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实证分析【字数:5588】
【文章论文摘要】 本文从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使用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双边贸易正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最后,提出了上海如何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扩大与马来西亚间双边贸易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中国同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而随着中国和马来西亚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人员往来的增加和两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马两国经贸合作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中马两国自1975年5月31日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逐年递增,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增长迅速,从1990年的11.7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464.39亿美元,增长了39倍多。在中马双边贸易总额中,上海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所占的比重将近20%.因此,研究上海和马来西亚的贸易现状对扩大两国的贸易,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十分重要。
一,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上海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合作发展迅猛,双边贸易额已从1998年的2.79亿美元,猛增至2007年的77.87亿美元,增长接近28倍。自1998年到2007年(见表1),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额年均增长39.5%,比同期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总额和上海外贸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快15%、16.7%。其中,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额年均增长38.24%,自马来西亚进口额年均增长40.27%。2007年上海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为77.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82%。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额为2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2.08%,上海自马来西亚进口额为49.84亿美元,同比增长6.75%。贸易逆差21.81亿美元,比上年规模有所缩小。双方交换的主要商品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机电、音像设备和化工产品在双边贸易中比重越来越大。1990年,上海出口东盟的主要是农、副、轻、纺产品,从马来西亚进口的主要是石油化工、粮油土畜产品。近年来,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进口的机电和音像设备及其零件产品大幅增长,2007年分别达21.26和41.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32%和12.45%,分别占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进口的75.85%和82.83%。双边贸易的化学工业产品也逐步扩大,2007年出口、进口额分别为11.99和16.25亿美元,同比增长49.32%、减少12.87%。
同时,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依存关系日益增强,论文网上海市与马来西亚贸易额占上海市与东盟贸易额、上海贸易总额和中国对马来西亚贸易额的比重分别由1998年的12.02%、0.89%、6.54%上升为2007年的23.28%、2.75%和16.76% 。
表1 上海市与马来西亚贸易情况
表2 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国际统计年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从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关系(表2)看,1998到2007年,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从7.32亿美元增加到114.05亿美元,10年增加了15倍多,年均增长率31.6%,超出同期全国与马来西亚贸易总额和上海口岸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和8.2个百分点。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占全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额比重从17.17%上升为24.56%,在国家对东盟的经济贸易发展战略中,地位举足轻重。
二、上海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强度分析
上海与马来西亚目前的贸易水平处于什么阶段?贸易结构如何?我们试用贸易结合度(贸易强度)指数指标体系加以分析。
衡量双方贸易关系紧密性的指标可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来表示。贸易强度指数,也称贸易结合度指数,最初是由经济学家A.J.Brown(1949)提出的,其后经过了Kiyoshi Kojima(1964)等人的完善和发展。可分为出口强度和进口强度。用公式表示为:
(1)
简化为:
(2)
式中,TIIx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强度,TIIm表示i国对j国的进口强度;X和M分别表示出口额和进口额;下标i、j、w分别表示i国、j国、世界。Xij 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Mij表示i国对j国的进口。
【文章论文摘要】 本文从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使用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双边贸易正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最后,提出了上海如何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扩大与马来西亚间双边贸易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中国同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而随着中国和马来西亚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人员往来的增加和两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马两国经贸合作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中马两国自1975年5月31日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逐年递增,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增长迅速,从1990年的11.7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464.39亿美元,增长了39倍多。在中马双边贸易总额中,上海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所占的比重将近20%.因此,研究上海和马来西亚的贸易现状对扩大两国的贸易,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十分重要。
一,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上海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合作发展迅猛,双边贸易额已从1998年的2.79亿美元,猛增至2007年的77.87亿美元,增长接近28倍。自1998年到2007年(见表1),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额年均增长39.5%,比同期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总额和上海外贸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快15%、16.7%。其中,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额年均增长38.24%,自马来西亚进口额年均增长40.27%。2007年上海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为77.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82%。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额为2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2.08%,上海自马来西亚进口额为49.84亿美元,同比增长6.75%。贸易逆差21.81亿美元,比上年规模有所缩小。双方交换的主要商品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机电、音像设备和化工产品在双边贸易中比重越来越大。1990年,上海出口东盟的主要是农、副、轻、纺产品,从马来西亚进口的主要是石油化工、粮油土畜产品。近年来,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进口的机电和音像设备及其零件产品大幅增长,2007年分别达21.26和41.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32%和12.45%,分别占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进口的75.85%和82.83%。双边贸易的化学工业产品也逐步扩大,2007年出口、进口额分别为11.99和16.25亿美元,同比增长49.32%、减少12.87%。
同时,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依存关系日益增强,论文网上海市与马来西亚贸易额占上海市与东盟贸易额、上海贸易总额和中国对马来西亚贸易额的比重分别由1998年的12.02%、0.89%、6.54%上升为2007年的23.28%、2.75%和16.76% 。
表1 上海市与马来西亚贸易情况
表2 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国际统计年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从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关系(表2)看,1998到2007年,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从7.32亿美元增加到114.05亿美元,10年增加了15倍多,年均增长率31.6%,超出同期全国与马来西亚贸易总额和上海口岸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和8.2个百分点。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占全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额比重从17.17%上升为24.56%,在国家对东盟的经济贸易发展战略中,地位举足轻重。
二、上海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强度分析
上海与马来西亚目前的贸易水平处于什么阶段?贸易结构如何?我们试用贸易结合度(贸易强度)指数指标体系加以分析。
衡量双方贸易关系紧密性的指标可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来表示。贸易强度指数,也称贸易结合度指数,最初是由经济学家A.J.Brown(1949)提出的,其后经过了Kiyoshi Kojima(1964)等人的完善和发展。可分为出口强度和进口强度。用公式表示为:
(1)
简化为:
(2)
式中,TIIx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强度,TIIm表示i国对j国的进口强度;X和M分别表示出口额和进口额;下标i、j、w分别表示i国、j国、世界。Xij 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Mij表示i国对j国的进口。
【文章论文摘要】 本文从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使用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双边贸易正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最后,提出了上海如何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扩大与马来西亚间双边贸易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中国同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而随着中国和马来西亚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人员往来的增加和两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马两国经贸合作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中马两国自1975年5月31日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逐年递增,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增长迅速,从1990年的11.7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464.39亿美元,增长了39倍多。在中马双边贸易总额中,上海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所占的比重将近20%.因
此,研究上海和马来西亚的贸易现状对扩大两国的贸易,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十分重要。
一,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上海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合作发展迅猛,双边贸易额已从1998年的2.79亿美元,猛增至2007年的77.87亿美元,增长接近28倍。自1998年到2007年(见表1),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额年均增长39.5%,比同期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总额和上海外贸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快15%、16.7%。其中,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额年均增长38.24%,自马来西亚进口额年均增长40.27%。2007年上海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为77.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82%。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额为2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2.08%,上海自马来西亚进口额为49.84亿美元,同比增长6.75%。贸易逆差21.81亿美元,比上年规模有所缩小。双方交换的主要商品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机电、音像设备和化工产品在双边贸易中比重越来越大。1990年,上海出口东盟的主要是农、副、轻、纺产品,从马来西亚进口的主要是石油化工、粮油土畜产品。近年来,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进口的机电和音像设备及其零件产品大幅增长,2007年分别达21.26和41.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32%和12.45%,分别占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进口的75.85%和82.83%。双边贸易的化学工业产品也逐步扩大,2007年出口、进口额分别为11.99和16.25亿美元,同比增长49.32%、减少12.87%。
同时,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依存关系日益增强,论文网上海市与马来西亚贸易额占上海市与东盟贸易额、上海贸易总额和中国对马来西亚贸易额的比重分别由1998年的12.02%、0.89%、6.54%上升为2007年的23.28%、2.75%和16.76% 。
表1 上海市与马来西亚贸易情况
表2 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国际统计年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从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关系(表2)看,1998到2007年,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从7.32亿美元增加到114.05亿美元,10年增加了15倍多,年均增长率31.6%,超出同期全国与马来西亚贸易总额和上海口岸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和8.2个百分点。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占全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额比重从17.17%上升为24.56%,在国家对东盟的经济贸易发展战略中,地位举足轻重。
二、上海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强度分析
上海与马来西亚目前的贸易水平处于什么阶段?贸易结构如何?我们试用贸易结合度(贸易强度)指数指标体系加以分析。
衡量双方贸易关系紧密性的指标可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来表示。贸易强度指数,也称贸易结合度指数,最初是由经济学家A.J.Brown(1949)提出的,其后经过了Kiyoshi Kojima(1964)等人的完善和发展。可分为出口强度和进口强度。用公式表示为:
(1)
简化为:
(2)
式中,TIIx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强度,TIIm表示i国对j国的进口强度;X和M分别表示出口额和进口额;下标i、j、w分别表示i国、j国、世界。Xij 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Mij表示i国对j国的进口。
【文章论文摘要】 本文从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使用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双边贸易正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最后,提出了上海如何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扩大与马来西亚间双边贸易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中国同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而随着中国和马来西亚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人员往来的增加和两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马两国经贸合作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中马两国自1975年5月31日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逐年递增,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增长迅速,从1990年的11.7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464.39亿美元,增长了39倍多。在中马双边贸易总额中,上海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所占的比重将近20%.因此,研究上海和马来西亚的贸易现状对扩大两国的贸易,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十分重要。
一,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上海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合作发展迅猛,双边贸易额已从1998年的2.79亿美元,猛增至2007年的77.87亿美元,增长接近28倍。自1998年到2007年(见表1),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额年均增长39.5%,比同期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总额和上海外贸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快15%、16.7%。其中,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额年均增长38.24%,自马来西亚进口额年均增长40.27%。2007年上海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为77.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82%。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额为2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2.08%,上海自马来西亚进口额为49.84亿美元,同比增长6.75%。贸易逆差21.81亿美元,比上年规模有所缩小。双方交换的主要商品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机电、音像设备和化工产品在双边贸易中比重越来越大。1990年,上海出口东盟的主要是农、副、轻、纺产品,从马来西亚进口的主要是石油化工、粮油土畜产品。近年来,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进口的机电和音像设备及其零件产品大幅增长,2007年分别达21.26和41.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32%和12.45%,分别占上海对马来西亚出口、进口的75.85%和82.83%。双边贸易的化学工业产品也逐步扩大,2007年出口、进口额分别为11.99和16.25亿美元,同比增长49.32%、减少12.87%。
同时,上海与马来西亚贸易依存关系日益增强,论文网上海市与马来西亚贸易额占上海市与东盟贸易额、上海贸易总额和中国对马来西亚贸易额的比重分别由1998年的12.02%、0.89%、6.54%上升为2007年的23.28%、2.75%和16.76% 。
表1 上海市与马来西亚贸易情况
表2 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国际统计年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从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关系(表2)看,1998到2007年,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从7.32亿美元增加到114.05亿美元,10年增加了15倍多,年均增长率31.6%,超出同期全国与马来西亚贸易总额和上海口岸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和8.2个百分点。上海口岸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占全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额比重从17.17%上升为24.56%,在国家对东盟的经济贸易发展战略中,地位举足轻重。
二、上海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强度分析
上海与马来西亚目前的贸易水平处于什么阶段?贸易结构如何?我们试用贸易结合度(贸易强度)指数指标体系加以分析。
衡量双方贸易关系紧密性的指标可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来表示。贸易强度指数,也称贸易结合度指数,最初是由经济学家A.J.Brown(1949)提出的,其后经过了Kiyoshi Kojima(1964)等人的完善和发展。可分为出口强度和进口强度。用公式表示为:
(1)
简化为:
(2)
式中,TIIx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强度,TIIm表示i国对j国的进口强度;X和M分别表示出口额和进口额;下标i、j、w分别表示i国、j国、世界。Xij 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Mij表示i国对j国的进口。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7426.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