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含硫氨基酸含量的qtl分析【字数:6862】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 1
1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材料2
1.2试验方法2
1.2.1田间试验设计2
1.2.2表型值测定2
1.3统计分析3
1.4 QTL定位分析3
2结果与分析3
2.1群体表型数据分析3
2.2含硫氨基酸的QTL定位4
3讨论6
3.1群体表型数据6
3.2含硫氨基酸的QTL定位7
致谢8
参考文献 9
大豆含硫氨基酸含量的QTL分析
引言
引言
大豆原产于我国,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不断地从事大豆种植、加工与利用等相关活动。大豆还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蛋白、动物营养以及食用植物油的来源,在世界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之地。现代科学表明,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质来源,其氨基酸组成与动物蛋白来源之一—牛奶十分相近,是一种较为完全的蛋白质[1]。但大豆蛋白中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低,仅为总蛋白含量的3.5%[2]。我国作为一个豆制品的消费大国,人均豆制品消费量在不断地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提高含硫氨基酸组分成为大豆品质改良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畜牧业、饲料加工业、大豆蛋白质工业以及以各种大豆内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为开发对象的医药和保健品行业渐渐兴起。尤其是近年来,大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豆深加工技术不断发展,有着不同用途的大豆制品已经问世并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大豆蛋白、豆饮料、饲料等,使大豆的价值已成倍、上百倍的增长。原料大豆的需求也逐渐由混合型转为高油或高蛋白专用型。研究大豆蛋白中氨基酸的构成与遗传,对优化其必需氨基酸的组分、提高大豆的附加值,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市场需求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全民步入小康社会的今天,在人们提出更高营养需求、各类加工及制造行业对原料大豆需求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大豆氨基酸含量及其构成的遗传亦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在早期,我国研究者对大豆氨基酸含量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大豆中氨基酸组成、不同种氨基酸之间相关性分析以及组分间统计分析的研究上[37]。直到2006年,Panthee等[89]利用N8798416×TN9399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首次检测了大豆中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以及两种氨基酸之间相关的QTL位点。其中检测到半胱氨酸相关QTL4个,甲硫氨酸相关QTL3个。此后,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2011年,Carlson等[10]利用NCRoy×Prolina和NCRoy×NC106构建的2个F2:4群体定位了21个控制含硫氨基酸的QTL。2013年,Benjamin 等[12]以 Essex×Williams 82群体的F5:9代282份重组自交家系为材料,检测到天冬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在内的17种氨基酸含量相关QTL共41个。2015年,陈强等[13]以“冀豆12×黑豆” 构建的包含186个家系的F8代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检测到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相关的14个QTL。Warrington等[11]则利用Benning×Danbaekkong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定位到赖氨酸、苏氨酸等相关氨基酸QTL,共计11个。
纵观前人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前人研究关注点多集中在大豆氨基酸总体含量定位上,很少有人将关注点集中在于大豆含硫氨基酸相关QTL定位上。除此之外,虽有研究者在研究中涉及大豆含硫氨基酸相关QTL定位,但他们通过试验所检测出的与大豆含硫氨基酸含量相关QTL位点均分布在不同染色体的不同区段,尚未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
本研究在大学江浦试验站的种植条件下,以农艺、蛋白质组分性状差异较大的科丰1号与南农11382为亲本衍生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主要试验材料。利用实验室已有的SSR标记、近红外仪器及相关模型等条件、设备,完成收集光谱数据、测定大豆籽粒中半胱氨酸(Cys)、甲硫氨酸(Met)及蛋白含量、进行大豆中含硫氨基酸的QTL定位分析等试验操作。旨在为今后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QTL精细定位、克隆相关基因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以科丰1号与南农11382为亲本衍生出的184个家系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主要试验材料。其中,科丰1号是我国北方大豆品种,植株较矮小,产量和生物量较低。而南农11382是我国南方大豆品种,其植株较大、产量较高,同时该品种还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以及广泛的地区适应性、生态适应性。两者在地理来源及各个性状方面具有较大差异,两亲本通过杂交和连续自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群体也因此被应用于多个性状的QTL分析。
1.2 试验方法
1.2.1田间试验设计
2016年6月,在大学江浦试验站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行长2m,行间距0.5m,4行,共3个重复。出苗一周后间苗,每行只留下约2530株大豆植株。田间管理与一般大田管理相似,提供适宜肥料及水分,做到定期除虫除草。待种子收获后,用烘箱将种子烘干至恒重,以待进一步的分析。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0650.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