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发酵豆粕对团头鲂生长和肠道功能的影响(附件)【字数:9566】

2024-02-24 15:4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为了研究发酵豆粕对团头鲂生长肠道功能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5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含量为0、25%、50%、75%和100%的发酵豆粕。本实验选择初体重约为6g的团头鲂37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试验期为80d。研究结果表明50%以上水平替代组能够显著降低团头鲂的饵料系数;50%替代水平组能够显著提高团头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75%替代水平组能够显著提高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发酵豆粕显著影响团头鲂的肥满度,但对团头鲂肝体比、内脏比影响不显著。此外,发酵豆粕水平显著影响血浆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但是对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积压无显著影响,对血浆碱性磷酸酶、总蛋白、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影响。50%替代水平可以显著提高配合饲料的干物质和粗脂肪消化率,75%替代水平仅能显著提高饲料中粗脂肪和粗蛋白消化率,然而100%替代水平下团头鲂的粗蛋白消化率反而显著降低。经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对照组中团头鲂中肠出现了轻微的病理性损伤,包括绒毛发育不完整,固有层断裂,粘膜下层中细胞成分增多,上皮细胞纹状缘融合;而含有发酵豆粕的试验组的肠道结构比较完整,绒毛发育比较正常,粘膜层排列比较整齐,上皮细胞纹状缘发达,黏膜层中的杯状细胞数量较多,黏膜下层较薄;发酵豆粕可显著提高了团头鲂的绒毛高度,显著降低了团头鲂的肠壁厚度。综上所述,发酵豆粕替代部分植物蛋白源后,能够促进团头鲂生长,其可能的原因在于添加发酵豆粕后更有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率,维护肠道组织的健康。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鱼种及日粮 2
1.2饲养管理2
1.3样品采集及处理3
1.4测定指标与方法 3
1.4.1生长与形体指标测定3
1.4.2血液常规参数的测定3
1.4.3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3
1.4.4饲料和粪便的表观消化率的测定3
1.4.5肠道组织学观察和肠道指标的测定3
1.5数据统计与分析3
2.结果与分析5
2.1发酵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豆粕替代植物蛋白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影响5
2.2发酵豆粕替代植物蛋白对团头鲂形体指标的影响6
2.3发酵豆粕替代植物蛋白对团头鲂血液常规参数的影响7
2.4发酵豆粕替代植物蛋白对团头鲂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7
2.5发酵豆粕替代植物蛋白对团头鲂肠道功能的影响7
2.5.1发酵豆粕替代植物蛋白对团头鲂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7
2.5.2发酵豆粕替代植物蛋白对团头鲂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7
2.5.3发酵豆粕替代植物蛋白对团头鲂肠道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7
3.讨论9
3.1发酵豆粕替代植物蛋白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的影响9
3.2发酵豆粕对团头鲂血液常规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10
3.3发酵豆粕替代植物蛋白对团头鲂肠道功能的影响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发酵豆粕对团头鲂生长和肠道功能的影响
引言
引言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碎片状或粗粉状副产品,由于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且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对平衡,成为制作性畜与家禽饲料的热门原料,但其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大豆抗原、(抗生素因子)及植酸等抗营养因子,会降低畜禽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1]。Teng等[2]研究证实,豆粕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会造成大西洋鲑肠道组织病变,阻碍营养物质吸收,鱼类的生长性能下降。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其大分子蛋白被分解为许多小分子的蛋白、游离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抗营养因子也被降解,并产生乳酸、维生素等活性因子 [34]。畜禽生产中,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豆粕,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抗病能力增强[56];发酵豆粕替代部分豆粕,可促进黄羽肉鸡的生长,保证肠道发育,提升免疫力 [78]。目前国内,在水产饲料营养研究方面,关于发酵豆粕的报道多集中于替代鱼粉的研究,发酵豆粕替代植物蛋白后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和肠道组织结构影响的鲜有报道[9]。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由于其营养价值高,生长速度快,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之一,2015年全国团头鲂年总产量在79.68万吨左右[10]。本试验拟研究发酵豆粕替代植物蛋白对团头鲂生长和肠道功能的影响,对发酵豆粕在团头鲂配合饲料中的应用进行评估,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种及日粮
试验鱼种由团头鲂幼鱼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试验场提供。试验选择体质健壮,规格和重量基本一致的团头鲂鱼种,初始体重为6g左右,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D1)及试验组(D2、D3、D4、D5),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放入15个圆形蓄养桶(φ820mm、高700mm)中,采用循环流水控温系统进行养殖。
发酵豆粕是由广州希普集团提供,豆粕、棉粕和菜粕则由通威公司提供。对发酵豆粕、豆粕、棉粕和菜粕的氨基酸水平进行分析(表1),结果表明,豆粕经过发酵以后,总氨基酸含量较豆粕、棉粕和菜粕有所提高,分别提高14.03%、12.67%和31.64%;个别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比较明显,其中,缬氨酸含量分别提高24.17%,27.18%和36.46%;异亮氨酸含量分别提高35.82%,85.71%和79.61%;亮氨酸含量分别提高15.20%,45.21%和46.90%;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8.52%,57.53%和40.87%。
试验日粮采用白鱼粉、豆粕、棉粕、菜粕及发酵豆粕为主要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设计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每个组配制发酵豆粕替代植物蛋白分别为0,25%,50%,75%,100%(对应编号为D1、D2、D3、D4、D5),配制成5种基础饲料。饲料配方见表2。饲料原料经粉碎、0.20mm孔径分筛,粉碎过60目筛,按表1配比混合均勾,少量的组分釆用逐级扩大法混合。加10%的水揉匀,然后用SLP45小型饲料造粒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加工成直径1.5mm的沉性颗粒饲料,50℃烘干后于4℃冰柜中保存备用。
表1原料氨基酸组成
Tab 1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Ingredient
氨基酸种类
发酵豆粕
豆粕
棉粕
菜粕
天冬氨酸Asp(%)
5.72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scyz/560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