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紫荆内生真菌alternariaalternatazhjg5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字数:7641】

2024-02-24 17:5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植物内生菌是整个阶段或部分阶段寄生在健康植物组织内部或组织间,且寄主植物没有表现出病理变化的寄生菌。植物内生菌能够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不乏具有潜在价值的活性物质。与此同时,部分内生菌能够产生的活性化合物可以协助寄主植物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本文研究了紫荆内生菌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 ZHJG5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并对菌株进行大批量发酵和二氯甲烷相粗提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共获得7个化合物,其中有4个为已知化合物,分别为alternariol-9-methyl ether(1)、4-Hydroxyalternariol-9-methyl ether(2)、alternriol(3)、Altenusin(4)和化合物5-7,3种新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3和7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条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在防治此类病害上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实验材料 2
1.1.1 菌株来源2
1.1.2 培养基2
1.1.3 主要仪器设备3
1.1.4 常用试剂3
1.1.5 试剂盒3
1.2 实验方法 3
1.2.1 菌株A. alternata ZHJG5的液体发酵3
1.2.2 菌株A. alternata ZHJG5二氯甲烷相提取物的制备4
1.2.3 抗菌活性实验方法4
1.2.3.1 点样法4
1.2.3.2 微孔板稀释法4
1.2.4 A. alternata ZHJG5的菌株鉴定4
1.2.5 菌株A. alternata ZHJG5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4
1.2.6 化合物抑菌活性测定 4
1.2.7.统计分析4
2 结果与分析5
2.1 内生真菌抗菌活性菌株筛选5
2.2 菌株ZHJG5菌种鉴定5
2.3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菌株ZHJG5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5
2.3.1 发酵液产物分离纯化 5
2.3.2 化合物结构解析 6
2.4 化合物抑菌活性测定14
3 讨论 14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附录A 16
附录B 16
紫荆内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a ZHJG5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引言
引言
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的修饰和优化是研制新农药的主要方法,因此以具有良好活性的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的修饰和优化是新农药创制的主要途径之一。
植物内生菌是指生活史的整个阶段或者部分阶段寄生在健康的植物内,且寄主植物没有表现出病理变化的寄生菌,植物内生菌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和内生放线菌三种[1]。植物内生菌在寄主植物生长过程中长期共处、“协同进化”,不仅能够增强寄主植物的抗逆性,并且能够产生很多与寄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次生代谢产物。目前发现的植物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生物碱类、萜类、黄酮类、醌类、甾体类、肽类以及其他活性物质等,并且具有抗菌、杀虫、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在新农药研制方面有着重要作用[2,3]。
链格孢属真菌广泛的分布于世界各地,不仅是植物病害的病原物,而且能够产生种类丰富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48]。至今,从链格孢属真菌中分离并鉴定出的次生代谢产物约有300种,主要包括含氮化合物、萜类、甾体类、吡喃酮、酚类、醌类以及其他物质,这些次生代谢产物除了致病性,还具有抗菌、抗肿瘤、除草以及抗氧化等活性[8]。有些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链格孢菌所独有的,但大多数次生代谢产物可以由多种链格孢菌产生。
基于链格孢属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样性,且能防治植物病害,本试验对从紫荆中分离的植物内生菌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 ZHJG5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病原菌活性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望获得结构新颖和活性良好的天然化学产物,为进一步利用互隔交链孢霉A. alternata ZHJG5的次生代谢产物来开发绿色生物农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菌株来源
植物内生菌A. alternata ZHJG5和测试所用4株植物病原菌均来自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天然产物与农药化学实验室保存的植物内生真菌菌种库和植物病原菌菌种库。
4株植物病原菌分别如下:
水稻白叶枯病菌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白菜软腐病菌 Erwinia carotovora
水稻细条病菌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番茄青枯病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
1.1.2 培养基
PDA培养基: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得净重200g,切成小块(长宽2cm左右大小)放入锅中加入所需量的120%130%的自来水煮沸,30min,用双层纱布过滤,留滤液,用自来水定容至1000mL,加入葡萄糖20g,琼脂20g,加热使琼脂和葡萄糖融化,摇匀,分装,封口,于121 ℃条件下高温灭菌30min。
PD培养基: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得净重200g,切成小块(长宽2cm左右大小)放入锅中加入所需量的120%130%的自来水煮沸,30min,用双层纱布过滤,留滤液,用自来水定容至1000mL,加入葡萄糖20g,加热使葡萄糖融化,摇匀,分装,封口,于121 ℃条件下高温灭菌30min。
NA培养基:称取蛋白胨10g,牛肉粉3g,氯化钠5g,15g琼脂,定容至1000mL,加热至琼脂完全融化,摇匀,分装,封口,于121 ℃条件下高温灭菌30min。
NB培养基:称取蛋白胨10g,牛肉粉3g,氯化钠5g,定容至1000mL,摇匀,分装,封口,于121 ℃条件下高温灭菌30min。
1.1.3 主要仪器设备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