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大豆微核心种质r6期百荚鲜重的关联分析【字数:4992】

2024-02-24 15:3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大豆R6期收获的青食大豆即为毛豆,该时期的大豆产量相关性状、鲜粒含水量、糖分、淀粉、纤维素含量是影响毛豆外观和食用品质的重要性状。本试验对大豆R6期种子的粒重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并与分子标记进行关联,以期能找到与粒重有关的标记位点。大豆微核心种质228份,按照随机区组的方法设置3个重复,R6期取样测定百荚鲜重。平均百荚鲜重为109.15克。百荚鲜重的最高值比最低值高出10倍。变异系数为30.27%。结合分子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发现与百荚鲜重显著关联的标记36个,分布在除1,2,9,10,14,19号染色体之外的其他染色体上,表型的解释范围4.8%-11.3%,其中解释率最高的标记为BARC-022043-04271 。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材料与方法4
1.1试验材料4
1.2性状调查4
1.3数据统计分析4
2结果4
2.1表型变异分析4
2.2方差分析5
2.3特异种质资源的筛选6
2.4百荚鲜重关联分析6
3讨论 8
致谢8
参考文献8
大豆微核心种质R6期百荚鲜重的关联分析
引言
引言
美国近年来已有多所研究机构开展菜用大豆育种研究,如衣阿华州立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夏威夷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北卡州立大学、普渡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德拉威州立大学、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内不拉斯加大学、乔治亚州大学等。印度育成了绿皮大豆品种Harit Soya,作为菜用大豆推广。阿根廷育成了第一个菜用大豆品种Agata。目前在搜集国内地方品种、从中国台湾以及日本等东南亚地区引进优良品种的基础上,我国科研工作者正积极开展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以拓展我国菜用大豆育种基础。普通粒用大豆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已经相当系统和深入,为菜用大豆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菜用大豆(Vegetablesoybean)是指在R6期(鼓粒盛期)之后进行采青的一种可食用大豆。在此期间豆荚鼓粒饱满、色泽光亮,籽粒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尚未完全成熟,但籽粒填充已达到荚长的80%以上。菜用大豆(毛豆)品质主要指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其中外观品质是菜用大豆最重要的商品品质之一,包括荚的大小、每荚粒数、颜色、粒重及虫食程度等。其中籽粒重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是大豆产量的构成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品质性状。进行本实验,对培育籽粒重量符合特定要求的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入世以来,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大豆对我国大豆市场冲击巨大,使原本低迷的国内大豆产业发展举步维艰。菜用大豆生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开展菜用大豆研究,发展菜用大豆生产,是应对市场挑战,振兴中国大豆产业的重要策略。本实验的结果,有助于培育出籽粒重量符合实际用途要求的菜用大豆。近十几年来,菜用大豆的生产和市场得到迅速发展。我国速冻菜用大豆出口量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2.0%。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各国。种植菜用大豆的经济效益一般比普通大豆高2倍,若加工出口,经济效益更大,可明显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我国,粮用大豆和菜用大豆尚无明显的区分,人们习惯将未成熟的粮用大豆的青豆荚当做一种可食用的蔬菜。可是在日本,菜用大豆被定义为一种完全有别于粮用大豆,色香味俱全的保健蔬菜,对其商品品质也有较高标准[5]。根据粮用大豆的标准来衡量菜用大豆,极大粒型干籽粒的百粒重≥30g,大粒型为18~30g,中粒型为12~18g,小粒型的百粒重<12g,极小粒型<6g,根据分类结果来看,菜用大豆中大粒和超大粒品种数量居多,占总数的80%[6]。张国栋曾于1994年提出青毛豆在工业上的四级分类标准。1995年4月王金官提出台湾毛豆出口标准应为青豆荚长大于4.5cm,荚宽大于1.3cm,这也表明粒重对于出口至关重要[7]。王玉兰等人针对毛豆的商品特点,于2000年提出了将毛豆按产品包装分成特级品、A级品和B级品这三类。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AVRDC)对毛豆的外观品质则有如下定义:粒大,百粒重≥30g,荚大。500g鲜荚包袋≤175个荚,荚粒数>2粒;颜色应为浅绿色。茸毛较少且为白或灰毛;灰或浅褐脐[8]。成品荚数为每公斤306~402个;荚宽为1.1~1.3cm,荚长为4.7~5.2cm[9]。武天龙针对12个菜用大豆品种粒荚性状之间相互关系提供了菜用大豆专用品种2粒荚的选择标准:百粒重为29.72~34.58g;百粒鲜重为60.79~70.55g;鲜百荚皮重为135.89~161.05g;百荚鲜重为257.47~302.75g[10]。韩立德2000年的研究表明,百荚鲜重和百粒鲜重遗传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力也较高[11]。因此高百荚鲜重、百粒鲜重的品种更为优良。品种之间的粒荚差异显著,与外观性状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于是我们可以通过测定百荚重来预测其它相关性状。
毛豆是在R6期采青食用的大豆,该时期种子产量相关性状,鲜粒含水量,糖分,淀粉,纤维素含量是影响毛豆外观和食用品质的重要性状。本试验对R6期种子的粒重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并与分子标记进行关联,以期能找到与百荚重有关的标记位点。
1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228份大豆微核心种质于2016年种植于大学江浦试验站,进行随机区组实验,做三次重复。每份材料种两行,行长2m,撒播种植。微核心种质群体的SNP标记为1500个,来自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种质资源实验室邱丽娟研究员。
1.2性状调查
采样:选取R6期种子鼓粒饱满且荚长势一致的豆荚,每份材料50个豆荚。
样品处理:在105℃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杀青30min,65℃烘干至衡重。烘干前测定百荚鲜重,烘干后测定百粒干重。
1.3数据统计分析
利用SARS软件计算微核心种质材料的百荚重关性状的均值、极大值、极小值以及变异范围遗传率。利用TASSEL软件对性状均值与标记进行关联分析。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0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