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粉质突变体w9142突变基因的克隆和初步分析【字数:6729】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种植 2
1.2 实验方法.2
1.2.1 成熟种子直链淀粉、总淀粉和总蛋白质含量的测定.....2
1.2.2 成熟种子胚乳横截面扫描电镜观察2
1.2.3 W9142的图位克隆2
1.2.4 分子标记多态性筛选及定位分析..3
1.2.5 基因预测和测序..4
1.2.6 AGPase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4
1.2.7 蛋白Westernblot分析5
1.2.8 AGPase酶活测定5
2 结论和分析5
2.1 突变体的W9142的表型及农艺性状分析.5
2.1.1野生型和W9142的外观、成熟籽粒的粒型和千粒重的比较5
2.1.2野生型和W9142的直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以及总蛋白质含量的测定6
2.2 突变体W9142种子中淀粉颗粒结构异常7
2.3基因定位与图位克隆7
2.4 W9142突变体及野生型中的相关基因表达及酶活分析9
3 讨论12
3.1 OsAGPL2单碱基的突变导致不透明胚乳的产生12
3.2突变体W9142的OsAGPL2突变对AGPase其它基因的影响12
致谢..12参考文献..12
水稻粉质突变体W9142突变基因的克隆和初步分析
植物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实验131 吴碧颖
引言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为其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特点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据统计,种植水稻的国家己经达到112个,超过水稻总栽培面积的90%集中在亚洲地区。稻米的品质优于其它粮食,是我国半数以上人口的主食。水稻籽粒中的淀粉含量通常占到精米重量的90%左右,因此,淀粉的含量及组成对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1]。植物源组织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后,以淀粉的形式贮藏在库组织中。淀粉作为主要的储能物质,是植物种子生长发育的主要能量来源。研究水稻淀粉合成的遗传、了解淀粉代谢途径的调控,对于改善淀粉品质、培育优质品种具有重要意义[2]。
胚乳内的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糖,支链淀粉是由葡萄糖经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糖,两者均在造粉体中合成。淀粉的合成首先是绿色组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然后转化为蔗糖;蔗糖通过维管束运送到籽粒中,蔗糖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1)作用下水解为 UDP葡萄糖和果糖,然后转化为1磷酸葡萄糖,后者在 ADPGase催化下合成腺苷二磷酸葡萄糖(ADPG),ADPG 在淀粉合成酶(SS)、淀粉分支酶(BE)和淀粉去分支酶(DBE)等作用下合成淀粉。淀粉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突变多数都会引起淀粉含量或结构的改变。目前已经报道的淀粉相关突变体主要包括垩白、皱缩、糯性、粉质等类型[3]。
本研究通过筛选宁粳3号突变库,从中得到了一个粉质突变体W9142。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发现突变基因编码AGPase的一个大亚基,该基因的同源基因在拟南芥、玉米中也广泛存在[4]。本研究对W9142中基因OsAGPL2进行表达水平检测,探讨了W9142的突变机理,对该突变体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进行了初步的描述与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种植
突变体W9142是来源于宁粳3号的突变体。将W9142与籼稻品种Dular杂交、自交,构建F2群体,之后利用F2:3群体进行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所有群体均种植在江苏省南京市土桥实验站,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种子成熟以后,及时分单株收种,备用。
1.2实验方法
1.2.1 成熟种子直链淀粉、总淀粉和总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取野生型和突变体W9142成熟籽粒,用JLGJ4.5糙米机(浙江台州粮仪厂)制备糙米,用JNMJ3精米机(浙江台州粮仪厂)制备精米,去除种皮、果皮、糊粉层和胚。用JFS13A粉碎磨(浙江台州粮仪厂)磨碎后,过100目米筛,制备米粉。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按照农业部标准NY14788进行;总淀粉含量使用 Megazyme总淀粉测定试剂盒测定;总蛋白含量使用FOSS公司Kjeltee 2300型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每个样品重复三次,取平均值[4]。
1.2.2 成熟种子胚乳横截面扫描电镜观察
将野生型和突变体W9142成熟种子从中间部分横切制成样品后,在3%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浸泡 3h,然后用0.1 mol/L 的磷酸钠溶液(pH=6.8)冲洗3~5次,每次进行15min。接着用2%的四氧化锇溶液在4℃下固定过夜,固定后的样品用0.1mol/L的磷酸钠溶液(pH=6.8)冲洗2~3次,每次15min,然后用70%、80%、95%、100%乙醇溶液逐级脱水,每次5min,再在乙醇-异戊基醋酸(体积比为1∶3)混合液中浸泡1h,取出干燥,最后用金粉包被,在日立S3000N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加速电压为10~20KV)[5]。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0673.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