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会议:“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字数:】
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合作处承办的‘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会议,于2017年9月22日-25日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在基础部季建芬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有幸参加了本次会议,聆听了国际国内专家围绕‘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与世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展望,感受了语言、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之重要性。这里,我将此次会议的精神做一简单传达,希望给老师们提供一些科研方面的研究话题与研究方向。
本次会议以多学科及跨学科为视角,以与海内外学者及各界人士共同搭建充满美好愿景的一带一路为出发点,旨在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多元互动,探讨与摸索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走向,共同面向全球化与一带一路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会议邀请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亚洲中心主任Anthony Saich教授,斯坦福大学美国研究系主任Shelley Fishkin教授,芝加哥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ersity)Paul Jay 教授、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等专家学者做主旨发言。23日下午14:00开始,来自中国、美国、泰国、巴基斯坦、英国、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多个国家的80多位国际、国内学者参加了为期两天的10个分论坛,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为切入点,从多学科视角对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径、一带一路语境下的中外合作、一带一路与双语教育及文化建设、海外华人文学及媒体中的一带一路及智库建设、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与多元文化之互动等重要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分论坛议题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理论内涵丰富,学科涵盖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多个领域,对一带一路的内涵、特质、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传播、一带一路倡议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使得中外学术界对一带一路与语言、文化资源领域所面临的新形势产生巨大共鸣,加强了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化交流。
张骏会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认为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举办此次盛会,与海内外学界共同搭建一条充满美好愿景的一带一路来放眼中国与世界的良好有序多元互动,探讨与摸索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走向,共同面向全球化与一带一路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有重大意义。主旨报告中,来自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来自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副校长Michael Dennin教授和来自芝加哥洛约拉大学的Paul Jay教授分别以存在与影响:中国古代文化与世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讲授科学的教育理念、方法与实践及西方文学及文化理论对全球化研究的转向和影响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泰国亚洲理工学院校长Worsak Kanok-Nukulchai教授出席了24日下午的闭幕式,他高度赞扬了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并从全球化视角对如何加强政策发展倡议对接、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凝聚合作共识,培养国际公民等热点议题做了深刻阐述。
本次国际学术会议围绕着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与我国丝路外交政策,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后在西安召开的有关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与中国历史、现状与前景展望的大规模国际会议,为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语言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蕴含着中华民族最繁盛的文化思想,承接着中国地理的东西与南北,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布局中的核心城市。作为西安高校每一位教师,都应紧抓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学科发展潜在机遇,整合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研究资源,为今后国内、国际间的合作研究项目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陕西西安地区,乃至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与学术交流,为宣介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作出贡献。
会议现场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副校长Michael Dennin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芝加哥洛约拉大学Paul Jay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发表演讲
基础部主任季建芬老师与Paul Jay教授交流并留念
我校参会教师与主旨发言人合照留念
闭幕式现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6732.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