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京杭大运河苏南段鱼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初探(附件)【字数:8061】

2024-02-24 17:0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 为了解京杭大运河苏南段鱼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变化,为今后对京杭大运河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于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在京杭大运河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段设置调查断面,利用多目刺网和地笼采集渔获物,并分类统计渔获物数量和重量;通过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R) 、Pielou 指数(J) 和McNaughton指数(Dn),分析京杭大运河苏南段渔业生物多样性、优势种组成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苏南段共有渔业生物32种,隶属于5目8科26属,其中鲤形目最多,数量和生物量分别占总渔获物的81%和88.86%,合鳃鱼目鱼类占比最少,数量仅占总渔获物的0.03%;优势度指数(IRI)分析结果表明,似鳊、贝氏䱗和䱗为优势种,数量占总渔获数量的52.76%,生物量占总渔获量的37.6%;似鳊和䱗在各个季节中均为优势种,贝氏䱗在冬季为优势种。各季度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R) 、Pielou 指数(J) 和McNaughton指数(Dn)的均值分别为2.11、3.25、0.67和0.48。本研究首次对大运河苏南段的鱼类群落组成、优势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等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影响其群落结构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保护京杭大运河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2
1材料与方法2
1.1采样点设置及采样采样方式2
1.2研究方法3
1.2.1多样性测度3
1.2.2优势种分析3
2结果与分析3
2.1群落结构3
2.1.1物种组成及总体丰度4
2.1.2个体质量分布5
2.2群落生态特性6
2.3群落优势种组成6
2.4群落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8
3讨论 8
3.1采样设计的选取8
3.2鱼类生态类型9
3.3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9
3.4京杭大运河面临的问题及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渔业资源的保护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图1采样点示意图3
图2运京杭大河苏南段鱼类群落数量和体重分布6
表1 采样点经纬度2
表2京杭大运河苏南段鱼类种类组成4
表3京杭大运河苏南段渔业群落结构5 表4京杭大运河苏南段鱼类全年IRI值及其参数7表5京杭大运河苏南段鱼类优势种的季节变化8表6 京杭大运河苏南段鱼类群落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8
京杭大运河苏南段鱼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初探
水产养殖学学生 唐文冠
引言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在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经历隋、唐、元、明、清,随着这些朝代的兴盛衰落,大运河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和开阔,使得沿岸的农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水系和巨大的生产潜力,大运河更是成为我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的重要航道。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地处于大运河南段,流域气候温和,水系发达,沟通长江、太湖水系,给四大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随着四大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加大对大运河的开发利用;采砂作业、疏浚航道、港口建设、航运等水工建设快速开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幅增多,水域生态环境污染;使得当地的水生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渔业资源正面临着数量减产、种类减少等现象,有的地方更是出现水体发黑、恶臭等现象;调查发现镇江段水质为Ⅲ类,常州段水质为Ⅳ,无锡、苏州段水质劣于Ⅴ类[1]。使得生物多样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近几年,当地政府加大了对京杭大运河的管理工作,花了不少人力物力进行航道整治、污水处理、工厂调整等工作,但是,由于大运河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航道的重要性,使得整治效果不明显;要想治理京杭大运河的水质,不能只从单方面考虑,在考虑到污染源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因为水生生物也有净化水质、减少污染的作用,当水生生物减少了之后,就算污染源减少了,该生态系统也很难恢复;鱼类,在水中生活,得益于水的同时,它也得益于水;鱼类在水中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净化水质的作用;但是,京杭大运河的渔业资源调查很少,可供我们工作者参考的文章不多,为了清楚地明白大运的渔业资源,为了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为了呼吁人们保护鱼类、保护生态,我们很有必要对京杭大运河的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调查。保护大运河鱼类物种多样性刻不容缓,维持生态平衡迫在眉睫。首次对该江段进行鱼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行研究,方便了解该江段鱼类群落组成及四季变动情况,为该江段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设置以及采样方式
分别在苏南段京杭大运河流经的4个城市设置4个断面,自北而南依次为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共4个城市(表1),每个断面设置3个采样点(东岸、河中、西岸);每个点放置3张多目刺网和4条地笼网[3];刺网网目从小到大有1.2cm、2cm、4cm(各15m)、6cm、 8cm、10cm、14cm(各20m)8个网目,总长为125米,网高1.5m;地笼网网眼宽1.6cm,长10m;放置12h小时后,统计所有渔获物,将所有的渔获物分类,鉴定到种,同时测量渔获物的全长、体长、体重等,并统计渔获尾数和重量,各品种每次测量体长体重30尾,不足30尾的全部测量。采样时间分成三个季度,其中2016年12月2017年2月为冬季,2017年6月2017年8月为夏季,2017年9月2017年11月为秋季。
表1采样点经纬度
Table 1 the latitude and longitude of the sampling station
东经
北纬
京杭运河镇江
119.5693
32.1646
京杭运河常州
119.8351
31.8448
京杭运河无锡
120.1801
31.6574
京杭运河苏州
120.6945
31.128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scyz/56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