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对水体氮磷营养盐含量变化的影响【字数:6957】

2024-02-24 17:0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为了探究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活动对养殖系统水体氮磷营养盐含量变化的影响,2017年9月-12月及2018年3,4月份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设在镇江扬中三茅镇的试验基地的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了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结果显示整个循环水养殖体系主要超标指标都为总氮超标,变化幅度在0.7814-2.4842mg/L之间。整个循环水养殖体系中总磷几乎一直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在研究期间,养殖区氨氮的浓度大于循环区和净化区,尤其在11月份(秋季养殖后期)最为明显。整个循环水养殖体系硝酸态氮含量从秋季(1.2842±0.0904mg/L)到冬季(0.5867±0.0114mg/L)在逐渐下降,随后在3-4月份(0.184±0.0248mg/L)成上升趋势。整个循环水养殖体系亚硝酸态氮都是在9月份最高,在12月份最低。整个循环水养殖体系秋季水体中的磷酸盐磷含量远高于冬季和春季。养殖区和循环池与净化区相比,其磷酸盐磷的含量略高。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或绪论)3
1 材料与方法4
1.1试验地点及采样地点4
1.2水样采集的时间和频次5
1.3水样的采集5
1.4水样指标的测定方法 5
1.4.1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5
1.4.2氨氮纳氏试剂法5
1.4.3硝酸态氮紫外分光光度法5
1.4.4亚硝酸态氮萘乙—胺分光光度法5
1.4.5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6
1.4.6磷酸盐磷钼兰分光光度法6
1.5 水环境调查评价标准的选择6
2 结果与分析6
2.1循环水养殖区的水质评价6
2.2循环水养殖区氨氮含量动态变化7
2.3循环水养殖区硝酸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7
2.4循环水养殖区亚硝酸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8
2.5循环水养殖区亚磷酸盐质量浓度的动态变化9
3 讨论 9
3.1循环水养殖体系对水质的影响9
3.2循环水养殖体系的净化设施建设9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致谢9
参考文献9
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对水体氮磷营养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引言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业正从传统的养殖模式向集约化、工业化的模式转变。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就是发展集约化、健康和环境友好的养殖方式,采用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可以降低水产养殖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循环水产养殖是指控制水产养殖生物的生存环境,通过综合集成现代生物学、建筑、化学、电子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技术,利用机械过滤、生物过滤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残饵、粪便以及NH3N、NO2N 等有害物质,再经消毒增氧、去除CO2、调温后输回养殖池,实现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这样可大大节约水资源,使养殖水体持续保持高溶氧状态和稳定的水质环境,显著提高单位水体生产力,它是一种高密度、高产、高投入、高效率的水产养殖模式[1]。它是以去除养殖水体中残饵粪便、氨氮、亚硝酸盐氮、悬浮物等有害污染物,净化养殖环境为目的,利用生物反应、物理过滤方法,去除亚硝酸盐、氨氮有机质等有害物质,通过消毒、曝气和温度调节,将净化后的水再投入养殖池塘,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具有占地面积小、养殖环境可控、节水高效、产品质量好、环境保护等优点,它是摆脱传统粗放经营和资源依赖型生产方式、保护环境、实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
由于养殖集约化、高密度和投喂大量饵料,养殖废水中富含大量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盐,如果废水直接排放,它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很大的环境负荷。在集约化水产养殖模式中,有机质的来源主要包括大量残饵、鱼类粪便、有机肥的施用和生物废物和碎屑[3]。在这些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利于养殖动物生长的物质,甚至有些物质会对养殖动物造成毒害。氨能麻痹动物神经,减少其呼吸、循环等系统功能。它是水生动物的头号杀手;在池塘水中积累一定量的分子氨会引起鳃表皮细胞受损,并降低鱼的免疫力〔9〕,当亚硝酸盐达到一定浓度时,培养动物血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将增加[1013],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神经瘫痪,甚至窒息。
水产养殖废弃物对环境起主要影响的是氮和磷。氮和磷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水生生物的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系统中氮和磷的过量积累也是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在水产养殖生产上,氮磷的利用和系统中氮磷的积累被认为是评价养殖效率的重要指标。氮磷收支变化揭示系统中氮、磷的来源和去向,这是评价氮磷在水产养殖中效率以及水产养殖污染程度的有效方法[8]。
目前,池塘工业化养殖已逐渐成为中国的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突出表现。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一方面,传统池塘养殖的质量控制难度大,病害频发;另一方面,水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现代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制约中国水产养殖的快速、高效发展的瓶颈。因此,充分利用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的先进技术和手段,为养殖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受外部环境的限制,最终实现水产养殖的优质高效可持续生产、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和环境保护。
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水体环境直接影响到鱼的生存质量。通过调查养殖水体前后营养盐的变化情况,饲料、养殖土壤、鱼排泄废物中氮磷元素的存在情况,进一步了解循环水养殖的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的循环净水能力进行评估。为了探究工厂化循环水对水体氮磷营养盐含量变化的影响,于2017年912月以及2018年34月,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设在扬中的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水质氮磷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期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质净化研究及水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采样点
试验地点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设在镇江扬中三茅镇的试验基地的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区。在池塘循环水养殖区共设19个采样位点,即1#养殖槽进水端、中端、出水端,循环池首、尾,1#、2#、3#净化池,2#养殖槽进水端采集样品。样品采集点如下图所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scyz/56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