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黑河森林鼠害危害特点与防护策略
业生产.特别是林业生态功能的发挥造成严重威胁.科学有效地防控森林害鼠,对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增加林木生长量,增强森林碳汇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鼠害危害特点及发生情况黑河地区主要鼠种有红背平鼠.棕背平鼠.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小家鼠等.棕背平鼠.红背平鼠是优势种,它们为地上害鼠,具有适应性强和生育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据沈海龙等报道,棕背平鼠.红背平鼠等森林鼠类主要在秋.冬.春三季发生危害,新植林春秋易受害,受害部位是嫩枝.嫩芽和树皮;冬季它们在雪下串道活动,啃食幼树树根的树皮,被害形状为条形或环形,也有斑点状或整个幼树被咬断的现象.棕背平鼠.红背平鼠等在深山区,如过伐林区.大面积次生林区危害较重,而在浅山区.灌丛区.森林草原地带无危害或危害较轻.黑河地区10年来平均每年发生鼠害22.25万亩,占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的55.62%.2试验方法2.1调查方法通过全市4个国家级测报点.3个省级测报点和市直属7个林场共三级网络测报点对鼠害的监测调查,在不同林龄.林型.立地条件下进行被害率.捕获率试验统计.2.1.1被害率调查.春季在4月份雪融化后和造林结束后,根据害鼠种类.林龄.树种.坡向及林相图等,选择一定的调查路线,进行全面踏查,在踏查的基础上,按不同的立地条件.林型选设标准地,每500~1000亩设立一块固定标准地.每块标准地林木株数不少于100株,随机调查25株,以树干四周皮部1/4以上被啃食或侧枝被啃断1~4枝为林木受害的统计起点,统计被害株数.死亡株数,计算受害株率.死亡株率,记入附表1.2.1.2捕获率调查.秋季采用百日铗法调查,每块标准地控制在0.2~0.3hm2(不得少于0.1hm2),按铗距5m.行距20m的平行线.或按Z”字形.棋盘式等形式顺势布放.食饵选用炒熟的白瓜子,鼠铗布放后,间隔24h进行检查,用空铗将已捕获鼠的鼠铗替换,48h后将捕鼠铗全部收回.逐日统计捕获鼠的数量,记入表1.2.2试验结果2.2.1害鼠密度和被害株率的关系.从对黑河地区森林鼠害测报数据进行统计剖析来看,鼠口密度制约着林木受害程度,林木被害率与百铗捕获率存在一种线性关系.根据林相.森林类型和立地条件,依据10年来的基础资料,得到一个回归方程,通过百铗捕获率对林木被害率有个基本的推断,为及时防治提供依据.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2.55+0.93X(其中Y为因变量,X为自变量,2.55是常数,0.93是回归系数)2.2.2鼠害危害程度和立地条件.植被类型的关系.林木被害情况和植被类型.郁闭度.林分位置有直接关联.樟子松纯林幼龄林.经济林(山杏.沙棘等).林内卫生差.郁闭度0.2~0.4.农林交错地带危害较严重.另外通过调查也发现,在阳坡.半阳坡比阴坡要重,缓坡比陡坡受害要重.3防治方法采用分类施策的方法,重度危害区,以压低鼠口密度为主,主要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重点治理,把鼠害的危害减到最低限度.中度危害区,以人工.植物源药剂防治为主,减少化学防治,使中度危害逐步向轻度危害转变.轻度危害区,一般情况下,不采用化学防治,通过管护经营,封山育林等举措进行治理.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0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