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一带一路倡议对钢铁出口的影响【字数:10812】

2024-11-02 13:5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引言 5
二、背景介绍及文献综述 6
(一)一带一路背景及实施情况 6
(二)一带一路倡议对钢铁出口的研究 6
(三)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未来贸易潜力的研究 7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 9
(一)研究方法 9
(二)数据与来源 10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9
五、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讨论 9
六、讨论与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目录
表1 重要文献分类列表 6
表2 变量选择及含义 8
表3描述性统计结果 10
表4倡议前后钢铁出口情况 10
表5 双重差分回归结果表 12
图1我国钢铁出口平均增长率(%) 10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钢铁出口的影响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海关统计署(CGAC)2013年到2018年连续六年官方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双重差分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钢铁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钢铁出口存在正向影响。(2)钢铁产量对我国钢铁出口存在正向影响。(3)各国的发展程度对我国钢铁出口存在负向影响,而人均GDP等经济指标无明显证据表明存在影响。
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是由我国提出、沿线国家自愿加入的开放包容的区域合作平台,以亚非欧大陆发展中国家为主的政经合作的新型倡议。我国钢铁产量常年居世界前列,随着贸易摩擦及钢铁业贸易结构的调整,内销和部分外销遇到了瓶颈。2015年出口量突破亿吨达11240万吨,2017年却回落至7541万吨。反观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6000亿美元,正以每年10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投资领域,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国际钢铁消费增长率已接近4%(中国海关网,2017)。
但是,“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优惠是否会直接促进钢材出口,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或者这些领域是否存在潜在的贸易? 现有文献仍存在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订立贸易协定可以刺激钢铁出口,但对贸易效率高的国家的出口不一定会增加(张为付,方启妍,2019)。 该国的整体制造业贸易呈现出“先稳定发展后快速增长”的趋势(王博,陈诺,2018)。 同时,如果减免税收,将有助于增加一国对价格敏感的贸易路线的可能性(向永辉,2019)。 此外,作为一项贸易政策,它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基础设施,运输,通讯等方式影响贸易便利化的水平,远优于区域经济协议和关税降低(孙泽生,2017)。
现有的一些评估“一带一路”出口影响的文章对于该影响是否重要是存在分歧的,这与以下两个方面有很大关系。首先,沿线国家(尤其是南亚和东南亚)其中部分国家呈现相反的出口趋势,没有更详细地讨论。作为政策和价格敏感度高的主要沿线国家本来进口钢材的需求相应可能更大。因此,这些措施的影响比其他样本更为明显。其次,由于政策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效应,“一带一路”倡议在实施的初期已被推迟,这可能在13或14年内对钢铁出口产生有限的影响,而沿线的发展中国家路线是在工业化的早期或中期。这可能会高估政策的效果。 2015年后,由于供给改革和生产能力下降,对一些非沿海国家的基础钢铁产品出口进一步减少,而沿海国家的基础钢铁产品贸易则稳定增长。因此,有大量文献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可能对出口产生影响。但是,现有研究中使用的许多数据都是2015年以后的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以前的出口趋势,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经验研究。
在上述综述的基础上,本文试图简要介绍“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钢铁出口的影响。选择本文的研究对象作为沿线国家和沿线以外国家的钢铁出口值和控制变量(GDP增长率,国内钢铁产量)的面板数据,主要考虑排除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各国的发展因素,该国是否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进口趋势。另外,为了进一步排除原始贸易规模的影响,本文选择的样本政策之前的贸易出口值比较接近。
二、背景介绍及文献综述
关于“一带一路”出口研究的文章很多,首先,在回顾了这部分的现有文献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视角。 以下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简要介绍该政策的背景和实施方案,然后简要回顾有关其对钢铁出口,贸易潜力和政策建议的研究文献。在内容、方法和数据的基础上,总结了共性和缺点,并提出了研究本文的方法。
(一)一带一路背景及实施情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主席提出了分别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丝绸之路海上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2013年底起,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一带一路”的参与国越来越多。自14年起,沿线公路、铁路等基建开始拉动大量钢材需求,并扩展中低级钢材进口的来源渠道,缓和能源紧张。至2015年,该项制度已基本覆盖全球近30个国家。
2014年,因产能过剩中国钢铁内销出现剩余,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大部分国家的处于低工业化水平,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除了优势产业的转移,钢铁出口成了供需互补的手段。根据以下国际贸易理论,可合理假设一带一路的正面出口效应。第一:基于资源比较优势,如越南、印尼等便宜的矿石原料和我国过剩的中低端钢铁产品,一带一路创造了互联互通的贸易模式,双方市场形成对接,尤其设备和技术方面,沿线国家会产生新的需求。第二,在产业转移方面,沿线国家的工业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原料相对便宜,基建项目多,加大对外工业投资,将中低端产业外移,保留核心技术,扩大钢铁业中高端研发和供给。第三,政策效应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如吸引外资流入对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工业化提供支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