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辅酶m还原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字数:6391】
目录
摘 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4
1 材料与方法 5
1.1 材料来源 5
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5
1.3 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 6
2 结果与分析 6
2.1 蛋白质理化性质 6
2.2 蛋白质亲水性/疏水性分析 7
2.3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9
2.4 蛋白质三结结构预测 10
2.5 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11
3 讨论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甲基辅酶M还原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 要
甲基辅酶M还原酶(Methylcoenzyme M reductase,MCR)是产甲烷菌发生催化反应产生甲烷的关键酶,由α、β和γ三个亚基组成。它有两种同工酶,分别为MCRI和MCRII。为进一步探讨MCR基因生物学功能,了解MCR反应机制,本文采用生物信息方法,从分子水平对嗜热自养甲烷杆菌(Methanothermobacter thermautotrophicus,METTH)和炽热甲烷嗜热菌(Methanothermus fervidus,METFE)中,编码MCR的基因mcrA、mcrB、 mcrG、mrtA、mrt B和mrt G的产物进行预测分析。同时选择mcrA基因编码蛋白的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不同物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2个基因的编码蛋白的理论等电点都在5左右,其中METTH的mcrG编码蛋白、METFE的mcrG、mrt G和mcrA编码蛋白不稳定;METTH和METFE的两种同工酶β亚基疏水,α亚基和γ亚基为亲水蛋白;除METFE的mcrG编码蛋白外,其它11个基因的编码蛋白二级结构的四种组分占比由大到小排列为: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β转角;不同物种的MCRI和MCRII同种亚基间空间结构相似,系统进化关系接近。根据结果推测MCR的同工酶对应亚基之间功能和结合位点相近,MCR在不同物种中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相似性。这些基于生物信息学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对MCR基因编码产物的分析,为深入研究MCR的功能,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引言
甲烷(Methane, CH4)无色无味,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其升温潜能约为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CO2)的25倍,能够产生的温室效应更是在CO2的20倍以上[1]。甲烷燃烧只产生CO2和水,故也是新兴的清洁能源[2]。现有研究表明,CH4是潜在的细胞信号分子,在动物中除了肠道微生物外,其自身代谢也会生成CH4;在植物中,除共生微生物能够产生CH4外,植物本身也会内源释放CH4,这可能是在胁迫状态下的应激产物[3]。产甲烷菌(Methanogen)产生了地球上70%以上的甲烷,是现在已知的唯一一种最终代谢产物为CH4的古菌[46]。产甲烷菌作为古菌,具有原核细胞结构,共价闭合环状DNA,没有细胞壁,既无核膜也无内膜系统。产甲烷菌能够把氢气(Hydrogen,H2)、CO2、甲醇和甲酸等作为底物,通过严格厌氧反应产生甲烷,加速降解木质素、纤维素等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78]。根据近10年间新的系统发育学分类,产甲烷菌从5个目更新到了7个目,新增加了甲烷胞菌目(Methanocellales),以及Methanoplasmatales这两个目[911]。其中,甲烷杆菌目是瘤胃中最大的甲烷菌群。
有研究表明,产甲烷菌有三种途径生成CH4,但这些途径的最后一步反应都是利用甲基辅酶M还原酶(Methylcoenzyme M reductase,MCR)[12]来制造CH4。MCR是产生CH4的关键酶,限制反应速度,在此步反应中,甲基辅酶M在MCR的催化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转化成CH4和辅酶M,同时利用辅酶B作为该反应的电子供体[56,1214]。该酶在产甲烷菌内的含量很高,占到总蛋白的10%左右[15]。MCR具有α、β和γ三种不同亚基,每种亚基各有两分子,组成了(α β γ)2六聚体[16],每个亚基由一条具有完整的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构成,各亚基间利用疏水作用结合在一起,构成蛋白质的四级结构。MCR具有Methylcoenzyme M reductase I(MCRI)和Methylcoenzyme M reductaseII(MCRII)两种同工酶[11,17],能够催化同一个反应,但在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等方面都具有着明显差异,是研究物种进化、遗传变异等的优良材料。MCRI由mcrBDCGA操纵子编码,几乎所有产甲烷菌都具有MCRI;MCRII由mrtBDGA操纵子编码,只有甲烷杆菌目和甲烷球菌目具有MCRII[11]。能够具有两种MCR的产甲烷菌中,当H2浓度高时,菌内由MCRII主导,进行催化作用;当H2浓度较低时,MCRI起到主要的催化作用[11,17],但是目前对菌内MCR I或者MCR II如何主导催化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探讨。
已有研究数据表明,根据mcrA序列得到的系统发育图谱与根据16srRNA构建的进化树相比较为相似[1821],并且相较于16srRNA,mcrA序列构建的发育树在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更明显的差异,对产甲烷菌的辨别能力更强,可以对产甲烷菌做更细致的分类学研究。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mkx/60639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