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动物(鸟纲动物)的基因条形码初步研究【字数:9167】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 材料与方法2
1.1实验材料 2
1.2实验方法 3
1.2.1 实验样本的DNA提取3
1.2.2 CO Ⅰ片段扩增与测序4
1.2.3 DNA序列处理及分析4
2 结果与分析5
2.1 凝胶电泳结果5
2.2 COⅠ序列解析5
2.2.1 基因序列组成的分析5
2.2.2 碱基替换规律的分析5
2.2.3 遗传距离的分析6
2.2.4 系统进化树的建立8
2.2.5 夜鹭、美洲红鹮、丹顶鹤的亲缘关系9
3 讨论 11
3.1 系统进化树存在的问题11
3.2 DNA条形码作为物种鉴定依据的可靠性12
3.3 DNA条形码的未来展望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珍稀动物(鸟纲动物)基因条形码的初步研究
摘 要
[目的] 建立珍稀动物(鸟纲动物)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方法] 对南京市红山动物园中所饲养的珍稀鸟类进行形态学鉴定并且采样,提取DNA、PCR扩增,获得相应物种的COⅠ基因序列作为标准片段。然后通过NCBI检索匹配测序结果,再用Editseq、MegAlign和MEGA软件进行序列组成计算、碱基替换规律分析和遗传距离计算,使用NJ(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经形态学鉴定出13种鸟类,分别为鹦形目6种12个样本、鸡形目4种6个样本、鹳形目2种4个样本、鹤形目1种4个样本。DNA条形码技术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27,平均种内遗传距离为0.006; 种间遗传距离为0.082~0.263,平均为0.162,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27倍。NJ系统进化树中,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的物种分类结果一致,无交叉现象,各物种都独自聚集为一支。不同物种之间的系统进化差异明显。[结论] DNA条形码可作为形态学鉴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定方法的补充,对鸟类动物进行准确、快速的物种鉴定。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132.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