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众多的招聘渠道中,校园招募对于企业来说,是补充一线人员和下层管理岗位人员的有效途径,通过此种方式获得的人员使广大雇主们较为满意.因此,校园招募对于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但面对现如今校园招募热.本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状况,学校就业指导方向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毕业生职业规划不清晰.职业定位模糊.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企业校园招募手段不系统等原因,出现了企业招不到满意的人才.毕业生对行业情况和岗位认识不够深入等现象.本文将从学校.企业.毕业生三个方面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旨在提升校园招募的效果和效率.关键字:校园招募;困境剖析;对策探究;一.校园招募的优势通常来看,招聘方式分为内部选拔和外部招聘,校园招募作为选拔方式之一,是企业招募管理培训生.专业人员及技术人员的一种重要渠道,这一渠道得到了广大雇主们的认可与青睐.狭义的校园招募指的是企业派出自己的代表到大学校园中,对毕业班的求职者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建立一个求职者人才库的过程.广义的校园招募指的是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招募各类各层次的应届毕业生.[1]雇主们通常愿意采用校园招募的方式补充其内部一线员工和下层管理岗位的空缺.他们在工作经验上虽然具有不足之处,但是,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上受到了较好的辅导,学习能力.可塑性.热情程度.拼搏心.进取心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也为树立企业良好的雇主形象奠定了基础.因此,这种招募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组织(企业等)所使用.二.校园招募的困境表现形式在实际操作中,校园招募人员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要确定候选人是否值得进一步考虑;二是要吸引优秀的求职者.以下将从企业.毕业生.高校三个方面进行剖析.首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校园招募的时间是从当年的9月中旬开始,持续到11月份.再者是从第二年的3月份开始,持续到4月份结束.业内所提到的金九银十和金三银四便是对这一规律的总结.根据此规律,企业的
人力资源部门可提前做好规划,使人员招募工作有序进行开展.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企业缺乏一个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到了集中招聘时间时临时统计需求,工作准备不足.
据统计,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的应届毕业生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见表1).企业要想在校园招募中满足其招募需求,必须对其自身所在的地区.行业等相关因素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位,并在高校类型.专业方面进行筛选,从而保证应聘人员的素质符合企业的需求及减少在招募活动中的资源浪费.现在出现的问题普遍具有企业未对自身的行业.所需求岗位的专业进行剖析,哪里有校园招聘会就积极的参加,最终并未获得良好的效果.表12014-2018年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8年我国统计年鉴当然,有些参加校园招募活动的企业本身就存在着不良的动机,他们将毕业生视为廉价劳动力,通常采用招聘—试用—辞退的模式,从而降低自身的成本.最终的结果是,采用此种方法的企业会进入高校的黑名单,对其品牌产生了负面影响.其次,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为了尽快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毕业生们普遍采用全面撒网的模式,他们奔波于各类双选会.宣讲会之间,有的甚至还会选择跨省参与.对于他们而言,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是其主要症结,在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选择中可能同时进行,最终的结果也并不尽如人意.最后,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高校为了提升其品牌和影响力,完成就业率等指标,对于参加校园招募的企业可谓是来者不拒.但高校并未考虑所参加招聘会的相关企业在综合实力.专业等方面是否与自身相匹配,很可能会导致众多企业针对一类学生开展招聘活动或是企业来校后出现没有学生可招的局面.一旦出现企业间的不良竞争,那么在今后的校园招募中,企业将会更加谨慎地对高校进行选择.三.校园招聘中困境原因剖析在校园招募的各环节中,参与的各方可能或多或少会存在.遇到某些疑问.最终在招募成果.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满意度出现问题.为了改善各方的满意度,笔者将从企业.毕业生.高校三个方面来进行剖析.具体来看:(一)企业方面企业在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下,往往是有岗位空缺或是到了校园招募的时间才去参与其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编制计划和招聘计划.在筛选.选拔人员时使用的招聘工具和参与招聘的相关人员对专业工具的使用和相关专业技能的掌握参差不齐,未接受系统化的前期培训,人员的挑选和使用随意性较强.同时,整个招聘环节的设置未遵循其科学性.因此,校园招募的质量难以保证.(二)毕业生方面面对目前各层次毕业人数逐年增多,竞争压力加剧的状况,他们往往表现出无所适从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应届毕业生并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对于未来是先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有从众现象及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脚踩多只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对他们形象地描述.(三)高校方面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自身定位与社会脱节的情况,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未从实际情况出发,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就业一脸茫然,对于行业内的动态一无所知,对于行业分支等等信息一无所获.因此,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将会被企业拉入黑名单.同时,高校在审核参与校园招聘的企业资质时,要做到严格.细致,避免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出现在校园招聘会上,从而提高校园招聘活动的整体质量.四.解决对策通过对以上困境原因的剖析,现从企业.毕业生.高校三个方面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体来看:(一)企业方面作为招聘主体的企业方,应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配套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年度岗位编制的制定和招聘计划的制定.进而按照计划分步实施,最终实现预期目标.在进入校园招募活动之前,先制定好明确的招聘流程.一般来看,招聘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期宣传工作企业在招聘前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公司官方网站及学校网站.空中宣讲会等方式进行预热宣传,通过以上渠道起到应有的宣传作用.2.笔试企业可采用网申或是现场统一笔试的方式进行候选人的筛选工作.在设置上,可采用逻辑测试.数字推理.图形推理和性格测试等方式.3.面试在面试开始之前,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对参与面试的人员进行有关培训.成员一般由一名人力资源部员工及所应聘岗位的部门经理或是资深员工作为面试官构成,在时间和环节设计上要体现其内在科学性和程序性.4.发放录用通知书在录用通知书中会明确标明候选人所应聘的岗位名称.试用期限及工资标准和构成等信息.此通知书的发放标志着候选人基本符合企业的岗位要求,也是候选人保障自身权益的有效证明.5.评估与总结在校园招募活动结束后,有关人员要对此次活动进行剖析总结.一般是从初选合格率.初试合格率.复试通过率.入职率.招聘计划完成率等方面开展,并将收集整理的数据作为今后开展招募工作的有力支撑,为提高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奠定基础.(二)毕业生方面作为应届毕业生,在竞争环境如此激烈的今天,首先,应对自身做出一个清晰的规划,即确定是先工作还是先继续深造;其次,根据个人兴趣做出选择.包括未来想要进入的行业.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等方面;最后,慎重对待与企业签约,避免从众,这既是对个人.企业负责,同时也是对所在高校负责.(三)高校方面高校作为毕业生的指路明灯,应在就业指导.企业需求和毕业生之间作为关键桥梁,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培养,教会他们正确地评价及定位自己;根据所学的不同专业,有选择性的为其介绍重点行业.岗位等信息,为毕业生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严把审核筛选关,为毕业生提供质量优良的候选企业.指导学生如何制作简历.模拟招聘现场.制定招聘流程通用手册及招聘注意事项清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工作就绪,是提高各方满意度的重要保障.五.结语面对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毕业生.高校应该共同做好校园招募工作,真正实现高校成为企业和毕业生沟通的桥梁.企业招聘到合适满意的员工.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和发展的平台.因此,三者不可偏废,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三者的共同努力,将可实现共赢的新局面.参考文献[1]刘俊敏.我的第一本招聘面试实战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2]林菁.校园招聘的现状剖析与对策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11):22-23.[3]马霖.M航空公司校园招聘方案优化设计探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6.[4]戴维·佩里.招募顶尖人才[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1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