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盐碱地水产养殖对水土生态系统改良效果研究(附件)【字数:6603】

2024-02-24 15:4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为了综合地评价水产养殖活动对盐碱地水-土生态系统改良的效果,对唐山地区八里滩养殖场的代表性位点进行了土壤的采样分析,并结合土壤剖面上的关键盐碱离子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评判。结果表明,与未经水产养殖活动的对照组(CK)相比,受到养殖活动影响的实验组(BLT-1,BLT-2,BLT-3)在试验周期内,含盐量出现显著下降,有机质含量出现上升,而土壤PH值无明显变化。各盐碱离子在土壤剖面上分异性降低,垂直分布趋向平均。水产养殖活动有益于土壤盐分洗脱,并增加土壤肥力。但对碱化程度的下降效果不明显,土壤脱碱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对盐碱地的生态改良与开发利用来讲具有参考意义。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方法思路 2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2
1.3试验材料2
1.4试验方法3
2结果与分析3
2.1 水产养殖活动对表层土壤关键盐碱离子与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3
2.1.1 土壤关键离子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3
2.1.2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4
2.2 水产养殖活动影响下的土壤剖面盐碱离子的迁移特征与理化性质的差异6
2.2.1 土壤剖面上盐碱离子的迁移与分异特征6
2.1.2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7
3讨论8
3.1 水产养殖活动对盐碱地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8
3.2 水产养殖活动对盐碱地土壤剖面性质的影响8
致谢9
参考文献10
盐碱地水产养殖对水土生态系统改良效果研究
引言
引言
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易溶性盐与碱性物质,且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的土地,称为盐碱地[1]。盐碱地的高盐分,高碱度,以及由于盐分的积聚导致的通水透气性不良于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导致其难以直接利用[2]。在世界范围内看,土地盐碱化已经成为了日益严峻的问题,这关系到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否能充裕,土地开发利用能否可持续。故对盐碱化土地进行改良与利用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环境生态科学领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域的热点课题。
着眼国内,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第一位。土地资源状况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国也是土地盐碱化问题犹为突出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盐渍土面积约有3460万hm2,盐碱化耕地约760万hm2,占耕地面积近1/5。盐渍土的分布非常广泛,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及沿海地区[3]。
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人口逐年增加,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在此情况下,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保住18亿耕地红线是重中之重,然而土壤盐碱化却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生态薄弱区域[4]。因此,改良与利用低产的盐碱化土地一直是我国农业与环境生态方面学科的研究热点。
如要在盐碱地上进行正常的作物栽培,必须先对盐碱土进行洗脱盐分、降低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5][6]。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发展,我国主要的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可总结为以下四种:以灌水洗盐为代表的水利方法;以改变土壤物理结构或者通过地表覆盖来调控土壤水盐运动的物理方法;以施用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地理化性质的化学方法;以及使用如种植耐盐植物等手段利用盐碱地的生物学方法[7]。
在盐碱地进行水产养殖,不失为一种对盐碱地的水土生态系统进行改良的良方[8],并且在鱼类与虾蟹养殖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试验案例。因此,针对唐山这一盐碱土分布的代表性地区,拟通过对其水产养殖活动区域进行采样分析,探究其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土壤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开放体系,因此对盐碱地土壤状况的评价是多元与宏观的。例如评判土壤内盐分的运移与分异状态。盐碱化进程中,水分运移带来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决定着积盐与脱盐的过程。土壤中的易溶性盐主要是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他们属于运移性最强的盐类,随着水分运动而运动,也因自身不同的溶解度而在迁移过程中发生分异,并相互影响。如MgCl2存在会引起NaCl溶解度的降低。反之,在具有不同离子的盐类混合物中,常使溶解度低的盐类增加解离度。环境因素的差异与变动也是会影响盐分离子的迁移与分异规律的。不同盐分离子本身化学性质不同,与化学胶体的结合能不同,故对环境因素变化的敏感性不同,运移次序也必然不同[9]。对盐碱地类型和盐碱化程度的划分,往往以表层土壤的盐分总量,PH大小为依据,而除此以外,土壤内部积盐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10]。
综上,研究水产养殖活动对盐碱地生态系统的改良效果,主要关注以下几点:盐碱地水产养殖活动下,耕作层土壤关键盐碱离子含量的时空变化、养殖活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土壤介质内,不同层次上盐碱离子的迁移与分异变化特征。
材料与方法
方法思路
以时空变化综合评价水产养殖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一方面,首先获得试验地区主要盐碱指标的初始背景值。然后以BLT1,BLT2,BLT3三个组别的关键盐碱离子含量与未经养殖活动的CK作对比,分析在水产养殖活动下,表层土壤关键盐碱离子的运移状况与未经养殖活动的差别。并与背景数据比较,探讨在时间推移下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化情况的差别。
另一方面,对在水产养殖活动下的0100cm深度的供试土壤进行指标测定与分析,探讨在进行养殖活动的条件下,关键盐碱离子在不同层次土壤剖面的运移与分异状况、不同层次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以衡量养殖活动对深层土壤的影响状况。
试验时间与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6年5月—10月进行,采样地点于唐山市八里滩养殖场(39°12.7543′N ,118°34.8554′E),为华北地区典型盐碱地分布区域。
试验材料
从八里滩养殖场的养殖塘里,利用土钻挖掘,分层获取供试土壤。在实验室内进行风干,研磨,混匀。然后过60目筛网待用。其中,养殖塘内取样点三个(BLT1,BLT2,BLT3),作为实验组。养殖塘外出口处一个(CK),作为对照组。四处采样点分别按010cm,1020cm,2030cm分层采样,作为表层土壤研究对象。另外,BLT1处按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单独采样,作为0100cm土壤剖面的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获得的八里滩试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与离子含量的背景数据如下(表1,表2)。
表1 供试土壤的理化性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scyz/560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