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螟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监测(附件)【字数:6133】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供试昆虫 2
1.2供试药剂 3
1.3设备及器皿3
1.4生物测定方法3
1.5 数据处理3
2结果分析3
2.1二化螟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 3
3讨论 4
致谢6
参考文献6
附录 8
二化螟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监测
引言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上为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该虫具有繁殖速度快、取食量大、钻蛀、耐寒和耐药性强等特点[1],可以对寄主造成严重危害。二化螟属寡食性害虫,以为害水稻为主,也为害茭白、甘蔗、玉米、小麦、油菜、蚕豆、稗草等多种植物。其为害水稻主要表现在对水稻的不同生育期都能造成影响:二化螟成虫有趋光性,在叶鞘上产卵,初孵幼虫群集危害;2龄后钻蛀进入水稻组织内部取食,耐水淹且有转株为害的习性;可造成枯鞘、枯心苗、枯孕穗或白穗,容易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多,水稻枯秆倒伏,严重危害水稻的产量[2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4]。长期以来其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杀虫单和三唑磷相继是早期防治二化螟的首选药剂,但是由于这两种药剂长期、单一使用,到了2014年,湖南东安、江西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16.1和11.3倍),对三唑磷产生了高水平抗性(204.0216.8倍)[5],此后,毒死蜱成为防治二化螟的常用药剂,2014年监测结果显示,湖南东安、浙江瑞安、浙江余姚、江西南昌等地区二化螟对毒死蜱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10.267.6倍),近些年部分地区二化螟田间种群对毒死蜱也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药性[69]。2008年后双酰胺类药剂被广泛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但也已发现浙江余姚、象山、江西南昌等地区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了低至中等水平抗性[5]。
从1998年开始,阿维菌素及其混剂在我国被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21世纪初大部分田间二化螟种群对阿维菌素仍保持敏感,但是浙江温州等地区二化螟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呈缓慢上升的趋势[10]。到了2004年,江西丰城、南城、永新等地二化螟对阿维菌素产生了低到中等水平的抗性。2015年,浙江苍南、瑞安、金华和江西泰和种群对阿维菌素产生了低水平抗性 [8,1112]。由此可见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是较为缓慢的[13]。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阿维菌素仍是水稻二化螟的主防药剂。
本文在2018年对7个省份不同地区二化螟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进行监测,以便通过抗性监测的结果及时了解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同时根据各地区二化螟田间种群的抗性水平指导合理使用农药,为延缓其抗性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敏感品系: 2018年由中国农科院提供,采自北京郊区,在室内用人工饲料连续饲养69代以上。
田间虫源:2018年采集了我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四川等7个省份的二化螟田间种群
各种群采集信息如下(表21和附图1)。
表1 2018年二化螟田间种群采集信息
Table 1 Collecting information of Chilo suppressalis from different prefectures in 2018
省份Province
地点
Prefecture
种群
Strain
采集日期
Date
采集虫态
Stage
测定代次
Generation
湖南
Hunan
邵阳Shaoyang
SY
2017.10.15
老熟幼虫
F1
攸县Youxian
YX
2018.3.16
老熟幼虫
F0
芷江Zhijiang
ZJ
2018.4.18
老熟幼虫
F0
浙江
Zhejiang
苍南Cangnan
CN
2018.3.27
老熟幼虫
F1
瑞安Ruian
RA
2018.3.25
老熟幼虫
F0
象山Xiangshan
XS
2018.3.28
老熟幼虫
F1
余姚Yuyao
YY
2018.4.12
老熟幼虫
F1
安徽
Anhui
潜山Qianshan
QS
2018.5.12
卵块
F0
庐江Lujiang
LJ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4082.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