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叶蛾赤眼蜂寄生行为观察和代际比较【字数:6624】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 5
1.1 供试蜂种 5
1.2 供试寄主 5
1.3 卵卡的制作 5
1.4 实验方案 5
1.5 寿命、个体大小(后足胫节长)、抱卵量试验 5
1.5.1 寿命 5
1.5.2 个体大小(后足胫节长)测量 5
1.5.3 抱卵量测值 5
1.6 寄生行为观察 5
1.7 数据处理 6
2 结果与分析 6
2.1 寿命 6
2.2 后足胫节长及代际遗传分析 6
2.3 后足胫节长和寄生行为 7
2.4 后足胫节长与抱卵量 8
3 讨论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卷叶蛾赤眼蜂寄生行为观察和代际比较
引言
引言
赤眼蜂属膜翅目赤眼蜂科赤眼蜂属,是一类卵寄生蜂,成虫体长十分微小,不到1毫米,由于它有两个红色的复眼和三个红色的单眼,所以被命名为为赤眼蜂。赤眼蜂是世界范围内害虫生物防治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卵寄生蜂[1]。其种类较多,全世界约有130种,我国常见的约26种,应用最多的赤眼蜂有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卷叶蛾赤眼蜂等等[2]。赤眼蜂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除了最主要的鳞翅目外,还能寄生于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脉翅目等近10个目的50个科,200多个属,400多种昆虫的卵[3]。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技术水平要求较低,效果良好而持久,且赤眼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易于人工繁殖,靶标害虫不易产生抗性,适于实际大规模生产应用。并且,一方面农林作物虫害年年爆发,另一方面农药的大量使用已经严重的污染了生态,田埂上,河道边的农药包装袋、瓶让人看着触目惊心,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些都为生防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释放赤眼蜂作为一种技术十分成熟的生防手段,在当今必然会拥有更广阔的舞台。
本实验中所用到的蜂种为卷叶蛾赤眼蜂,是一种孤雌产雌赤眼蜂,国内对该蜂的研究比较少,且由于其是孤雌生殖,在进行代际研究时繁殖起来十分方便。本实验对卷叶蛾赤眼蜂连续三代个体大小、寄生行为、抱卵量、寿命等生物指标进行了试验。
赤眼蜂寄生时,通过栖境定位、寄主定位搜索寄主,在定位过程中,寄主植物产生的诱导性化合物和寄主产生的它感素、信息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吕燕青等研究测定了卷蛾分索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和舟蛾赤眼蜂等多种赤眼蜂对米蛾腹部鳞片、米蛾卵表及其卵中信息化合物的嗅觉反应,得出来自寄主的利他素在赤眼蜂搜寻寄主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吸引作用,通过这些信息物质赤眼蜂能准确找到寄主[5]。邱中良等对松毛虫赤眼蜂寄主栖息地进行过定向观察,发现寄主植物马尾松针叶的气味能诱导松毛虫赤眼蜂在气味附近活动[6]。Alterie等将一些杂草的水浸提物喷洒在田间,发现可以引来更多赤眼蜂滞留。1982年,Lewis曾在田间试验中利用谷实夜蛾腹部末端提取物提高赤眼蜂的寄生率。
通过寄主定位接触到寄主后,赤眼蜂会进行敲拍,轻叩,抬起,打孔,穿刺,排卵,收场7步。在本实验中,将赤眼蜂整个寄生过程分为搜索、检测、产卵、收场四个部分。搜寻:赤眼蜂爬上卵卡,搜索寄主卵;检测:爬上寄主卵,向前爬行,同时触角不断地上下拍动,敲拍寄主卵,这样来回爬遍寄主卵的大部区域;产卵:慢慢的将腹末,身体下压,使产卵器逐步到最后全部插人寄主卵,直至产卵器拔出;收场:产卵器拔出后再次敲拍寄主,最后离开寄主[7]。研究表明,赤眼蜂的移动距离与个体大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8],所以个体大小是否会影响赤眼蜂寄生行为的时间是本实验需要探究的。
大都数赤眼蜂都具有过寄生的习性,这种情况在赤眼蜂寄生柞蚕卵这种类卵的时候更为明显,在寄生米蛾卵这种小卵的时候虽然概率要低一点,但也不能完全杜绝,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如要避免过寄生,需做到:①、控制寄生时间;②、降低蜂卵比。除了人为客观控制,赤眼蜂自生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通过“学习”,辨别已寄生卵和未寄生卵,包括自己已寄生和同种类其他个体已寄生过的卵[9]。
繁殖力是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变动的一个基本参数,也是衡量室内大量饲养害虫天敌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卷叶蛾赤眼蜂而言,在缺乏补充营养的情况下,成蜂的寿命非常短,通常不超过3天,往往在羽化当日就达到其产卵高峰,并且,在取食蔗糖等营养物质后,其抱卵量会继续增加。在本实验中将赤眼蜂羽化后24h内的抱卵量来代表其产卵能力,进而用来估计其潜在繁殖力。李元喜等的研究表明,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的12、24小时抱卵量均与个体大小有着正相关的关系[10],但也有结果显示,因种类或繁育寄主的不同,赤眼蜂个体大小与其潜在繁殖力之间不一定存在着正相关性[11]。
赤眼蜂体长由于可能与寄生能力、繁殖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是衡量其品质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如果赤眼蜂个体大小能在代际间得到遗传,这对寻找优质赤眼蜂具有重要意义,可是国内在赤眼蜂大小遗传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赤眼蜂后足胫节骨化程度高,不易扭曲、变形,且其长度与赤眼蜂的体长也有着及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2],所以在本实验中用后足胫节来代表卷叶蛾赤眼蜂的个体大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1562.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