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增温与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钙吸收利用的影响【字数:5874】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1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区概况 2
1.2材料与处理2
1.2.1试验材料2
1.2.2试验处理方法2
1.3测定方法及测定项目3
1.3.1温度测定 3
1.3.2土壤水分测定3
1.3.3各生长时期时土壤中钙素(交换态)的测定3
1.3.4各生长时期时植株体钙素含量的测定3
1.4数据处理分析3
2 结果和分析3
2.1开放式夜间增温的田间土壤含水量3
2.2开放式夜间增温试验地温度4
2.3土壤中钙素(交换态)含量4
2.4植株体内钙素含量5
3讨论 7
3.1增温和氮肥施用对土壤中交换态钙的影响7
3.2增温和氮肥施用对小麦茎鞘、叶片、穗中钙的影响 7
4结论 8
致谢8
参考文献8
开放式增温与氮肥施用对冬小麦钙吸收利用的影响
引言
引言<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br /> 由于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全球变暖问题变的越来越严峻。相关文献指出,最近100年,中国的年平均地表气温显著增高,升温的幅度大概为0.50.8℃,这比同期的全球升温幅度的平均值还要略高一点[1]。最近的50年来,中国的增温尤为明显。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粮食产量变得不稳定性增加。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尤为敏感,增温会导致小麦的品质和产量的严重降低[2]。而氮素作为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恰当的施用氮肥将会显著的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但是过量的施用氮肥,不仅会影响小麦对氮素的利用效率,也会污染环境[3]。
在一定的程度上,钙素能够消解盐分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也能够加强植物的耐盐性,钙在植物盐胁迫信号转导中起到着关键作用[4]。因此,总结增温及施氮量的互作作用对冬小麦吸收钙的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具有极大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本试验于2016年至2017年在大学的江浦试验站(北纬32°01′32°03′,东经118°36′118°38′)进行。
试验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最近20年来的最低温度都高于零下10 ℃,四时分明,并且雨量比较充沛。
1.2材料与处理
1.2.1试验材料
本实验供试的小麦品种是扬麦13,属于试验区域大面积大规模种植的常规品种,生产管理办法采用的是当地普遍的栽培技术。
1.2.2试验处理方法
共设6个试验小区,小区面积是2 m×2.4 m(见图1),行距20cm,品种为2000s南京江浦主栽品扬麦13,播种量为0.01 kg/m2,每1m基本苗定为50株,6个试验小区共设俩种温度处理和三种施氮量处理,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增温和对照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两个温度处理为花前夜间增温(NT:Nighttime Treatment,增温时间为18:00~06:00)和不增温对照(CK:Control)。增温采用主动增温装置,加热源为远红外,无可见光,不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小区内配备全天候自动化的温度监控系统。常温对照区架设相同的增温设施,但不加热。
3个氮肥处理纯氮量分别为150 kg•ha1(N150),225 kg•ha1(N225),375 kg•ha1(N375),氮肥为尿素,分别两次施入,基肥:追肥= 1:1,追肥在拔节前进行。磷、钾肥基施,折合为P2O5: 170 kg•ha1(14 %过磷酸钙)和K2O: 170 kg•ha1(60 %氯化钾)。
图1 试验小区规划
1.3 测定方法及测定项目
1.3.1 温度测定
试验区田间温度配备ZDR41温度记录仪,全天候每20 min自动记录1次温度数据,监测冬小麦冠层、冠层中部、地表和土壤5 cm温度。
1.3.2 土壤水分测定
采用土壤水分测定仪((L99TS1型号,杭州路格科技有限公司),每20 min自动记录土壤(10 cm土层)水分数据。
1.3.3 各生长时期时土壤中钙素(交换态)含量的测定
于开花期选取24份土壤样本(共6个处理,每种处理4个重复),在20°C左右条件下,先在往复式振荡机上将样本浸提振荡30min,然后立即在干燥的具塞三角瓶(100mL)中过滤,吸收;滤液10mL于容量瓶(50mL)中,加入2.55mL 3%的SrCl26H2O溶液,最后用1mol/L乙酸铵溶液定容,最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钙素(交换态)含量。
1.3.4 各生长时期时植株体钙素含量的测定
于越冬期、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各随机选取代表性植株20株,依照不同器官将其分样,放置于105°C烘箱杀青30min,再至于80°C烘箱烘干,然后将植株样本用磨样器磨成粉末。称取粉末状样品1.0000g1.1000g于150mL于消煮管中,加入10mL浓HNO3 充分浸泡,然后加3mL的 60%HClO4,用小漏斗盖住小漏斗,在消煮炉中加热,等到不再起泡沫后接着加热直到HNO3基本上被蒸尽,待冷却后加入10mL1:1HCl,定量的转入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植株中的钙素含量。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了Windows Excel 2003以及SPSS 16.0来处理、统计和分析数据,使用LSD法检验差异显著性。
2.结果和分析
2.1开放式夜间增温的田间土壤含水量
从图2可以看出,夜间增温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处理的下降了4.73%,试验区的冬小麦在增温条件下降低了土壤的含水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0658.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