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fluralaner与几种常规农药混配剂对灰飞虱的活性与筛选(附件)【字数:5445】

2024-02-24 17:5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明确氟雷拉纳与毒死蜱、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对灰飞虱的活性活性及其与三种杀虫剂复配后的联合作用,并探明具增效作用的最佳配比,为其混剂研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点滴法,测定氟雷拉纳与毒死蜱、吡虫啉、甲维盐单剂及其混剂对灰飞虱雌性成虫的活性,通过共毒系数法评价复配药剂的联合作用。[结果] 氟雷拉纳和甲维盐对灰飞虱的活性高,其LD50值分别为0.382和0.201 ng/头;毒死蜱和吡虫啉对试虫的活性低于氟雷拉纳和甲维盐,其LD50值分别为1.127和1.016ng/头。此外,氟雷拉纳与毒死蜱混配时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且配比为32时,共毒系数最高为142;氟雷拉纳与甲维盐混配时,对灰飞虱的增效作用不显著,在配比为41时,共毒系数仅为129;而氟雷拉纳与吡虫啉混配,当配比为23和32时对灰飞虱表现为拮抗作用,但配比为14时表现为增效。氟雷拉纳与毒死蜱复配对灰飞虱具有增效作用,可为研发田间有效防控该害虫的药剂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 绪论1
1.1 灰飞虱概论1
1.1.1 灰飞虱分布与研究起源2
1.1.2 灰飞虱抗药性近况 2
1.2 农药混配概述2
1.2.1 农药混配定义2
1.2.2农药混配基本原则2
1.3 本文研究目和药剂背景2
1.3.1 研究目的2
1.3.2 氟雷拉纳简介3
1.4 技术路线3
2 材料与方法3
2.1 材料3
2.1.1 供试虫源 3
2.1.2 供试药剂 3
2.1.3 实验仪器及材料4
2.2 实验方法4
2.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联合毒力测定方法)4
2.4 实验数据处理4
3 结果与分析5
3.1 单剂实验数据5
3.2 氟雷拉纳混配数据 5
4讨论6
致谢6
参考文献7
表1四种杀虫剂对灰飞虱成虫处理后96h的活性5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表2氟雷拉纳与3种杀虫剂混配剂对灰飞虱雌性成虫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5
氟雷拉纳与几种常规农药混配剂对灰飞虱的活性与筛选
引言
1绪论
1.1灰飞虱概述
1.1.1灰飞虱分布与研究起源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在中国分布南至海南、北至黑龙江、西至新疆,是重要的的农业害虫,可传播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玉米粗短病及条纹矮缩病等多种病毒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灰飞虱的带毒量和带毒率密切相关,其传播病毒病害所造成的危害损失比直接刺吸危害大很多[1]。
最早开展并发现灰飞虱抗药性的国家是日本,该国学者Kimura采用点滴法分别于1963和1964年在日本的广岛和香川等地监测到田间灰飞虱种群对六六六(BHC)和马拉硫磷产生了抗药性[2.3]。
1.1.2灰飞虱抗药性近况
近年来,灰飞虱的虫害具有暴发频率增加、发生面积及范围扩大以及为害程度加重等突出特点,其传播的植物病毒病给水稻生产带来了巨大减产问题[4.5.6],治理灰飞虱的发生已经是世界植保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7]。
2009~2011年间的田间灰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有上升趋势,达到了中到高水平抗性(11.6~83.6倍),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也比较高[8,9,10]。当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其危害的主要手段,但灰飞虱的抗药性问题使得化学防治面临一定的困难。灰飞虱的预防性抗性治理及杀虫剂的科学合理使用对治理灰飞虱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灰飞虱对噻嗪酮、吡虫啉产生抗性和氟虫腈的禁用[11],有效防治灰飞虱的药剂更少,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药剂来化学防治。
1.2农药混配概述
1.2.1农药混配的定义
农药混配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混合在一起,是提高农药药效,延缓药剂使用寿命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害虫抗药性的一种新型农药加工方法[12]。农药混配有其基本原则,不是随意的选择任何两种以上的农药混配,应该先选好不同药效的品种,再按照农药混配的要求和原则,按照农药混配的方法和步骤,才能混配出具有理想效果的农药混剂。
1.2.2农药混配的原则
农药混配的原则主要有:必须确保混配后的农药制剂化学性质稳定;微生物制剂不能与杀菌药剂混配,明确农药混配后的适用范围等[13]。
1.3本文研究目的和药剂背景
1.3.1研究目的
害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是影响害虫化学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混配药剂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灰飞虱已经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随着吡虫啉使用频率和使用面积的扩大,灰飞虱也对其产生抗药性[14]。因此,结合灰飞虱抗性发生和发展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抗药性治理策略十分必要,寻求新的药剂迫在眉睫。氟雷拉纳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的杀虫剂,本研究以农业重要害虫灰飞虱为供试昆虫,通过测定氟雷拉纳与三种常用杀虫剂(毒死蜱、吡虫啉、甲基阿维菌素)的不同配比对灰飞虱的毒力,以期挖掘到有显著增效活性的混配药剂,从而达到减少农药用量、提高药效、降低生产成本、省工省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的扩大等。
1.3.2 氟雷拉纳简介
杀虫剂氟雷拉纳是近年国外研发的一种性能优良的药剂,是种广谱性杀虫剂,对蜱目、蚤目、虱目、半翅目和双翅目等害虫均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其毒力高于或与常用杀虫剂相当,此外氟雷拉纳不仅与现有杀虫剂无显著的交互抗性,甚至对部分抗性害虫也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15],并且氟雷拉纳是一种对哺乳动物安全、杀虫活性高、且广谱的异唑啉类杀虫剂[16],现在氟雷拉纳作为兽药已经商品化,农用杀虫和医药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17]。将氟雷拉纳与其他药剂混配,期求可以改善灰飞虱抗药性增强药剂,期求更加环保、安全、高效、的药剂出现在未来的农业害虫治理当中。并且混配不仅可以延长常规农药剂型使用寿命,或许还拥有很强的增效作用。因此,研究灰飞虱对氟雷拉纳的混配药剂的抗性,在未来的农业害虫防治中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
1.4技术路线
建立灰飞虱敏感品系种群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