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霉酮对梨火疫病菌的室内药效试验【字数:6798】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 2
1.1.1供试菌株2
1.1.2供试药剂2
1.1.3仪器设备2
1.1.4其他实验材料及用品3
1.2方法 3
1.2.1培养基配方3
1.2.2配制不同浓度的药剂3
1.2.3活化梨火疫菌株3
1.2.4室内药效测定3
2结果与讨论4
2.1结果4
2.2分析6
3讨论 6
致谢7
参考文献7
噻霉酮对梨火疫病菌的室内药效试验
引言
梨火疫病是梨、苹果及其他蔷薇科植物上的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1780年首次发生于美国纽约,早期仅限于美国东北部,20世纪初随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而陆续向世界各国扩散。目前已在包括北美、南太平洋地区、欧洲西北部和中部、东欧和地中海地区在内的40余个国家和地区分布[1]。我国目前尚未发现此病,梨火疫病被列为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性病害[2]。
我国果树资源十分丰富,苹果栽培面积位居我国各果树树种之首,与世界各主产国相比,苹果和梨的栽培面积和总产均居首位。除此之外,我国西北地区还有大面积的野生苹果、欧洲李和樱桃李等蔷薇科植物。自1993年起,由于国内外形势的需要,我国开始有条件地从韩国、日本等国引进优良果树品种的种苗,从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进口大量梨和苹果等水果[3]。该病作为一种毁灭性病害,病情严重时,一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旦发生,病害很快便以难以遏制的趋势从嫩梢迅速扩展至枝条、主干,直至根部,导致植株整株死亡进而造成果树大面积的死亡[4],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该病自发生以来,毁掉的果树不计其数,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1966年荷兰发现梨火疫病入侵,一年的时间内约有8hm2果园、21km山楂防风篱被毁,至1975年全国受害;1971年联邦德国北部西海岸流行此病,毁掉梨树18000株[3]。因此,梨火疫病一旦传入,必将对我国的水果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水果贸易造成壁垒[5,6]。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梨火疫病菌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即可通过昆虫介体传播,也可随风传播,通过雨水飞溅传播,甚至能通过鸟类和人类的农事活动传播[4]。因此,如果不加强检疫,则很有可能会把梨火疫病带进来。
通过对影响梨火疫病菌适生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的研究,发现梨火疫病在中国的某些苹果产区有定殖的可能性,对梨火疫在中国的潜在定殖区域的风险分析发现,梨火疫病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适生,并且在有适宜寄主分布的地区,就可能严重发生[7]。农用链霉素曾经被广泛用于梨火疫病的防治,多用72%的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喷施,也可以和波尔多液混合使用,具有良好的防效[8],然而链霉素目前已被国家禁用。因此,目前国内外对于梨火疫病仍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
由陕西西大华特实业有限公司专利生产的产品噻霉酮[9],具有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其杀菌谱广,对细菌和真菌性病害均具有很强的抑杀作用;此外,拥有多方位杀菌位点,病菌不易对其产生抗药性;还具有治疗和保护双重作用,在发病前使用能起到保护健株不受病菌侵染的作用,发病后酌情增加用药量还能控制病害蔓延;其活性成分可以缓慢释放,兼有速效性和持效性;更重要的是,在防治病害的同时,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10];除此之外,噻霉酮混配性好,可以与除强酸强碱外的大多数农药混配使用,与同类型药混配还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明显提高药物活性[10,11]。此类产品十分安全,几乎无残留,比国家规定的最高残留指标低出3~5倍。在有效防治果树、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病害方面,以及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降低农药残留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理想的作用[9]。
目前国内外关于梨火疫病的研究多集中于检测技术和入侵风险分析的研究,在梨火疫病的防治方面,多研究其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和泛菌属菌株对梨火疫病表现出潜在的生物活性[12],然而对于药剂防治的研究相对较少;关于噻霉酮,研究的较多的则是噻霉酮的药效实验,通过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一百多个地区历经数十年数千次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噻霉酮在抑杀真菌细菌性病害方面的独特效果得到了证实[9],现已广泛用于防治苹果腐烂病[13]、柑橘溃疡病[14]、炭疽病[15]和番茄细菌性病害[16]等多种细菌及真菌性病害,目前在国内杀菌剂市场掀起了使用高潮;然而国内外目前还没有关于噻霉酮对梨火疫病菌防效的相关研究,为此探究噻霉酮对梨火疫病菌的室内防治效果对于梨火疫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采用抑菌圈法探究了噻霉酮对梨火疫病的室内防治效果。抑菌圈法是室内药效测定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抑菌圈法又叫扩散法,是利用待测药物在琼脂平板中扩散从而使其周围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而形成一个透明的圈,即抑菌圈,再根据抑菌圈大小判定待测药物抑菌效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结果准确可靠,因而被广泛使用[17]。
鉴于此,笔者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对新农药噻霉酮防治梨火疫病展开了室内药效实验,以期为梨火疫病的防治提供技术理论指导。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1566.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