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转基因大豆后代材料的smv抗性检测【字数:6229】

2024-02-24 15:3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大豆花叶病毒病(Soybean Mosaic Virus,SMV)在我国东北、黄淮及南方大豆产区普遍发生,影响大豆产量及品质,但运用转基因技术防治效果优良。为探讨转基因后代的抗病性,对高抗家系的大豆后代材料,先进行除草剂涂抹初步筛选,再通过PCR检测和试纸条检测进行抗性鉴定和评价。对转基因大豆后代的抗大豆花叶病毒的持久性进行检验,验证前人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转基因家系发病等级均低于非转基因家系。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1
1.1 材料 1
1.2 方法 2
1.2.1 除草剂涂抹2
1.2.1 PCR检测3
1.2.3 转基因快速检测试纸条 4
1.2.4 转基因植株抗性筛选 5
2 结果与分析 5
2.1 转基因材料V1V4期调查5
2.1.1 天隆1号转基因材料(外源基因HCpro)调查5
2.1.2 华春3号转基因材料(外源基因HCpro)调查6
2.1.3 Williams82转基因材料(外源基因HCpro)调查7
2.1.4华春6号转基因材料(外源基因HCpro)V1V4期调查8
2.1.5华春6号转基因材料(外源基因CP)V1V4期调查8
2.2 转基因材料花期倒三叶期调查9
3 讨论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转基因大豆后代材料的SMV抗性检测
引言
大豆花叶病毒病(Soybean Mosaic Virus,SMV)在我国东北、黄淮及南方大豆产区普遍发生,对大豆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10%左右,SMV流行年份可造成大豆产量损失35%~50%[1],甚至绝产。SMV还会造成大豆籽粒褐斑,影响大豆商品性[2]。目前尚无有效的化学药剂可以防治SMV,培育和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手段,获得优异抗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传统的育种技术仍在目前的大豆抗病育种中处于主导地位,多数大豆产区同时流行多个SM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V株系,这种传统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对SMV具有广谱抗性的品种。且大豆花叶病毒的发病情况跟流行年份有很大的关系,田间侵染率的大小决定病害流行的速率和病害最终流行的程度[3],因此同一地区的大豆花叶病毒株系可能随着综合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4],从而使长时间育种的效率更低。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间的屏障,在较短时期内将广谱抗病基因转移到大豆品种中,缩短抗病品种的选育进程。因此对转基因大豆后代材料的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进行鉴定,验证前人研究结果,证实利用RNAi技术可改良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实验室得到对SMV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转基因大豆新材料且利用已优化的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的遗传转化体系,对5个受体材料进行转基因实验(携带抗草丁膦除草剂),鉴定得到T0代转基因大豆植株,对T0代进行加代繁殖,获得T1代,从中检测出阳性植株。由SMV抗病鉴定实验,筛选T2代。进一步对阳性T2代转基因植株进行SMV抗病鉴定,得高抗类型T3代。又选用华春6号为受体材料,获得对SMV具有持久抗性的转基因大豆新材料,繁代鉴定得到转基因T2代家系。外源基因HCpro的转基因T3代材料于2015年夏播种于大学牌楼试验基地北边网室,得到转基因T4代材料。
繁毒:包括4种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SC7、SC15、SC18。
接毒:将脱毒种子在隔离网室内采用盆栽试验,在对生真叶期采用人工汁液摩擦法分别接种对应病毒株系。采集毒源病叶,加入金刚砂少许,将叶片研磨成匀浆状,加入磷酸缓冲液,用毛刷摩擦接种,接种后用清水冲洗叶片表面残渣[5]。
外源基因HCpro的17个T4代高抗家系接种以上4种病毒(每个品种4个家系接种SMV株系,Jack品种1个家系,仅接种SC3)。
分类情况如下所示:
外源基因HCpro的转基因材料:
1761894 140号(SC3)4182号(SC7)
17618910 130号(SC15)3165号(SC18)
3112012 119号(SC3)
31120218 125号(SC7)2650号(SC15)5174号(SC18)
645911 125号(SC15)2652号(SC18)
6459111 130号(SC3)3162号(SC7)
82109107 140号(SC3)4184号(SC7)
821091025 135号(SC15)3668号(SC18)
CK32312 110号(SC3)
1.2 方法
1.2.1 除草剂涂抹
将商用Basta(除草剂)原液用纯水稀释至200 mg/l,加入0.1% Tween20(表面活性剂)并搅拌均匀。用毛笔蘸取除草剂稀释液,以上表面主叶脉为分界线涂抹植株的半片叶子,另半片叶子作为对照并用记号笔标记。35 d后观察叶片症状,如果除草剂涂抹过的半片叶子与对照相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判定为除草剂阳性;如果除草剂涂抹过的半片叶子出现黄化和枯萎等药害症状,判定为除草剂阴性。除草剂抗性幼苗的处理叶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而非转基因植株和转基因阴性植株的叶片均出现了明显的药害症状(图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