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ish的蚕豆染色体核型分析【字数:7405】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4
引言4
1材料与方法5
1.1材料 6
1.1.1植物材料6
1.1.2探针6
1.2方法7
1. 2. 1材料处理与取材..............................................................................................................7
1 .2. 2根尖的固定......................................................................................................................7
1.2.3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体制片7
1.2.4非变性FISH7
1.2.5染色体分析7
2结果与分析7
2. 1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方法..........................................................................................7
2. 2寡聚核苷酸探针的筛选......................................................................................................8
2.3蚕豆核型的建立.................................................................................................................11
3讨论.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3
基于FISH的蚕豆染色体核型分析
引言
引言
蚕豆(Vicia faba L.)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科作物。蚕豆籽粒营养丰富,属高蛋白低脂肪作物,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资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对蚕豆的营养特点、种质资源、品种改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研究发现,由于目前栽培利用的蚕豆品种单一、遗传基础较狭窄、育种方法单一、基础研究较为薄弱,所以蚕豆遗传改良工作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
蚕豆具有较大的染色体,在豆类作物中具有最大的基因组和最好的细胞遗传特征,为开展染色体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Vandana et al.(2013)对不同蚕豆核型分析发现,一般情况下,蚕豆具有12条染色体,其中,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是最常见的类型,6对染色体平均长度为11.33 μm,其中最长的染色体长度范围为5.66 μm至20.00 μm [2]。在不同蚕豆品种中,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长度范围介于49.81μm至62.00μm,且最长的一对染色体带有随体[3]。蚕豆染色体组组成也存在着较大的变异性,其中约有94%的品种是二倍体,6%为多倍体。在二倍体中,53%的品种染色体基数x = 7,染色体基数x = 6的品种占33%,其余8%为x = 5的类型;在多倍体中,目前研究发现全部为四倍体,且基本染色体数为x = 6或x = 7,染色体数为24或28条[45]。商效民(1985)认为蚕豆植株表现出的异常生长,甚至不育是与植物体中大量存在具随体断片的变异核型有关[6]。Fuchs et al.(1994)用具有重建核型(ACB)的蚕豆染色体与包含有重复Fok I序列的生物素化探针原位杂交,通过DOPPCR(简并寡核苷酸引发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来自不含有该序列的染色体的DNA和含有分散的重复序列的探针,结果表明,大多数标记带位于染色体臂中间位置,主要或完全由FokI重复序列组成[7]。Fuchs et al.(1998)发现各种Giemsa、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荧光染料带型模式、重复序列、编码序列以及组蛋白乙酰化模式等可以用来区分和分析端粒、亚端粒、着丝粒、NOR、5S rRNA基因座的结构以及间期异染色质的两种主要类型[8]。Nouzova et al.(1999)从蚕豆基因组中分离出5个高度重复DNA序列(TIV10,TI33, TIII17, HII2/7和 RS2/11),序列的长度为109至584 bp。用各种限制酶消化基因组DNA之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克隆明显的条带,研究其拷贝数和基因组组织的特征以及在其他豆科植物中的分布。实验表明,正是这5个高度特异的DNA序列显示出了与基因组DNA的强杂交信号[9]。Nath et al.(2010)研究表明,BamHI家族重复序列分布在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中,在蚕豆总共85%的DNA重复序列占21%,通过杂交水平可以清楚地区分蚕豆和其他物种的基因组,为蚕豆核型的建立奠定基础[10]。Fuchs 和Schubert(1995)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蚕豆种子蛋白基因在中期染色体上的定位[11]。Hizume(1993)利用5S RNA探针对不同物种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真核基因组包含有多个5S RNA序列,且在所有细胞核和染色体上均能清楚地观察到信号。5S RNA序列高度保守,但是在蚕豆、豌豆、亚麻、玉蜀黍、大麦不同的物种中间隔的长度和基本的序列不一样。 [12]。Raina et al.(2001)对蚕豆中18S26S和5S核糖体RNA基因家族进行物理作图表明,一般意义上来说,两个核糖体DNA探针数量,大小和位置的可变性可以用于区分物种。但对于复杂的物种间,核型无法单独确定两个核糖体基因家族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基础[131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zwbh/560644.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