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滴灌对新疆不同基因型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字数:8640】

2024-02-24 15:4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我国新疆地区水资源非常匮缺,传统的灌溉模式导致水肥流失严重以及环境污染,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而滴灌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常规的滴灌模式有“一管4,5,6行”(滴灌带毛管间距60,75,90 cm)三种,其中 “一管6行” 相较于“一管4行”,植株生长不均匀、产量较低,但其滴水周期短,各行土壤湿润深度较一致且经济效益高。在该地区筛选适宜采用“一管6行”滴管模式的小麦品种能在维持产量和品质的水平上更好的节约用水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本试验在“一管6行”的滴灌配置下对10个新疆地区的春小麦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春40和新春44产量较高且行间差异较小,其叶面积和伤流液值较大,并且均与产量呈显著相关性;而新春11和新春22产量较低且行间差异较大,其叶面积和伤流液的值较小,并且均与产量无明显相关性。新春22、新春35、新春44蛋白含量较高,但新春22和新春35行间差异大;新春37和新春40的干湿面筋含量较高,但新春37的干湿面筋行间差异较大。总之,在“一管6行”滴灌模式下,新春40和新春44其产量行间变异小,且产量和品质较高,更符合新疆滴灌小麦品种稳产优质的筛选条件。
目录
摘要4
关键词4
Abstract4 Key words 4
引言5
1材料与方法 5
1.1试验条件 5
1.2 试验设计5
1.3试验地气象数据 6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6
1.4.1叶面积的测定 6
1.4.2 伤流液测定6
1.4.3产量的测定 6
1.4.4 蛋白质含量测定6
1.4.5籽粒干、湿面筋含量测定7
1.5 数据处理7
2 结果与分析7
2.1 滴灌对不同新疆春小麦品种的产量的影响7
2.1.1滴灌对不同新疆春小麦品种的产量及构成行间变异系数的影响7
2.1.2滴灌对不同新疆春小麦品种的产量及构成的影响7
2.2滴灌对不同新疆春小麦品种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9
2.3滴灌对不同新疆春小麦品种根系干重及伤流液的影响10
2.3.1 滴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灌对不同新疆春小麦品种根系干重的影响 10
2.3.2滴灌对不同新疆春小麦品种伤流液的影响11
2.4 不同新疆春小麦品种产量与形态指标的相关性11
2.4.1 不同新疆春小麦品种产量及其形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12
2.4.2新疆不同春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12
2.5滴灌对新疆不同春小麦品种的蛋白及干湿面筋的影响13
3 讨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5
滴灌对新疆不同基因型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引言
前言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2667万公顷,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种植了国内50%的小麦[1],其中小麦的灌溉用水占了约70%[2]。而新疆为农业的干旱区,水资源紧缺,严重限制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邵光成等[3]指出,新疆农业大多都属于灌溉农业,所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首先要从农业节水出发。滴灌作为一种世界上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具有省水、减少营养成分流失、提高作物产量等优点[4],可使水的利用率高达95%,节水50%70%[5]。基于这些优点,滴灌在新疆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就滴灌技术已进行了诸多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水运动[6]、作物反应[7]以及滴灌系统的运营管理[8]等方面。滴灌技术的应用也仅局限于棉花[910]、蔬菜[11]、大豆[12]、果树[1318]等经济价值高的稀播作物上。近年来滴灌技术才运用到小麦上,其研究涉及到栽培管理[19]、灌溉制度[2021]以及对春小麦生长影响[2223]等方面,然而就不同春小麦品种对滴灌技术的响应方面的研究较少。
水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是很复杂的,不同作物,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期需水及对水分的敏感性不同,同一时期的受旱程度不同对作物的影响也不同。所以即使是在相同滴灌条件下,不同的小麦品种的生育期需水规律不同以及各方面生理特性不一致,最后所表现出来的对滴灌技术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在新疆地区大面积推广的管带布置方式为“一管4行”,据前人试验比较“一管4,5,6行”(滴灌带毛管间距60,75,90 cm)处理间行间变异,相对于“一管4行”模式,“1管6行”处理下行间差异显著提高,但是该模式下单位面积管带铺设成本显著低于“一管4行”模式,故研究“一管6行”模式下降低行间差异,并减少小麦整体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具有重要的实际及理论意义。因此,本研究拟在“一管6行”滴灌带布置模式下,研究滴灌对新疆不同品种春小麦行间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而筛选出产量和品质指标对不同行响应差异较小的小麦基因型,从而为新疆地区小麦节水稳产优质滴灌小麦栽培以及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条件
试验于2016年4月到7月 在石河子天业节水试验站(44º35′N,80º06′E)进行。近几年来,年平均气温在6.6~7.1℃之间,最高气温在7月~8月初,最低气温在1月;年均降雨量在189.1~200.3 mm,年蒸发量在1517.5~1563.8 mm,相对湿度在65%左右,最多日照时间为3264.9小时。
1.2 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为10个新疆地区小麦品种:新春6、新春11、新春22、新春30、新春31、新春35、新春37、新春40、新春44和新春45。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滴灌春小麦的灌溉系统采用1管6行(S:90 cm)的田间配置模式,滴灌带为贴片内嵌式,滴头流量2.6Lh1,滴头间距30 cm。近行小麦距离滴灌带为7.5 cm,远行小麦距离滴灌带为22.5 cm,小麦行距15 cm。在距离滴管带位置不同处预置土壤水势仪插入孔,用来监测在滴灌过程中土壤水势的动态变化。滴灌春小麦全生育期灌水4500 m3hm2,分6次灌溉,其中两叶一心期、生理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灌水20%,扬花期和乳熟初期分别灌水15%,乳熟末期灌水10%。氮肥(300 kg hm2)20%做基肥,其余80%做追肥随水施入,其中两叶一心期施12%,生理拔节期施32%,孕穗期施16%,扬花期施12%,乳熟期施8%。磷(P2O5)、钾(K2O)肥均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施用量均为135 kghm2。处理种植4幅(小区宽3.6 m),小区长5 m。 10(品种)*3(重复)=30个小区。2016年3月31日人工条播,播量330kghm2,保苗550万株hm2,小区面积18 m2。
1.3试验地气象数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mkx/560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