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h4基因与梅山猪肌内脂肪关联性分析【字数:8282】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或绪论)1
1□实验动物和实验器材 3
1.1□实验动物 3
1.2□实验器材 4
2□试验方法及步骤 4
2.1□样品采集与保存 4
2.2□肌内脂肪含量测定 4
2.3□DNA提取 4
2.4□DNA质检、稀释 5
2.5□引物设计 5
2.6□PCR扩增 5
2.7□候选基因检测及分型 6
2.8□基因型与肌内脂肪性状关联性分析 6
3□实验结果与分析 6
3.1□梅山猪试验群体肌内脂肪含量描述统计 6
3.2□宰前活重对梅山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7
3.3□性别对梅山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7
3.4□梅山猪实验群体MYH4基因的rs334027523位点分型结果 7
3.5□MYH4基因的rs334657672和rs324135752对梅山猪肌内脂肪含量影响
7
4□讨论 8
4.1□宰前活重对梅山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8
4.2□性别对梅山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8
4.3□MYH基因家族与动物骨骼肌 9
4.4□MYH4基因的rs334657672和rs324135752对梅山猪肌内脂肪含量影响
9
5□总结 9
致谢9
参考文献 10
MYH4基因与梅山猪肌内脂肪关联性分析
摘要
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生猪生产和消费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然对猪肉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肌内脂肪是评判猪肉质的关键指标之一,其影响着猪肉的嫩度、多汁性和风味等多个方面。梅山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研究梅山猪肌内脂肪,结合现代生物信息技术,开发并利用新的分子标记来提高梅山猪的肌内脂肪含量,将对梅山猪的保护和利用具有深远意义。文献报道猪12号染色体上MYH4基因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对猪的骨骼肌发育和肌内脂肪的沉积有显著影响,但是否影响梅山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未知。本实验通过候选基因法,分析MYH4基因的rs334027523位点在梅山猪群体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的关联性,结果发现该位点在梅山猪群体中不存在多态性,但在rs334027523附近存在两个突变位点rs324135752和rs334657672。关联性分析发现这两个新突变位点与梅山猪肌内脂肪含量不存在关联性。因此,MYH4基因的rs334027523位点以及附近突变位点rs324135752和rs334657672尚不可作为梅山猪新的分子标记。
引言
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生猪生产和消费国,近年来中国猪肉消费稳步增长,基本保持50%以上的全球份额,人均猪肉消费量长期位居世界前列[1]。在过去几十年中,育种者们对猪瘦肉率性状进行高强度的选育,这虽然增加了猪瘦肉比例,但伴随而来的是肉质品质的降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然对猪肉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 IMF)是猪肉品质评价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肌内脂肪是指在肌肉样品中可以被化学方法萃取的一种脂肪,主要来自于脂肪细胞(肌细胞外脂质)和肌细胞(肌细胞内脂质)。在形态学上,肌内脂肪是肌肉样品中存在于所有细胞中脂质的总和,但不包括肌间脂肪(肌肉组织周围的脂肪)。一般肉用型猪的肌内脂肪含量在3.0%4.0%为理想值,2.0%2.9%为较理想值,1.5%2.0%为尚可接受值,小于1.5%为较低值。肌内脂肪主要存在于肌外膜和肌束膜,甚至肌内膜上,主要成分是磷脂和甘油三脂[2]。Wood等研究表明肌内脂肪含量可以影响肌肉的滴水损失、熟肉率、嫩度、质地、风味、多汁性等重要肉质指标,对猪肌内脂肪选育提高可以有效的改善猪肉的品质[3]。目前的大多数商品猪肌内脂肪含量都低于理想标准,因此,关于肌内脂肪调控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其中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然而,肌内脂肪受微效多基因控制,且活体测定难度大,因此常规选育进展缓慢。通过鉴别影响肌内脂肪的关键基因位点,可以为肌内脂肪的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yHC)是肌纤维内肌球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组高度保守的基因编码,具有多种异构体。成年猪骨骼肌中表达为MyHCI、MyHCⅡa、MyHCⅡx、MyHCⅡb 4种类型[4]。肌纤维类型及组成差异是影响骨骼肌生理和代谢特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也是影响屠宰后肉质性状的重要因素[5],氧化型(I型,Ia型)肌纤维比例高的肌肉肉质好于酵解型(IIb型)肌纤维比例高的肌肉。此外,肌纤维类型的组成会直接影响肌肉的颜色,氧化型纤维中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高,肌肉中氧化型纤维所占比例较高,则肌肉颜色鲜红,肉色评分较高;相反,酵解型纤维中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低,酵解型纤维在肌肉中所占比例高,则肌肉颜色苍白,肉色评分较低[6]。据研究MYH基因家族与肌内脂肪含量及肉质形状高度相关[7]。其中猪肌球蛋白重链4 (myosin heavy chain 4 MYH4)基因对应骨骼肌重链蛋白中四个亚型中的中间型Ⅱb型[8] 。MYH4基因位于猪12号染色体,包含41个外显子,40个内含子,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 CDS)为5814bp[9]。熊信威[9]对覆盖莱芜猪所有父系血缘及大部分母系血缘的316头纯种个体进行屠宰测定并系统检测其18个肉品质性状,利用猪60K SNP芯片对316头纯种莱芜猪个体的肉质性状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结果发现MYH4基因的rs334027523显著影响肉色、大理石纹、水分和眼肌面积,但对背膘厚度等性状基本没有影响。对MYH4基因的rs334027523影响IMF的机理开展了进一步研究, 发现在莱芜猪群体和基因编辑小鼠中MYH4基因的rs334027523会导致背最长肌中的IIB型肌纤维显著减少,而I型、IIx型和IIA型肌纤维显著增加,肌纤维组成改变导致GLUT4葡萄糖转运体通过AKT通路转位至细胞膜上并增加丰度,增加葡萄糖的摄取,从而导致肌内脂肪含量增加[10]。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506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