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字数:3416】
论文导读: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政权建设,是农村干部群众十分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引发群众上访,激化党群干群关系的焦点问题。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繁荣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社会稳定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政权建设,是农村干部群众十分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引发群众上访,激化党群干群关系的焦点问题。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繁荣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
1.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首先是个别地方财务制度不健全或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认真执行。其次是职责不清,管理混乱,会计出纳之间职责不明,手续不全,甚至有会计账目出现断层及跨年度报账等不良现象;有的村主要负责人插手管钱管物,出纳形同虚设只见单子不见钱;也有的村干部不讲原则,纪律涣散,人人收钱,人人管钱,人人花钱;还有的村干部钻制度的空子,侵吞集体财物,或隐瞒收入,或虚报冒领,或久借不还等。
(2)民主理财不到位,组织形同虚设。个别村民主理财小组有名无实仍然由村会计进行财务监督。一些实行民主理财的村,由于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业务素质较低,觉悟程度不同,也往往无法开展工作,并未使民主理财小组真正发挥作用。有的村将民主理财章交村会计代管,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
(3)财会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较低。财务管理的性质和工作连续性要求财会人员相对稳定。村级财会人员的选用,应由村民选举推荐,经乡镇政府审核批准,并报县农业主管部门备案。但个别村会计的聘用由村书记或村主任说了算。论文参考网。伴随着村干部的频频变动,随之而来的便是会计人员的频频更换,形成一任书记,一茬会计、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局面,致使部分村会计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十分严重,不能坚持原则,不能按规定的村级财务制度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而且部分村会计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业务素质差,而年轻有文化的大都务工经商,不愿承担低报酬的村会计工作,导致会计队伍青黄不接,业务水平难以提高。会计人员的频繁更换,造成业务部门培训不完的新会计,从而加重了工作负担。
(4)审计质量不过关,方法程序简单。审计工作中一般只是看、问、盖章。村会计定期报来的单据、凭证,审计人员有时很难做到逐笔核对,对一些开支只是问一下原因即盖上审核章,使审计工作仅仅停留在帐帐核对上,从而为会计人员造假账留有可乘之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乡镇经管站对农村财务的监管职能。
(50财务公开不及时、不规范、内容过于笼统。有的村长期不向群众公布收支事项,搞暗箱操作’;有的村虽然公开了,但对公开内容大都含混、笼统,使群众看不到真实情况,很难起到监督作用。
以上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仍潜伏着不可低估的隐患,各级务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和防范,以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有的领导只是口头上重视,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没有认识到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最敏感、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和农民负担过重。有的领导对加强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充分,担心加强财务管理不利于搞活经济,不利于各项指标的增长,怕影响自己的政绩,一致对政策文件的宣传、执行落实不到位。 (2)村级干部素质较差。村干部素质的高低,是能否管好财务、促进经济发展关键所在。少数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视集体财产如家财,带头违反制度,随意撤换财会人员,使制度形同虚设;有的村干部存在不吃白不吃的思想,任意挥霍集体资金,巧立名目,没钱也要借高利贷,请客送礼做人情。
(3)审计力量相对薄弱。各乡镇经管站的人员仅有3-5人,加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一到审帐时就忙不过来,工作量颇大,于是对村级财务工作指导、行政监督的职能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4)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农村财务管理有一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但由于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完善,部分领导和财会人员素质不高,贯彻落实比较困难。一些干部自搞一套,财会人员或听之任之,或同流合污,造成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违章不究。
(5)群众参与意识淡薄。一些群众由于常年忙于各自生产经营,无暇顾及集体之事,再加上对会计账务知识的生疏,群众对公布的账目看不懂,民主监督作用难以发挥。论文参考网。
3.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农村财务管理历来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也是滋生腐败、污染社会风气的主要因素。组织部门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不仅要考核业务素质,还要考核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必须把财务管理水平指标纳入考核内容。以保证村干部廉洁自侓、勤俭奉公。各级领导特别是乡镇领导要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听取经管站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对策;县农业局作为村级财务主管部门,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认识,加强科学的财务管理,定期进行思想政治业务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乡镇经管站要坚持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到村,检查、指导和督促工作。
(2)稳定财会队伍,提高人员素质。财会人员是农村财务管理的具体操作者,稳定的财会队伍有利于提高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因此,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首先要稳定农村财会队伍。对村会计实行双重管理,由县农业主管部门确定其任职资格并颁发任职资格证书,实行凭证上岗,其任用、调换、免职由乡镇政府负责,同时报县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坚持任人唯贤,保持会计的相对稳定,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调换。
(3)实行财务会签,控制各项开支。对村的各项开支,一律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和经办人四人共同签字并加盖村民主理财小组印章,方可报销入账。既能控制各项开支,又能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的现金管理、收支审批、资产管理、民主理财、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4)加强审计力量,增大监管力度。乡镇经管审计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把好审计关,对村级报来的收支单据,要逐笔认真审核。要做到三看,一看手续是否完备,是否已实行会签、加盖民主理财小组印章;二看开支是否合理合法;三看凭证是否真实有效、规范完整。对数额较大并且有疑点的开支凭证,要调查取证进行核实,坚决杜绝搞变通蒙混过关;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和线索,要对照有关制度规定及时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切实把问题消除在萌芽中;対审核后不符合规定的收支单据,加盖作废、不予报销章,注明不能入账。审计结束后,村会计将经过审核合格的收支单据计入本村帐内,而后编制会计报表。论文参考网。
(5)抓好财务公开,注重实际效果。乡镇领导要加强对财务公开工作的检查和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要做到真实、详细、全面,要设立专门的公开栏,要按规定的时间逐笔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财务公开不按规定程序、公开内容不规范、搞形式化的村,要追究村干部的责任。同时,要注意财务公开的时间效果,根据群众对财务公开内容的意见,接受改进工作,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6)完善约束机制,增强民主意识。要切实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必须有健全的基督约束机制相配合。一是要完善奖惩措施,加大处罚力度,严格按章办事。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者必须严肃处理;对坚持原则、照章办事的要给予奖励。二是搞好以民主理财小组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每个村都要建立由3-5人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由老干部、老党员和在群众中威望较高、主持正义、能代表大多数群众意见的村民代表参加。民主理财小组享有审议权、财务收支监督权和不合理开支否决权,每月召开一次民主理财会议,凡是村里的各项收支必须由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方可有效,他们对村里发生的收支业务比较了解,容易发现业务的不合理性。因此,提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业务水平,调动和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积极性和作用,对于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使农民明白参与理财的重要性,积极反映情况,从而有效地监督村级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搞好村级财务管理,需要各级领导重视、群众积极参与,需要有稳定的财会队伍、有效的管理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18136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