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l1基因的多物种遗传分析及其与杂交猪脂肪性状的关联研究【字数:8025】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材料与方法 3
1.1 实验材料 3
1.1.1 样品采集 3
1.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3
1.1.3 主要试剂 4
1.1.4 序列来源 4
1.2 实验方法 4
1.2.1 组织DNA提取与电泳 4
1.2.2 引物设计与合成 5
1.2.3 PCR扩增反应体系 5
1.2.4 高低组基因多态分析 5
1.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5
2 结果与分析 6
2.1 各物种ACSL1编码区基因变异分析 6
2.2 系统发育树 6
2.3 ACSL1蛋白一级分析 7
2.3.1 ACSL1蛋白氨基酸特性分析 7
2.3.2 信号肽、跨膜结构域预测分析 8
2.3.3 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 9
2.4 不同物种ACSL1蛋白二级结构分析 10
2.5 肌内脂肪高低组中ACSL1基因的多态分析 10
3 讨论与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ACSL1基因的多物种遗传分析及其与杂交猪脂肪性状的相关研究
摘要
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作为影响脂类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在动物脂质代谢、脂肪酸合成与分解代谢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研究ACSL1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及寻找其下游3’UTR区域潜在的SNP位点,本研究对12个物种的ACSL1基因及其产物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60个高低肌内脂肪含量群体的杂交猪样本进行了测序分型,结果显示:12个物种的88条序列中共发现488个多态位点,生成29种单倍型;12个物种的ACSL1编码产物亮氨酸含量普遍较高,蛋白性质稳定,且都不存在信号肽;除家猪、牛、袋熊外的物种具有跨膜结构;蛋白二级结构元件均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此外,进一步检测杂交猪中ACSL1基因的3’UTR区域发现其中存在两个突变位点,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然而,两个位点的基因频率在肌内脂肪高低组群体中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这两个位点可能对杂交猪的肌内脂肪沉积没有显著影响。本实验结果可为后续ACSL1基因多态性标记的开发利用,以及基因功能的深入解析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055.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