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安庆新洲水域鱼类群落多样性研究【字数:7539】

2024-02-25 17:1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为了解长江安庆新洲段四季鱼类资源现状,于2017年4月、7月、10月和12月对该水域鱼类种类及多样性进行了季节调查,并针对不同栖息生境(鹅毛洲尾、新河口和新洲头)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次调查共采集并鉴定出鱼类67种,隶属于8目17科51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为40种,鮠科鱼类次之,为5种,弓蟹科和真鲈科的鱼类最少为1种。根据分析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结果显示,IRI大于100的优势鱼类有5种,分别为鲤、贝氏䱗、鲢、鳊和日本沼虾,共占总渔获数量的69.17%,占总渔获重量的88.94%;IRI介于100-1000重要种有20种;介于10-100的常见种有18种;其余小于10的是少见种为24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H)、Wilhm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指数(E)的结果显示,冬季的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高,物种数多,春季的均匀度、丰富度和物种数相对较低较少。空间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新洲头鱼类均匀度较高和丰富度较高,物种数较多,而鹅毛洲尾的均匀度、丰富度和物种数相对较低较少。最后探讨了影响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合理开发和保护渔业资源的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2
1 材料与方法3
1.1 样点设置及数据采集 3
1.2 研究对象3
1.3 研究方法3
1.3.1 相对重要性指数3
1.3.2 多样性指数4
2 结果与分析4
2.1 群落结构组成4
2.2 群落生态特性5
2.3 群落优势种组成10
2.4物种数、物种多样性和资源密度的时空特征11
3 讨论12
3.1渔业资源现状及其特点12
3.2鱼类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的时空变化12
3.3长江安庆新洲水域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安庆新洲水域鱼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引言
绪 论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干流流经青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 km,在世界大河中长度居第三位。长江干流自西而东穿过中国中部。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0%,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 km,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 km,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 km,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水资源充足,河系和湖泊丰富,自然水质良好。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大量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生物资源丰富[12]。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无序采沙、水污染、涉水工程、环境变化等因素,长江中下游渔获物个体趋于低龄化和小型化[34]。此外,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逐步推进,城市工业废水排放增加,鱼类面临的严重威胁,造成鱼类群落结构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引起了鱼类学家和渔业管理者的广泛关注。
长江安庆段位于长江下游,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新洲是安庆段典型的沙洲。水环境良好,是鱼类等水生生物生存繁殖的重要场所。它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的补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渔业生物资源被挤占,安庆段水质逐年恶化[5]。因此,掌握安庆长江新洲段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至关重要。
鱼类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6],也是河流健康的重要表征 [7],如鱼类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行为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态系统稳定性。长江安庆段位于长江下游。这一江段鱼苗和渔业生产在长江渔业资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安徽段渔业资源报道较少[8]。刘典明等[9]研究了安庆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徐东坡[10]分析了安庆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并对群落的演替进行了探讨,张敏莹等[11]报道了安庆江段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严云志等[12]报道了铜陵江段的渔业资源的物种组成,胡菊英等[13]报道了安徽江段的鱼类物种组成概况。本文只对长江水域安庆新洲江段进行鱼类群落多样性分析。
本研究对长江安庆新洲水域鱼类资源进行了季度调查,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安庆新洲水域鱼类群落的时空变化,探讨了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为更加全面地评价新洲水域鱼类群落特征和鱼类资源保护提供了依据,为安庆鱼类生态学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 样点设置及数据采集
于2017年4月、7月、10月和12月对长江新洲水域鱼类群落进行季节性调查,设置新洲尾(30°3133.82"N,117°1116.96"E)、新河口(30°2913.11"N,117° 831.52"E)和新洲头(30°2931.19"N,117° 927.81"E)共3个采样区域(图1)。采用多目刺网(网长150 m,网目从小到大分别为1.2 cm,2 cm,4 cm),网簖(网长20 m,网宽10 m,网目1 cm)和地笼(网长10 m,网目1 cm)进行鱼类样品采集,每月中下旬采样5 d,网簖和地笼放置24 h后收集渔获物;多目刺网当日晚上放置,次日清晨起网收集,且选择水流缓慢的河湾和浅滩处放置,以防网具丢失。渔获物立即放置于冰盒上,带回实验室后立即依据相关文献鉴定到种,利用数显游标卡尺和电子天平测定所有鱼类的体长和体重。体重精确到0.01g,体长精确到0.01 mm。
/
图1 新洲水域鱼类采样区域
Fig. 1 Fish sampling transects in waters of Xinzhou
1.2 研究方法
1.2.1 相对重要性指数
优势种分析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描述群落生态优势度[1415]。
IRI=(N+W)F
式中N为渔获物各种类数量分数,W为渔获物各种类生物量分数,F为各种类在各江段所有抽样次数中出现的频率(不计数量种类计时间空间)。IRI值大于1000的定为优势种100~1000的为重要种;10~100的为常见种;IRI值小于10的为少见种[23]。
1.2.2 多样性指数
鱼类多样性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H)、Wilhm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指数(E)对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表征[1619]。ShannonWeiner 指数结合了物种丰富性的影响,反映了群落结构的复杂性;Pielou 指数反映了群落中物种间个体分布的均匀程度(均匀度指数);鱼类群落相似性指数反映研究区域鱼类群落的相似程度[20]。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scyz/56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