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rp基因多态性与海门山羊超数排卵效果的相关性分析【字数:8080】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3
1.1试验材料 3
1.1.1 试验动物3
1.1.2 主要试剂3
1.1.3 主要仪器3
1.2试验方法 3
1.2.1 超数排卵处理3
1.2.2 冲卵及数据收集3
1.2.3 血样采集4
1.2.4 供体山羊基因组DNA提取4
1.2.5 引物设计4
1.2.6 PCR扩增体系及反应程序4
1.2.7 统计分析4
2 结果与分析4
2.1 超数排卵结果5
2.2 R4引物PCR扩增产物结果5
2.2.1 PCR扩增产物结果5
2.2.2 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6
2.2.3 基因多态性与超数排卵的相关性分析6
2.3 R8引物PCR扩增产物结果6
2.3.1 PCR扩增产物结果6
2.3.2 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7
2.3.3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基因多态性与超数排卵的相关性分析7
3 讨论 7
3.1 重复超排对超数排卵结果的影响7
3.2 RFRP基因多态性与超数排卵效果的相关性分析8
致谢8
参考文献8
RFRP基因多态性与海门山羊超数排卵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引言
引言
山羊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适合集约化养殖等特点,我国是山羊的饲养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发展养羊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繁殖性状是山羊经济性状之一,包括受胎率、多胎率、羔羊存活率等,这些繁殖性状均属于低遗传力性状,而繁殖成本与效益均占总成本与效益的很大比例,可见加快山羊繁殖性状的选育进展的必要性。影响羊繁殖性状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三点:(1)品种:选择和培育多胎品种是提高母羊繁殖力的重要途径,羊繁殖性能受品种的影响较大。因此,在选育过程中,通过引进高繁殖率的种羊,开展级进杂交以提高低繁殖力品种的产羔性能。(2)环境因素:日照长度和强度对山羊季节性发情活动的启动和终止有重要作用。日照时间的改变影响了分泌褪黑激素的能力,从而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释放,改变卵巢的活动,影响卵泡的发育和排卵。(3)相关基因:卵泡刺激素(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1];促黄体生成素(LH)也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原蛋白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排卵,形成黄体分泌激素[2]。海门山羊原产于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山羊品种之一,其全身被毛白色,羊毛是制湖笔的优良原料,故常将海门山羊称为笔料毛山羊;羊肉膻味少,肉质肥嫩鲜美,适口性好;板皮结实细致。海门山羊是国内外唯一的肉、皮、毛兼用的山羊品种。海门山羊具有适应力强、繁殖力强、产羔多的特点,属于早熟品种,35月龄即可达到性成熟期。多数母羊可每两年产三胎,一般头胎母羊产羔12只,二胎以上的母羊每胎多为23胎,每胎最多可达6只,平均产羔率为2.3[3]。
超数排卵技术是通过使用外源促性腺激素提高体内激素浓度,诱发母畜卵巢上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减少卵泡闭锁,获得更多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有利于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超数排卵是胚胎工程的关键技术环节,目前超数排卵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这些因素对超数排卵效应的综合影响尚未在生产中使用的超排卵程序中得到充分考虑,这导致生产中超数排卵效应的巨大差异。在生产过程中超数排卵技术已被广泛应用。1944年,Casida[4]等使用外源促性腺激素诱导母羊生产多胎。最初人们利用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诱导超排,后发现使用PMSG易导致卵巢囊肿[5]。随后PMSG逐渐被FSH替代。有研究表明阴道栓+FSH+PG法可以溶解黄体,当 FSH含量较低时可以促进卵巢活动,提高动物发情率,诱导同期发情;当FSH含量较高时则可以用于超数排卵,提供优秀胚胎,提高经济效益[6]。山羊在发情期通常只排12个卵,而通过超数排卵处理后排卵数可达1030个,减少闭锁卵泡的数量,提高卵子的利用率。
羊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多在春秋两季发情配种,所以日照长度和强度对山羊季节性发情活动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季节性繁殖受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但目前其分子调控机制仍不明确。动物产仔数会受到多基因控制,遗传力极低[7],传统的选育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效率过低,而分子标记辅助技术可以提高选种的准确性并加快遗传进展。但采用分子标记技术需要寻找到与该数量性状变异相关的基因。2000年有日本学者在鹌鹑垂体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多肽,可以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并称其为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 GnIH),通过GnIH受体作用于下丘脑垂体GnRH神经元,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8]。随后在哺乳动物中发现了GnIH同源物,并命名为RF酰胺相关肽(RFamiderelated peptide,RFRP),其主要作用于下丘脑中,与其他基因表达产物协同作用,调节繁殖活动[9]。RFRP基因编码的两条多肽分别为RFRP1(RFamiderelated. peptide1, RFRP1)和RFRP3(RFamiderelated. peptide3,RFRP3),其中RFRP3参与了大部分哺乳动物的繁殖活动,主要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研究表明RFRP3与卵泡发育有相关性[10]。有研究显示,小鼠静脉注射褪黑激素后,RFRP3基因的表达量增高,注射褪黑素抑制剂后,RFRP3基因的表达量下降,说明外源性的褪黑素可能会促进RFRP3的基因表达[11],那么日照长度和日照强度通过影响褪黑素的合成与分泌,进而对RFRP基因的表达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哺乳动物中发现,RFRP3可以抑制LH的分泌[12],并对FSH的合成与分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3]。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562349.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