还 有些会计行为,可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实现。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即会计法 律制度中含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同时,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也包含会计法律 制度的某些条款。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 法律制度的延展。在实施过程中它们相互作用。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
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
障。
2.3.2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
会计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阶级性,以及由于他是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所以同 时具有很强的他律性。而会计职业道德并没有阶级性,它是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 性,自愿地执行,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来实现,具有很强的自律性。会计法律制度 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而不能离开行为过问动机,具有较 强的客观性。而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 内在的精神世界。会计法律制度是由国家权利机构颁布的并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条 例。而会计职业道德则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既有明确的成文的规
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或者说更多的依靠的是会计人员自身世界观、人生观的约束。
会计法律制度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有一套较完善的实施保障机制。会计法律制 度的这种保障机制不仅体现在其法律规范的内容中具有明确的制裁和处罚条款,而且 体现在具有与之相配合的权威的制裁和审判机关。而当人们对会计职业道德上的权利 与义务发生争议时,由于没有权威机构对其中的是非曲直明确做出裁定,就使之很难 对“缺德者”给予应有的“道德审判”,即使有裁定也是舆论性质的,缺乏权威机构
保障对裁定的执行。
2.4 会计职业道德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会计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有了会计就有了
会计文化,就有了会计职业道德。而会计职业道德及其规范是会计文化的一部分。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范围很广,它包括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可见,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 设是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风气、心态、时尚, 也对会计人员影响极大。在一个道德意识淡薄、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 环境中,若想营造高品位的职业道德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应该搞好职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
才能为会计职业道德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终提高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3 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其成因
3.1 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表现
我国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和普遍,不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论国有独资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及外资企业;不论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
3.1.1 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 能够坚持准则,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近几年来, 一些国家发生的大公司财务欺诈案,使会计行业面 临着“诚信危机”的挑战。维护自己的独立性,提高诚信度和公信力,是会计行业自
身建设的根本之策。”现代的中国,会计审计规则和技术正在日益同国际惯例相衔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会计业的发展,在会计制度建设、审计准则制定和执业人员培训等 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我们特别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会计业的监督管理,要 求所有会计审计人员必须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恪守 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以职务之便谋取 一己私利,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虽然我国会计业的现状离这些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但是我们决心一定要按照这些要求去做。”最近十年间,日益膨胀的资本市场、高度复杂的新技术和现代财务环境,导致会计及审计纪律松懈、危机四伏,以致有人往往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有违道德和腐败的行为。”
3.1.2 追求私利, 监守自盗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 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 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河南郑州市中原农村信用合作社主管会 计黄韬挪用单位670万余元炒股,日前被判处有期徒刑7 年。2001 年 1 月至2006 年 4 月,黄韬利用职务便利,先后十余次从信用社挪用资金670万余元,大部分用
于炒股等营利活动。2006年4月24 日,黄韬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作案时间如此
之长,涉案金额如此之多,挪用公款问题居然没有被发现。
3.1.3 违背准则, 弄虚作假
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 道德准则, 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造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 单位信息失真的保护伞。某上市公司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 虚增公司无形资产1100万元;伪造三个银行帐户,虚增银行存款277010万元;将 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的8370 万股改为6696万股。市场人士认为,对涉案金额
如此巨大的造假欺诈行为,主要责任人仅被处以警告并罚款10万元显然是不够的。
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只是行政处罚,司法部门应该介入处理,对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
3.1.4 造假手段越来越多
由业务性造假变成会计性造假,利用会计手段、会计方法来玩数字游戏。如利用 收入确认、成本推迟、收益性支出资本化、会计估计、会计政策选择等手段造假。此 外,会计造假已从单纯的凭证造假转成实物和现金流相互配合的造假。2月20 日晚 间,创业板上市公司万福生科发布公告,称因拟披露重大事项停牌。3月1日晚间, 万福生科发布自查公告,称2008年至2011年虚增7.4亿元营业收入,虚增营业利润
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并且2011年盈利从6026.86万元下降至114.17
万元,大幅下调约98%。公司认为是不断提高的原材料成本蚕食了公司的利润。万福 生科在公告中还称,此次重大事项披露是公司自查的初步结果,公司仍在进一步自查, 有关财务数据等信息有可能还会发生变化。三年虚增7.4亿元营收和1.6亿净利润, 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此前广为人知的绿大地造假案,刷新了创业板财务造假的新纪
录。
3.2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
如前所述,会计职业道德现状的主要表现是会计职业道德缺失,而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会计造假。因此,以会计造假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会计职业道德现状进行原因分析。
3.2.1 会计造假的诱发条件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成本效益原则是至上的决策标准,只有收益大于成本, 经济行 为才有运作的价值。会计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受制于投入产出规律的经济 行为。会计信息是利益分配、财富转移的“引路人”,具有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也
正是它的这种功能推动着人们去制造真实或虚假的会计信息。从根本上来说,会计造假是受利益的驱动,是收益成本差的引诱结果。
3.2.2 会计人员自身世界观有问题
就会计人员自身来讲,大部分人员是守法重道的,但是不难看出还有极少部分人 员,为了追求自己安逸的生活、个人享乐,知法犯法,视国家法律不顾,任意践踏法 律尊严,做出种种违法乱纪的行为。扰乱了国家经济发展秩序,破坏了社会主义物质 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他们当中有的为避免被辞退、失业和下岗,被迫放弃职业道德,屈从单位领导作假账,有的甚至沦丧了职业道德,发展到主动配合,并且表现出了高超的技术处理能力,操作极具隐蔽性, 一般检查较难发现, 易于逃避外部监督。
3.2.3 社会诚信缺失
近年来,受社会各种不良风气和思想的影响,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社会诚信普 遍缺失的现象,表现在大多数人不讲真话;政府缺乏诚信,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门政策 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企业缺乏诚信表现在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不守合
同等。当整个社会诚信缺失时,会计人员本身工作和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会计信息失真,假账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3.2.4 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权责利界线不清,监事会、独立董事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 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外部监督虽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目前监督标准又不统一,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不能经常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
3.2.5 惩罚力度不够
如前面分析所述,会计造假虽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对会计当事人以及指使造 假的单位负责人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而会计造假带来的收益又有可能呈几何级数放大。在“败露成本”与“机会收益”间比较,作为“经济人”,后者诱惑难挡,企业愿意铤而走险,便不难理解。
3.2.6 会计中介机构缺乏独立性,易产生短期行为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注册会计师最大的职业特征是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和会 计师造假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可是由于被审企业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再加上事务 所为了降低审计成本,没有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为审计带来了障碍。同时,从 会计师事务所自身来看,我国90%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实行的是有限责任制形式,造成了会计师事务所造假的无奈性和必然性。
4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改善会计环境的建议
4.1 完善会计法律制度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随着法律建设的进一步 加强,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会计法律制度逐步完善。除了《会计法》外, 《公司法》、 《审计法》、 《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都对会计行为形成了强大 的约束力。特别是新修改的《会计法》更有利于规范会计行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 以法规形式予以颁布并实施,给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以法律地位、强化实施的强制
性和权威性。
修改《刑法》,根据会计违法行为的不同情况,结合修订的会计专门法,增加关 于各种会计违法行为的罪名及具体规定。我国目前的刑法中有关会计违法行为的罪名 甚少,根本无法适应目前法律体制的需要。同时惩罚力度不够,对会计违法主体不能 起到威慑的作用。建议立法者针对会计信息的生产、监督、管理、报送、公示等环节
不同违法主体出现的犯罪行为规定具体罪名及处罚办法。
增设关于会计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的规定,对其责任主体、责任性质、归责原则、
责任对象、责任形式、赔偿范围等作出原则性规定。修改《公司法》、 《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实现不同法律之间有关会计违法行为
及责任的规定的对接。
4.2 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会计人员既是会计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又是会计制度的具体执行者。执法是会计 人员的光荣职责,守法是会计人员应尽的义务,在职业工作中要做到廉洁、正直、诚 实,不得为谋取私利而弄虚作假。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纪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 计制度,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 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必须符合 会计真实客观的要求。会计确认必须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会计计量、记录的对象 必须是真实的经济业务。会计报告必须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掩饰,做到会计信息正确 可靠,而且要对不真实的会计数据予以坚决纠正。会计人员还应当恪守信用,除得到 特殊许可或由于法律责任、职业责任等方面的需要以外,不能用于私人目的或向第三 者泄漏本单位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应当遵照《会计法》及有关职业技术标准进行业 务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始终保持在应有的水准 上,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计人员应当始终如一地使自己的行为保持良好的信誉,
不得有任何有损于职业信誉的行为,不参与或支持任何可能有负职业信誉的活动。
4.3 增强会计法律执行力度
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各行各业的法律规章制度都在频繁出台,目前 已颁布实施的会计法律制度主要有:会计法律,如《会计法》、 《注册会计师法》,
会计行政法规,包括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总会计师条例》等。
现行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属于会计规章、会计规范性文件范畴。 国家统一的会计法规的另一种形式是由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会计报表及编制说明构 成的会计制度。尽管各界都在努力,但会计法律制度仍存在不完善之处。 《会计法》 的处罚力度要求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实际货币相一致,然而,我国现行《会计法》中的 第六章“法律责任”里的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和第四十五条内容用 具体数字标明就略显不妥。例如,我国在1999《会计法》颁布时的城镇居民家庭人 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0212元,与2005 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 相比较,可以看出1999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2005年城镇居民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可见处罚要以当时的收入作为参照物,效果才会明显,否则处罚只是形式而已。
4.4 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制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要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制,培养会计人员的诚信 品德和职业道德规范,要建立相应的约束和奖罚机制、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对企业 财务管理状况、个人信誉等进行严格登记,守信者奖,失信者罚,要加强企业领导层 的会计诚信教育,加大会计诚信宣传力度,通过潜移默化,使领导层的道德天平向诚 信倾斜,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要完善会计体系,建立市场化的监督机制和民事赔偿机 制,要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信用制度纳入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要求中,对会计人员 的职业道德定期进行评价,使会计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完善的注 册会计师信用制度,使得注册会计师了解从制度上如果保证达到分级别的会计信用, 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违背了会计信用,该注册会计师必须承担其应付的责任, 信用降级,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更要承担经济损失,对以后的执业形成障碍。只 有建立起完备的个人和会计师事务所信用制度,才能在此基础上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市 场信用体系,以制度约束注册会计师的失信行为。经常整顿和规范会计服务市场的经
济秩序,树立良好的信用榜样并予以鼓励,用激励机制来提高注册会计师信用观念。
4.5 改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除了加强在校会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我们应该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会计理论、专 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还应加强会计人员的在职教育,更要强调后续教育,加强会计 人员管理,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有力保障。虽然涉及范围很广,但可以说办会计职业 道德后续教育培训班是必要的。应当积极进行,以有助于会计人员扩大视野及知识更 新。但会计职业道德的树立不是单纯理解、记住几个条文,重要的是结合实践反复学 习。同时为保障学习效果和教育成果,管理当局还应制定会计人员职业规范和道德规 范,建立企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和注册会计帅诚信档案,从而建立适应新形势的会计监管体系。只有通过强有力的监管体系,才能保证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果。
4.6 优化社会环境
会计违法造假现象是否猖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以及社会监管环境的良好与 否,成本高低决定于是否被查处和被揭露、处罚的力度有多大。当造假者被揭露的概 率很小,同时处罚的力度又不大时,这种廉价的违法成本,就会使一些人挺而走险,
毫无顾忌地去追逐非法高额利益。会计职业道德执行情况的监管,是提高会计职业道
德水平的关键因素。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 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一个道德意识薄弱、公共环境低 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创造美好 和谐的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而是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 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及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 道德建设实质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在加强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当然,我们也不能坐等外部环境净化后再来谈会计职业道
德问题,会计人员也决不应因环境差而放弃道德修养。
5 结论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至关重要,而会 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又与其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并受其影响。会计人员置身于经济 活动中,难免受到各方面利益的诱惑,以至于部分会计人员通过一些会计法律漏洞为 自己谋求经济利益。而会计环境作为会计制度的有力支撑,建设一种良好的会计环境, 势必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无疑对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有着积极的意 义。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有着极其重要的深远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因此,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必须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相关的环境建
设,这对我国重塑会计形象是必须的和紧迫的。
参考文献
[1]许红军.浅析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J], 企业导报,2011.16:160-161.
[2]包叶清.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改善[J], 现代经济信息,2011.19:175.
[3]曾世英.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1:17-19.
[4]陈光,曹凯.浅析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1.16:171-172.
[5]王强.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1.14:116-117.
[6]韩冬梅.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分析[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0:130.
[7]何新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J], 现代经济信息,2011.10:150.
[8]潘玉霞.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金融经济,2011.12:142-144.
[9]周圣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 经营管理者,2011.12:252.
[10]李双龙.李桂英.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1.21:105-106.
[11]周玉林,冷跃.浅议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J], 技术与市场,2011.1:66-68.
[12]何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监督并行[J], 职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95-96. [13]倪丽艳.浅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承接与创新[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1-2.
[14]李鸿霞.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职业道德分析[J], 当代经济,2012.24:156-157.
[15]陈小琼陈兆鹏.浅谈企业伦理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提升[J],市场周刊(经济论坛),2003.3:73-75.
致谢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这些都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 老师始终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他循循善诱的教导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
此谨向我的导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祟高的敬意。
同时,我也要向身边的同学表示感谢,因为论文中某些观点提出和他们的讨论是分不开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以更加丰厚的成果来答谢曾经关心、帮助和支持过我的老师和同学。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181833.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