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急性低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和肝胰腺中酶活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2021-05-16 10:1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试验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结合生物酶的测定,研究了急性酸性胁迫对克氏原鳌虾组织结构和生理代谢的影响。在预试验得出96h半致死浓度的基础上,设置对照组(pH 7.6)和试验组(pH 3.6 )两个pH处理组。在0h,2h,8h,24h,96h分别取腮和肝胰腺样品进行检测,并取每组虾完整的腮和肝胰腺制成组织切片,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经过低pH处理之后,试验组鳃Na+-K+-ATP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逐渐升高,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逐渐下降;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先上升后下降,丙二醛在肝胰腺中的累计量增加明显(P<0.05)。随着低pH胁迫时间的延长,克氏原螯虾鳃组织中鳃丝肿大,呼吸上皮细胞逐渐脱落,角质层凹凸不平,出现破裂、坏死;肝胰腺组织中肝小管肿胀、破裂,B细胞数量增多,R细胞数量减少,B细胞内转运泡体积增大,转运泡内含有的絮状废物增多。研究结果表明,低pH胁迫会对克氏原螯虾生理代谢产生影响,并引起组织缺氧;虾体氧化防御功能在胁迫前期被诱导激活,但在胁迫后期受到一定抑制;暴露时间越长,低pH对克氏原螯虾鳃和肝胰腺的损伤程度越严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2
引言2
1 材料与方法2
1.1 试验动物 2
1.2 试验方法 2
1.2.1 pH急性毒性试验2
1.2.2 pH胁迫试验验2
1.2.3 样品采集与处理2
1.2.4 石蜡切片的制作2
1.2.5 测定样品酶活3
2 结果分析3
2.1 低pH下96h克氏原鳌虾半致死浓度测定 3
2.2 酸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Na+K+ATP酶活力的影响3
2.3 低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LDH和COO活力的影响3
2.4 低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4
2.5 酸胁迫对组织结构的影响5
3 讨论6
3.1 酸胁迫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效应6
3.2 酸胁迫对鳃和肝脏中酶活的影响6
3.2.1 酸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组织Na+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K+ATP酶活力的影响6
3.2.2 酸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组织LDH和COO活力的影响6
3.2.3 酸胁迫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6
3.3 酸胁迫对克氏原鳌虾组织结构的影响7
3.3.1 酸胁迫对克氏原鳌虾鳃组织结构的影响7
3.3.2 酸胁迫对克氏原鳌虾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7
致谢8
参考文献8
附录9
急性低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鳃和肝胰腺中酶活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引言
pH值是反映水体水质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是影响养殖动物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综合因素。pH值的过度降低或升高,均会直接危害养殖动物,引起养殖动物的死亡,即使有时不致死但由于其值超过养殖动物的忍耐程度,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而影响其生长或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水体低pH作为胁迫因子会刺激养殖生物产生应激反应,对机体调节和免疫防御产生压力[1]。当这种刺激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时,使机体不能维持正常的调节功能,代谢紊乱,个体抗病能力下降,最终影响养殖生产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首先通过试验确定了低pH胁迫下克氏原螯虾96 h半致死浓度,分析半致死pH浓度下,不同胁迫时间下鳃丝Na+K+ATP酶、呼吸代谢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O)与肝胰腺抗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变化,同时结合胁迫后肝胰腺和鳃的组织结构变化,从生理和组织水平深入分析低pH胁迫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旨在为其健康养殖以及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试验用克氏原鳌虾取自江苏省新大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试验前在圆形蓄养槽中暂养7天(规格为直径1000mm×1000mm),每天早晚(8:00和17:00)各投喂野生小杂鱼碎块一次,投喂量为虾体质量的3%~5%,每天清理槽底部残饵与粪便并换水1/3左右,以保证水质清洁。选择附肢完好、规格相近、健康无病的虾体用于试验,平均体重(24.17±3.40)g、平均体长(7.96±0.40)cm。
试验用水为曝气72h以上的自来水,水温(18.26±1.13)℃,pH(7.616±0.03)。试验期间,连续充气增氧以保证水中溶氧充足。
1.2试验方法
1.2.1pH急性毒性试验
pH急性毒性试验开始前,先通过预试验摸索浓度范围,找出24h全部死亡和96h全部存活的pH浓度范围。正式试验设置5个pH处理组,pH分别为2, 3, 4, 5, 6。每个处理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10尾虾,进行pH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期间正常投喂,注意观察克氏原螯虾的活动状况,并及时把死虾捞出,记录24h,48h,72h,96h克氏原螯虾的死亡数(用细玻璃棒触及克氏原螯虾腹部5分钟内无反应及视为死亡[2])。每天使用便携式pH计(梅特勒托利多FG2)检测水中pH,并用1mol L1 NaOH和1mol L1 HCL调节pH,使其维持在初始pH水平。
1.2.2 pH胁迫试验
依据pH急性应激下克氏原螯虾96h半致死浓度,设置对照组(pH 7.6)和低pH试验组(pH 3.6),每个处理组设3个平行。试验在6个周转箱中进行,每桶随机放入克氏原螯虾30尾。试验期间,每隔4小时测定并调整pH。
1.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在pH胁迫试验期间,分别于0h,2h,8h,24h,96h采集样品,每次从各桶中随机选取3尾进行解剖,剖取的鳃和肝胰腺组织用生理盐水漂洗后,立即放入Bouin氏液中固定,然后用各级乙醇逐级脱水、包埋、切片,经HE(hematoxylineosin)染色后,显微观察并拍照;同时剖取0.1g左右的鳃和肝胰腺组织用液氮速冻后,于70℃保存,用于酶活的测定。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scyz/6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