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转cp基因大豆植株抗大豆花叶病毒的鉴定与筛选【字数:6884】

2024-02-24 15:3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研究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展开,受体材料是华春6号大豆品种,其转基因材料是通过农杆菌介导子叶节转化方法将大豆花叶病毒的CP基因的保守序列导入大豆基因组中(携带抗草丁膦除草剂基因),借助RNA干扰(RNAi)机制引发RNA沉默(RNA silencing),即序列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从而诱发RNA介导的抗性(RNA-mediated resistance),即源于病原诱导的抗性(Pathogen-derived resistance,PDR),最终培育出对SMV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转基因大豆新材料。本研究的开展是从4个转基因T2代家系开始,利用除草剂涂抹、PCR检测、PAT/bar转基因检测试纸三种方法对基于外源基因CP的T2转基因材料进行鉴定,结果显示,4个T2代家系衍生的13个T3代家系的个体材料均表现为转基因阳性;通过接种SC3、SC7、SC15和SC18四个SMV株系并通过田间表现进行抗性筛选得到,转基因材料接种各种病毒的家系平均发病等级均低于非转基因对照的发病等级。从中选择8个家系(覆盖四种病毒类型),在接种SMV3周后和5周后取样进行DAS-ELISA实验,结果表明,在转基因植株体内检测不到SMV病毒存在,而非转基因对照在两个时期病毒含量很高。本研究旨在对转基因抗病育种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其后续工作着眼于侧重筛选可稳定遗传的高抗SMV的转基因大豆纯合家系;并对转基因大豆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和营养成分检测,为转基因大豆品种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或绪论)3
1材料与方法3
1.1 材料 3
1.2 方法 4
1.2.1 汁液摩擦接种法繁殖、活化SMV4
1.2.2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4
1.2.3 转基因植株抗性筛选5
1.2.4 转基因材料DASELISA病毒含量测定5
2 结果与分析7
2.1转基因大豆植株的鉴定8
2.2 转基因植株抗性筛选9
2.3 转基因材料DASELI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SA病毒含量测定10
3 讨论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转CP基因大豆植株抗大豆花叶病毒的鉴定与筛选
引言
我国是大豆的发源地和原产国,种植历史已有5000年之久。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直到1996年之前,我国还是大豆的净出口国,年净出口量为几十万吨到一百多万吨不等(张振华[1]等,2009)。随着我国国民对大豆相关产品需求量的强劲增长、大豆压榨产业和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大豆产量徘徊下降等因素,1996年我国首次从大豆出口国转变为大豆进口国。同年,由于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化推广,转基因大豆逐步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我国的大豆进口量进一步加大。2001年,我国的大豆进口量超过了国内大豆的生产量。2010年,大豆的进口数量更是达到了5480万吨,是国内大豆生产量的3.8倍(张兵[2]等,2012),其中主要为转基因大豆。进口转基因大豆由于生产成本较低,相对于国产大豆价格优势明显,而国产大豆由于生产利润空间压缩,严重打击许多豆农生产积极性。同时,国内粮油产业也受进口大豆冲击十分严重,现在全国粮油压榨企业接近70%受控于外国进口大豆。纵观国内外大豆产业的发展形势,我国大豆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危机。立足本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国情,加强大豆育种研究的科研投入,建立高效稳定的大豆转基因体系,加速开发拥有自主产权的大豆新品种,对于发展我国大豆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长远的意义。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引致的病毒病是一种全球性病害,它造成大豆大幅减产和品质恶化。传统的抗病育种技术在当前大豆病毒防治领域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但其育种周期长。此外,传统的抗病育种依赖于良好的抗源,但由于大豆材料对SMV 的抗性具有株系专化性(Kim[3]等,2013),而SMV存在众多株系并且十分复杂,田间流行的SMV也包含多个株系。因此传统的育种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对SMV具有广谱抗性的品种。加之SMV变异性极强,传统育种方法培育出的抗病品种容易因SMV株系的变化而丧失抗性(Steinlage[4]等,2002)。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间的屏障,在较短时期内完成优良抗性基因的定向改造、重组和转移,能够极大地缩短优良抗病大豆品种的选育进程。
本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翟锐[5]选用大豆品种华春6号为受体材料,借助转基因手段将SMV自身CP基因部分保守片段的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 sequences,IRs)导入大豆中,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机制引发RNA沉默(RNA silencing),即序列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从而诱发RNA介导的抗性(RNAmediated resistance),即源于病原诱导的抗性(Pathogenderived resistance,PDR),并利用已优化的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的遗传转化体系,对受体材料进行转基因实验(携带抗草丁膦除草剂),最终获得对SMV具有持久抗性的转基因大豆新材料[6]。通过繁代鉴定得到4个转基因T2代家系。
本研究在翟锐研究的基础上对基于外源基因CP的T2转基因材料进行鉴定、筛选,旨在对转基因抗病育种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6年4月对大豆花叶病毒4个株系:SC3、SC7、SC15和SC18进行了活化扩繁。用于对转基因材料及非转基因对照材料接毒。
2016年5月将转基因T2代4个家系材料共计13个单株播种于大学牌楼试验基地北边转基因专用网室。花盆培养,每盆1颗。另设置50盆非转基因对照(10盆在除草剂鉴定和接毒时均做缓冲液处理;另外40盆每10盆分别接种SC3/SC7/SC15/SC18,正常涂抹除草剂)。材料情况及接种类型见表1。
表1 材料情况及接种类型统计表
家系名称
材料名称
材料个数
出苗数
接种类型
CP911
C9116
2
7
SC18
C91111
2
SC18
CP103
C1034
2
11
SC15
C1035
10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