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以辽宁为例【字数:3266】
论文导读::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并提出以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为突破口的发展战略。需要制定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
论文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于2010年11月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正式下发了《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10年辽宁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中提出到2020年的教育战略目标:构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优良、效益显著、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几年前就已陆续启动实施建设教育强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并提出以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为突破口的发展战略教育管理论文,制定有关装备条件建设标准,明确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作为带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无疑是整个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制定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各项指标,以便以体现教育理念的教育技术装备为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需要制定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指导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为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工作的意见》为指导,以《辽宁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建设标准(试行)》等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配套参考标准为主要来源,立足基础教育,从教育现代化的视角研究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是针对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进行的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构建具有反映时代特征、体现辽宁特色和突出辽宁特点的面向2020年的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为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指导。
二、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
(一)指标体系的整体设计
构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一定要适应新形势下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遵循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并借鉴沿海教育发达省份的有益经验,用一种全面的系统的视角对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加以审视论文格式范文。
1.指标体系的参照目标
辽宁省的人均收入和教育普及程度位居全国前列,辽宁省的基础教育现代化目标要瞄准和追赶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教育发展水平,因此,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也要以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装备水平为目标参照。与此同时,还应当适度超前。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的发展水平,在区域内允许一部分学校在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方面的实际指标达到或超过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平均发展水平,以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
2.指标体系的现实依据
一是构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必须明确我省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二是构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要遵循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并借鉴沿海教育发达省份的有益经验。三是构建基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要反映时代特征、体现辽宁特色、满足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立足于辽宁省基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发展实践。
3.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构建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在决策层面提供依据教育管理论文,引导和推进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工作,推动辽宁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二是指导辽宁省的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为全省中小学校树立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统一范式和建设标准,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具体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依据。
(二)指标体系的整体架构
根据辽宁省2020年基础教育现代化总目标对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要求和目前的实际出发,确定要实现2020年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目标需要具备的系统性指标。基于上述发展目标,在各级指标的要素构成上,参考沿海教育发达省份教育现代化建设方案中有关教育技术装备方面的相关要素,并结合我省实际,初步构建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
(三)指标体系的设计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学校能够拥有可靠的、持续的、有效的、适合的技术装备,是其现代化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制定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指标,是为了能以系统化的装备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因此,从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视角,从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本着统筹考虑、系统设计的原则,提出一个基础教育技术装备指标体系框架。总的来说,学校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要为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本着这一目的,指标中构建了面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七个子系统。
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
三、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背景情况:2010年辽宁省普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总投入3.51亿元;2010年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112.2元。以教育技术装备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浙江省为例,2010年浙江省普通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总投入11.8亿元,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209.5元,已连续8年保持10亿元以上的投入论文格式范文。对比沿海教育发达省份,我省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尚存较大差距,大部分教育技术装备指标位次靠后,整体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教育技术装备投入占地方教育支出的比例较低,与辽宁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若要瞄准东部沿海教育发达省份,实现我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从而达成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未来几年需要持续加大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
(二)经费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2009年辽宁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414.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15065亿元,占比为2.75%。到2012年辽宁省GDP每年按增长10%测算,达到20051亿元教育管理论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比去年4%,达到802亿元。如实现同比例增长测算,2012年地方教育支出为521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为775亿元。(数据来自规划纲要经费测算建议方案)。上述分析数据表明,未来几年,我省教育经费投入将会大幅度增加,甚至倍增,这将为我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三)政策方面:国家及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关教育技术装备的重要表述以及一系列相关重大工程和改革试点的实施,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基础教育强县建设配套标准的通知》等一系列基础教育领域重要文件的出台为我省基础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权威的政策保障。
四、结语
本文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初步构建了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作为面向2020年辽宁省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对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建设性指导,将会有力推动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进程,为辽宁省全面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11]3号)
2.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基础教育强县建设配套标准的通知(辽教发[2011]5号)
3.后有为.教育现代化之后教育技术装备的方向与思路——南京教育装备发展方向的思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23):39-42
4.杨立湖.服务教育现代化大局探索持续发展新路——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新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8):3-4
5.赵克进.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
6.姜文格.优先发展教育实现中小学教育装备现代化[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0,20(5):49-50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736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