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羊口疮【字数:4368】
摘要:中西医结合防治羊口疮
论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防治羊口疮
引言
羊口疮是一种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在山羊、绵羊群内引发感染,患病羊的口腔内部、唇部、面部、腿部及乳房部的皮肤会形成红斑、丘疹、脓疱、溃疡等,最后创口处形成疣状厚痂。羊口疮的发病时间短,感染速度快,传染性强,在极短时间内便可形成大面积感染。文章以山东省肥城市某羊口疮病例为例,对于羊口疮的发病情况、发病症状以及预防治疗进行分析,从而降低本市羊口疮病的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
2017年3月,山东省肥城市某山羊养殖场内羔羊和青年羊出现嘴唇疣状结痂的症状,该病发病比较急,仅在3天内发病羊的数量已经超过60只,其中病羔羊29只、青年羊31只。同时与该养殖场相隔不远的另一养殖场内也出现同样的发病症状,发病羔羊成年羊的口腔内部、唇部、面部、腿部及乳房部皮肤都形成大面积的红肿,进而形成创口。养殖户立即与兽医站工作人员联系,经过确诊后该疾病确定为羊口疮疾病,针对患病羊的患病情况,工作人员立即使用利巴韦林溶液进行肌肉注射,连续使用3-5天后病情好转,且并无新發病例出现,极大降低了养羊场的经济损失。
1临床症状
患病羊绝大部分口腔部分均出现感染症状,在病情发展初期,患病羊在口角、上唇等部分出现大量分散排布的小红斑点,病情发展的1-2天后,小红斑点逐渐变大并逐渐变成丘疹、红斑、脓疱、溃疡等,2-3天后脓疱破裂继而新生成的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病情比较轻的患病羊在1-2周后,疣状硬痂会自行干燥、变硬并最后脱落,在创口处形成红斑。病情比较重的患病羊,除口腔部分以外,在齿龈、舌面及颊部黏膜上都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溃疡,溃疡处病情还会继续发展,继而形成丘疹、水疱、浓疱及痂垢,不同大小的溃疡会彼此融合,并最终形成大面积的痂垢。在对病死羊的痂垢组织进行观察后发现,该处下部的肉芽组织出现增生情况。同时患病羊的唇部肿胀变大,并且呈现外翻以及桑葚状隆起的趋势,使得患病羊无法正常进食,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反刍减少或停止,口腔升温,齿龈红肿,被毛粗乱无光,日渐消瘦。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患病羊会出现死亡。
2病理学症状
在对病死山羊进行解剖后发现,病死羊体重远低于平均标准,口唇处有黑色结痂,痂垢组织的面积比较大甚至延伸至面部,口角、唇、舌面等部位有结痂、溃疡。同时病死羊口腔内部出现水疱、溃疡和糜烂,面部皮下组织内有出血点,气管环状出血、充血,肺脏充血、肿胀,颜色变暗,心肌和心外膜有点状出血,小肠壁变薄,轻度出血,其他部位并无明显变化。
3病状诊断
其一,实验室诊断法。取患病羊血清进行血清检验,如使用琼脂培养皿进行琼脂扩散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除此之外,可以对患病羊进行病毒培养、病毒感染试验,或者直接对患病羊的病料组织进行选取后进行染色在使用电镜进行观察。
其二,临床症状诊断法。羊口疮病依据发病部位一般分为三种,唇形、蹄型以及外阴型。唇形羊口疮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患病羊一般都表现为口唇部感染,身体素质不同的患病羊的发病症状也不同,到病情发展至后期,患病羊都会由于组织细胞感染而亡。蹄型羊口疮病主要多发于绵羊,其发病症状为在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表面及附近形成水疱、脓疱,待囊泡破裂后创口处会形成由脓液覆盖的溃疡。因此,患病羊多表现为跛行、卧地不起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病羊还会由于衰弱或败血症而死亡。外阴型羊口疮病比较少见,主要多发于患病羊的阴唇和附近的皮肤。病情发展至后期在患病羊的阴唇表面会出现黏性或脓性阴道分泌物,并且在乳房和乳头的皮肤上会出现大量成块的脓疱、烂斑和痂垢,患病孕母羊会出现流产症状。
摘要:中西医结合防治羊口疮
论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防治羊口疮
引言
羊口疮是一种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在山羊、绵羊群内引发感染,患病羊的口腔内部、唇部、面部、腿部及乳房部的皮肤会形成红斑、丘疹、脓疱、溃疡等,最后创口处形成疣状厚痂。羊口疮的发病时间短,感染速度快,传染性强,在极短时间内便可形成大面积感染。文章以山东省肥城市某羊口疮病例为例,对于羊口疮的发病情况、发病症状以及预防治疗进行分析,从而降低本市羊口疮病的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
2017年3月,山东省肥城市某山羊养殖场内羔羊和青年羊出现嘴唇疣状结痂的症状,该病发病比较急,仅在3天内发病羊的数量已经超过60只,其中病羔羊29只、青年羊31只。同时与该养殖场相隔不远的另一养殖场内也出现同样的发病症状,发病羔羊成年羊的口腔内部、唇部、面部、腿部及乳房部皮肤都形成大面积的红肿,进而形成创口。养殖户立即与兽医站工作人员联系,经过确诊后该疾病确定为羊口疮疾病,针对患病羊的患病情况,工作人员立即使用利巴韦林溶液进行肌肉注射,连续使用3-5天后病情好转,且并无新發病例出现,极大降低了养羊场的经济损失。
1临床症状
患病羊绝大部分口腔部分均出现感染症状,在病情发展初期,患病羊在口角、上唇等部分出现大量分散排布的小红斑点,病情发展的1-2天后,小红斑点逐渐变大并逐渐变成丘疹、红斑、脓疱、溃疡等,2-3天后脓疱破裂继而新生成的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病情比较轻的患病羊在1-2周后,疣状硬痂会自行干燥、变硬并最后脱落,在创口处形成红斑。病情比较重的患病羊,除口腔部分以外,在齿龈、舌面及颊部黏膜上都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溃疡,溃疡处病情还会继续发展,继而形成丘疹、水疱、浓疱及痂垢,不同大小的溃疡会彼此融合,并最终形成大面积的痂垢。在对病死羊的痂垢组织进行观察后发现,该处下部的肉芽组织出现增生情况。同时患病羊的唇部肿胀变大,并且呈现外翻以及桑葚状隆起的趋势,使得患病羊无法正常进食,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反刍减少或停止,口腔升温,齿龈红肿,被毛粗乱无光,日渐消瘦。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患病羊会出现死亡。
2病理学症状
在对病死山羊进行解剖后发现,病死羊体重远低于平均标准,口唇处有黑色结痂,痂垢组织的面积比较大甚至延伸至面部,口角、唇、舌面等部位有结痂、溃疡。同时病死羊口腔内部出现水疱、溃疡和糜烂,面部皮下组织内有出血点,气管环状出血、充血,肺脏充血、肿胀,颜色变暗,心肌和心外膜有点状出血,小肠壁变薄,轻度出血,其他部位并无明显变化。
3病状诊断
其一,实验室诊断法。取患病羊血清进行血清检验,如使用琼脂培养皿进行琼脂扩散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除此之外,可以对患病羊进行病毒培养、病毒感染试验,或者直接对患病羊的病料组织进行选取后进行染色在使用电镜进行观察。
其二,临床症状诊断法。羊口疮病依据发病部位一般分为三种,唇形、蹄型以及外阴型。唇形羊口疮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患病羊一般都表现为口唇部感染,身体素质不同的患病羊的发病症状也不同,到病情发展至后期,患病羊都会由于组织细胞感染而亡。蹄型羊口疮病主要多发于绵羊,其发病症状为在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表面及附近形成水疱、脓疱,待囊泡破裂后创口处会形成由脓液覆盖的溃疡。因此,患病羊多表现为跛行、卧地不起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病羊还会由于衰弱或败血症而死亡。外阴型羊口疮病比较少见,主要多发于患病羊的阴唇和附近的皮肤。病情发展至后期在患病羊的阴唇表面会出现黏性或脓性阴道分泌物,并且在乳房和乳头的皮肤上会出现大量成块的脓疱、烂斑和痂垢,患病孕母羊会出现流产症状。
摘要:中西医结合防治羊口疮
论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防治羊口疮
引言
羊口疮是一种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在山羊、绵羊群内引发感染,患病羊的口腔内部、唇部、面部、腿部及乳房部的皮肤会形成红斑、丘疹、脓疱、溃疡等,最后创口处形成疣状厚痂。羊口疮的发病时间短,感染速度快,传染性强,在极短时间内便可形成大面积感染。文章以山东省肥城市某羊口疮病例为例,对于羊口疮的发病情况、发病症状以及预防治疗进行分析,从而降低本市羊口疮病的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
2017年3月,山东省肥城市某山羊养殖场内羔羊和青年羊出现嘴唇疣状结痂的症状,该病发病比较急,仅在3天内发病羊的数量已经超过60只,其中病羔羊29只、青年羊31只。同时与该养殖场相隔不远的另一养殖场内也出现同样的发病症状,发病羔羊成年羊的口腔内部、唇部、面部、腿部及乳房部皮肤都形成大面积的红肿,进而形成创口。养殖户立即与兽医站工作人员联系,经过确诊后该疾病确定为羊口疮疾病,针对患病羊的患病情况,工作人员立即使用利巴韦林溶液进行肌肉注射,连续使用3-5天后病情好转,且并无新發病例出现,极大降低了养羊场的经济损失。
1临床症状
患病羊绝大部分口腔部分均出现感染症状,在病情发展初期,患病羊在口角、上唇等部分出现大量分散排布的小红斑点,病情发展的1-2天后,小红斑点逐渐变大并逐渐变成丘疹、红斑、脓疱、溃疡等,2-3天后脓疱破裂继而新生成的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病情比较轻的患病羊在1-2周后,疣状硬痂会自行干燥、变硬并最后脱落,在创口处形成红斑。病情比较重的患病羊,除口腔部分以外,在齿龈、舌面及颊部黏膜上都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溃疡,溃疡处病情还会继续发展,继而形成丘疹、水疱、浓疱及痂垢,不同大小的溃疡会彼此融合,并最终形成大面积的痂垢。在对病死羊的痂垢组织进行观察后发现,该处下部的肉芽组织出现增生情况。同时患病羊的唇部肿胀变大,并且呈现外翻以及桑葚状隆起的趋势,使得患病羊无法正常进食,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反刍减少或停止,口腔升温,齿龈红肿,被毛粗乱无光,日渐消瘦。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患病羊会出现死亡。
2病理学症状
在对病死山羊进行解剖后发现,病死羊体重远低于平均标准,口唇处有黑色结痂,痂垢组织的面积比较大甚至延伸至面部,口角、唇、舌面等部位有结痂、溃疡。同时病死羊口腔内部出现水疱、溃疡和糜烂,面部皮下组织内有出血点,气管环状出血、充血,肺脏充血、肿胀,颜色变暗,心肌和心外膜有点状出血,小肠壁变薄,轻度出血,其他部位并无明显变化。
3病状诊断
其一,实验室诊断法。取患病羊血清进行血清检验,如使用琼脂培养皿进行琼脂扩散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除此之外,可以对患病羊进行病毒培养、病毒感染试验,或者直接对患病羊的病料组织进行选取后进行染色在使用电镜进行观察。
其二,临床症状诊断法。羊口疮病依据发病部位一般分为三种,唇形、蹄型以及外阴型。唇形羊口疮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患病羊一般都表现为口唇部感染,身体素质不同的患病羊的发病症状也不同,到病情发展至后期,患病羊都会由于组织细胞感染而亡。蹄型羊口疮病主要多发于绵羊,其发病症状为在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表面及附近形成水疱、脓疱,待囊泡破裂后创口处会形成由脓液覆盖的溃疡。因此,患病羊多表现为跛行、卧地不起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病羊还会由于衰弱或败血症而死亡。外阴型羊口疮病比较少见,主要多发于患病羊的阴唇和附近的皮肤。病情发展至后期在患病羊的阴唇表面会出现黏性或脓性阴道分泌物,并且在乳房和乳头的皮肤上会出现大量成块的脓疱、烂斑和痂垢,患病孕母羊会出现流产症状。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181107.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