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精养池塘中1株异养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无机氮利用特性研究

2021-05-16 10:5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从处于养殖高峰期的吉富罗非鱼精养池塘中富集、分离得到1株异养硝化细菌1HBf01,经16S rDNA序列比较、细菌形态学分析及生理生化指标试验,确定菌株其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对其无机氮利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在异养硝化培养基中48h内可将氨氮基本脱除干净,同时都有少量硝酸根、亚硝酸根累积;24h内菌株可脱除67.9%的氨氮,同时碳氮消耗质量比分别为10.6:1;菌株在分别以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为唯一氮源的异养培养基中均能进行好氧反硝化生长,在三种无机氮源同时存在时能先利用氨氮再利用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生长,以氨氮为唯一氮源时消耗更少的溶解性有机碳。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实验仪器 2
1.2 培养基 2
1.3 样品采集、细菌分离及水质指标测定 2
1.4 菌株鉴定 3
1.4.1 形态学鉴定 2
1.4.2 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3
1.4.3 16S rDNA同源性分析 3
1.5 细菌生长规律及对无机氮、溶解性有机碳(DOC)利用情况试验 3
1.5.1 氨氮作为唯一氮源时菌株生长情况及无机氮、溶解性有机碳的利用情况 3
1.5.2 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时菌株生长情况及无机氮、溶解性有机碳的利用情况 3
1.5.3 亚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时菌株生长情况及无机氮、溶解性有机碳的利用情况 3
1.5.4 三种无机氮同时存在时菌株的生长情况溶解性有机碳的利用情况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细菌鉴定结果 3
2.1.1 形态学鉴定结果 3
2.1.2 生理生化指标 4
2.1.3 16S rDNA同源性分析 4
2.2 细菌生长规律及对无机氮的利用特征 4
2.2.1 细菌在不同无机氮源下的生长规律 5
2.2.2 细菌对无机氮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利用规律及对溶解性有机碳利用 5
3 讨论 8
3.1 HBf01的无机氮利用特性及应用潜力分析 8
3.2 菌株HBf01的好氧反硝化作用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精养池塘中1株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无机氮利用特性研究
引言
氮素污染是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水体中氮素的去除对于清洁水体具有重要的意义[23]。对于精养池塘来说,残饵、粪便是水体氮素的主要来源,有研究表明[4],从饵料到鱼体的转化过程中,氮的转化效率为 20%-50%,这意味着饵料中的 50%~80%的氮被释放到了养殖池塘中。这部分氮素对于满足养殖所需的初级生产力来说往往是过剩的,因此会引起池塘富营养化,其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无机组分还会对养殖生物造成毒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学者研究采用功能微生物强化的方法加强氮素的内部转化,降低污染负荷及减轻对养殖生物的毒害影响,如在条件适宜的时候施用光合细菌[5]、芽孢杆菌[6]等益生菌。与此同时筛选、开发新的高效脱氮微生物也成为生物脱氮技术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近年来,由于其优于自养硝化菌的生长速度快、溶氧要求低、能耐受更酸环境等特点[79],异养硝化菌逐渐成为现代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热点[1011]。加之有的异养硝化菌还同时具有好氧反硝化的功能,如泛养硫球菌(Thiosphaera pantotropha)[12],使得人们对异养硝化菌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作者从处于养殖高峰期的吉富罗非鱼精养池塘分离到1株异养硝化细菌1HBf011,期望对异养硝化菌的生长特征、氨氮脱除效率、硝化反硝化特性、无机氮优先利用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期丰富异养硝化菌的研究内容,为异养硝化细菌应用于工程实践、特别是应用于精养池塘的氮素控制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仪器
BBI HC2518R 冷冻高速离心机
TOMY Autoclave SS325全自动高压灭菌锅
Nikon Eclipse 90i光学显微镜
BBI PCR反应扩增仪
UVP Bio Spectium AC system凝胶成像系统
DIONEX ICS 3000 型离子色谱仪
GE Sievers InnovOx 实验室型TOC 分析仪
1.2 培养基
参照文献[13]配制异养硝化富集培养基、异养硝化培养基,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配制硝酸盐培养基、亚硝酸盐培养基和无机“三氮”培养基,具体如下:
富集培养基:(NH4)2SO4 0.50g/L,琥珀酸钠2.17g/L, 维氏盐溶液50ml/L;
维氏盐溶液:K2HPO4.3H2O 6.50g/L, MgSO4.7H2O 2.50g/L, NaCl 2.50g/L, FeSO4.H2O 0.05g/L, MnSO4.H2O 0.04g/L;
异养硝化培养基:(NH4)2SO4 0.24g/L,其他成分与含量同富集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再加2%琼脂;
硝酸盐培养基:KNO3 0.36g/L,其他成分与含量同富集培养基;
亚硝酸盐培养基:KNO20.304g/L,其他成分与含量同富集培养基。
无机“三氮”培养基:(NH4)2SO4 0.08g/L,KNO3 0.12g/L,KNO20.10g/L,其他成分与含量同富集培养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scyz/6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