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叶螨的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2
1.2实验方法2
1.2.1标本制作2
1.2.2基因测序2
1.2.3MtDNA提取2
1.2.4PCR体系的设置2
1.2.5电泳5
2结果分析5
2.1凝胶电泳结果5
2.2山楂叶螨线粒体基因组7
2.3山楂叶螨线粒体基因组排序8
2.4tRNA二级结构推测9
3讨论10
3.1基因重排10
3.2非典型tRNA二级结构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山楂叶螨的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
植物保护:肖雄
引言
引言
线粒体基因组具有一系列基因组水平的特征,如基因排序、RNA基因的二级结构以及复制和转录的控制模式等[1],如今被广泛运用于种群遗传学、谱系地理学、分子进化、种系发生和比较及进化基因组学等多方面的研究[26]。如今对大多数的动物线粒体基因组都有了解,而对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缺乏探究,尤其是螨类。典型的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是环状闭合的,有37个基因,但是在蜱螨亚纲已发现的39种寄螨总目中,有19种保留了祖先线粒体基因组排列模式,与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此相比真螨总目中已知的27个种的线粒体基因组都发生了基因重排。
山楂叶螨属于蜱螨亚纲、真螨目、叶螨科。雌虫身体卵圆形,雄虫身体背面观呈菱形,体长0.4~0.6mm,有四对足,刺吸式口器。其在中国分布广泛,寄主广泛危害山楂、苹果、梨、桃、李等多种果树,是我国落叶果树的主要害螨之一,在我国北方果园危害较重。危害方式为吸食叶片与嫩芽的汁液,致使叶斑甚至叶片脱落,严重时影响产量。
本研究对山楂叶螨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扩增和测序,与典型动物线粒体基因组以及真螨总目线粒体基因组、叶螨总科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较,探究其基因重排,tRNA结构变异等特点,为研究较少的螨类线粒体基因组增添一个种。从生物进化与基因规律方面,促进高阶元进化分析,验证叶螨科线粒体基因重排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山楂叶螨对果树经济危害严重,对其研究也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山楂叶螨Amphitetranychus viennensis 于2016年4月1日采自中国山东泰安,寄主为桃树,样本在作为DNA提取与标本制作之前用100%的乙醇保存于-20℃的冰箱中。
1.2实验方法
1.2.1 标本制作
将保存于酒精中的螨虫挑出,在显微镜观察下操作放置于载玻片上,加入少量Hoyers溶液浸没虫体,盖上盖玻片,烘干,最终保存于大学。
1.2.2基因测序
典型的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是环状闭合的,大概有37个基因,长度在15~20kb之间,其线粒体基因排序顺序大致相同[7],要测序一个完整的基因组,本实验采取的方法是将提取的线粒体基因组中的短片段COI基因与Cob基因,用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出来,在扩增的短片段上设计特异性引物,再用特异引物扩增COI与Cob之间的半个环,将两个半环拼在一块就是一个完整的基因组。
1.2.3MtDNA提取
1、1.5mL离心管里吸入35μL的ATL备用。
2、挑虫,将无水乙醇里的虫子用消过毒的挑虫针挑到上述备用的离心管中,每管只挑一只虫子(单头)。
3、用研磨棒研磨,另用145μL的ATL冲洗研磨棒。
4、加入20μL的蛋白酶K,离心。
5、金属浴(56℃,450r,3h)。
6、加入200μL的AL,轻微颠倒离心管使产生沉淀。
7、加入200μL无水乙醇,充分摇匀至油状澄清。
8、用移液枪将液体转移到过滤柱中(移柱子),放置一会,8000rpm,1min,离心,弃下液。
9、加入500μL的AW1,放置一会,8000rpm,1min,离心,弃下液。
10、加入500μL的AW2,放置一会,14000rpm,3min,离心,弃下液。
11、超净台吹干残留无水乙醇,加入100μL的AE,放置一会,8000rpm,1min,离心,将分理出的液体吸入0.2mL的PCR管中,标记好名称,放置24℃保存(此为高浓度mtDNA)。
12、加入100μL的AE,放置一会,8000rpm,1min,离心,将分理出的液体吸入0.2mL的PCR管中,标记好名称,放置24℃保存(此为低浓度mtDNA)
1.2.4 PCR体系的设置
CO1所用体系:
引物:bcdF01/bcdR04
表1.CO1酶体系Dream Tag
名称
剂量(ul)
mix
12.5
F1
0.5
R1
0.5
DNA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658.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