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一带一路下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战略研究【字数:7551】

2023-03-07 11:2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一带一路下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战略研究
【摘要】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后,为我国许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而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历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充分发挥历史根源深厚、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优势,向服务多元化发展。同时,由于中医药对外宣传难度大,创新和人才等方面的不足,使其在国际舞台地位不及西医。加上面临诸多的国际贸易壁垒,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为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政府,相关企业及每个个体三个层面共同努力,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向多元化发展。政府要把扶持政策、人才培养和中医药文化宣传落实到位,企业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提高国际竞争力,我们每个人要加强自身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认可,积极投身于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中。三个层面相互相成,使得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医药;健康服务业
  1.前言
现今的世界瞬息万变,全球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世界贸易格局和规格也在不断变化,每个国家要面临的发展问题不容忽视。我国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同时促进我国与丝绸之路沿路各国的紧密合作、资源有效配置,开启国际合作新模式。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有利于我国独具特色的产业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稳步上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养生”一词更是不断出现在网络,报纸等各大社交媒介中,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名词。在全民养生意识不断增强的时代,健康服务业发展迅速增强。一带一路下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不仅是与当下热度较高的一带一路战略有机结合,更是对中医药和健康服务业的传承创新,。本文就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现状,并从不同的层面对其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推动其发展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出现促进了沿路国家在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合作交流,同时使得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有了更多的接触和融合。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世界多级化的时代,各国携手合作共谋发展之势势不可挡。因此,2013年9~10月,xxxxxxxx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健康服务发展历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加,中医药事业发展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其应用领域也更加广阔。加之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数量急剧增加的严峻形势,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将一带一路战略和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是顺应国家的发展趋势,符合国情的实际需求,彼此相互相成,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更好地发展。
1.1.2.研究意义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许多产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研究分析,发现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吸取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在健康服务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与我国独具特色的中医药结合起来,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未来发展战略。
  1.2.文献综述
由于中医药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隗宝,目前把中医药和健康服务业相结合的研究大部分是国内的,国外的研究单独对中医药或单独对健康服务业的研究为多,且研究的角度和方向与国内的颇为不同。本文笔者查阅的相关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研究现状文献资料是以国内的研究为主。
1.2.1.国内研究现状
郭清(2019)回顾了近十年新医改中的中医药工作,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来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针对目前我国中医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郭清分析出今后的发展趋势:完善政策法规、政产学研用结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和提高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
张明文(2017)通过对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交流的历史及现状研究发现,我国中医药文化在对外交流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政策阻碍、中西医学背景差异大中医药资源利用程度低和创新能力不足等,因此他提出了“五个通”:政策沟通、资源互通、民心相通、科技联通、贸易畅通。
陈守中(2017)等以唐山市社区为缩影,提出目前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服务水平较低、人员不足、“中医治未病”理念待普及、适用于基层的科研成果太少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王玉芬等(2016)人提出,要深化我国中医药教育,则发展健康服务业不可或缺。他们从人才培养方向、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三个方面来讲述这一观点,并提出了三个相关机制,为我国今后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夏杰长,张颖熙(2019)认为,就目前来说,在绝大部门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健康产业的地位不断增长,健康产业接替信息产业,成为规模最大的新兴行业。因此推动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就如何快速建设健康中国提出了一些建议。
陈永成,刘钰怡等(2016)从政府财政支持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中财政支持方面遭遇的困境,包括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结构失衡和途径单一等问题,更深一层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对财政支持的倒逼机制。针对以上困境,他们一一对应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徐峰,胡欢欢(2019)运用RMP分析法,以浙江金华为落脚点,通过资源、市场和产品三个角度,阐述了一些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中的问题。把中医药文化与旅游文化相融合,加上政府加强引导,是现代新型的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模式。
郑格琳,杨永生等(2013)在《关于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思考》一文中,就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提出了几点意见。其中,康复市场潜力不可忽视,大可把“治未病”理念在社区与农村推广,同时也要加强与中医药有关的仪器设备的发展,重视养生保健服务的需求等,值得我们深思。
于海宁(2019)建立了“一带一路”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使一带一路国家在海外投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有了更好的指导,无疑将带动一带一路下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
王云丽(2018)通过研究中医药服务海外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能够推动中医药服务海外发展的建议,如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带来的机会,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间的政策沟通,使中医文化通过尽量多的途径传播,多与沿线国家政府或企业推出中医药合作平台等。相信中医药服务若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发展良好,必将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
孙源源,施萍等(2018)以江苏省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创新发展为研究主题,讨论将有哪些机遇和挑战会出现在一带一路下江苏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中。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与旅游业互相融合,形成新型的产业-中医药健康旅游业,以江苏省为例,提出该新型行业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布局,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产业融合,打造地区特色,形成品牌优势,提升水平和层级,进军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1.2.2.国外研究现状
Tom?Fleischer等(2017)调查了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六个国家的中医药禁用清单数据发现,每个国家对禁用的中医药的标准和数量都不一样,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健康服务行业的实践应用确实受到该国的法规影响,因此他对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MRDiTommaso等人(2017)从经济角度出发,针对中国的中药上市公司展开研究调查,他们认为中医是中国医疗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行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作用可能越来越大,且在中医行业中所有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大于规模。此研究为从事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公司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即注重公司的所有权大于注重公司的规模。
D’ArcyCaskey等人(2019)研究了中医模式和西医模式对患者对健康服务期望的差异,并将其量化分析。结果发现,有些只接受西医模式的患者将他们对西医的服务期望赋予在中医模式的健康服务中,从而增加了对中医模式不满意和低采用率的可能性。由于患者对健康服务的期望与中西医模式的接受程度有关,中医健康服务提供者应制定策略简化“西医专用”患者的初诊,使其正确认识对健康服务的期望,从而减少对中医模式的不满意和提高采用率。
JYHAw等人(2019)研究在中国内地中医在晚年生活中的应用。他们使用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全球老龄化研究和成人健康第一波数据来确定50岁以上参与者的研究人群的描述性统计数据,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农村地区,省份和慢性肺病的诊断是与中国老年人中医从业者利用相关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反映了不同省份城乡之间在获得医疗保健方面的结构差异,也表明了当地文化背景对中医从业者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可能会为中医的保存和发展,健康干预以及与西医的整合提供信息,以改善老龄化社会晚年的中医健康和保健服务使用。
1.2.3.文献述评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使得越来越多学者对健康产业进行研究分析,并把其与中医药联系起来。通过上述所整理的文献,发现国内和国外的学者的研究方向大多都是从政策和经济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对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剖析,提出一些积极的发展建议,如人才培养,财政支持,对外交流等。可见中医药健康服务整个行业还不成熟,需要不断完善,认识行业的优势,发现不足之处,对症下药。还需要政府,企业,乃至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使得整个行业更好地发展,逐步发展成成熟的健康的产业。
本文通过相关学术网站和图书查找资料,利用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中医药健
康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并据此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分别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方向提供指导。
  2.一带一路下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是独具我国特色的产业,把中医药的理念,疗养方法等运用到健康服务业中,拓展了健康服务业的服务模式,服务范围,为其注入新元素。适逢我国正处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阶段,借助与沿路各国密切合作的优势,将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引进国际市场,与其它国家传统的健康服务业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其优势。
  2.1.一带一路下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内涵
2.1.1.一带一路
“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古代开始出现,亚洲,欧洲以及非洲国家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接连起来,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交流,目的是谋求各国合作共赢。就中医药健康服务行业来说,借助一带一路的贸易畅通政策,加强对国外健康服务的引进和输出、中医药原材料的进出口贸易。此外,中企和外企之间也可以共同举行健康服务文化节,设立共同健康服务基金,互相交流宣传特色文化。无论是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交流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一带一路为此提供了广阔有利的平台。
2.1.2.中医药健康服务业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何为健康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是大健康产业的一部分,维护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是其发展目标,服务范围包括基本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等,可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两部分健康服务内容[1]。
所谓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就是把中医理论应用到传统的健康服务中,两者相互相成,把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中医学说运用到实际的健康服务内容中,建立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中医注重“治未病”预防思想,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对于传统健康服务更注重养生保健,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2.2.一带一路对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意义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便取得显著的成效,为世界各国和中国的开放发展带来不可多得的机遇。
2.2.1.在经济上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总体实际利用外资额显著上升。这意味着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在内的各个产业能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使得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最终实现产业升级。2017年,我国大健康产业总产值约6万亿元,到2020年预计总产值达到约8万亿元。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及预测应与大健康产业大致同步增长,因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是大健康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图12015年-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统计及预测

对于国际大健康产业来说,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其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数十万人到海外进行医疗旅游,主要分为医疗需求和保健需求,一带一路战略参与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对我国更开放的健康服务政策将吸引大量我国患者和游客享受该国的健康服务。而我国企业也受到政策的鼓动更积极投资国际健康服务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主要集中在印度、以色列、新加坡与越南这几个国家。
2.2.2.在政治上
我国政府于2016年推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文件,促进了我们与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在中医药领域更好的合作交流。规划提到,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的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和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目标到2020年实现,且到2020年将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有政策支持对外发展中医药产业,将带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对外发展
2.2.3.在文化上
一带一路多国希望与我国加强多边中医药合作。有泰国前总理希望传统的泰医与中医相结合,中泰在中医药领域多交流;新加坡驻华大使表示中医在新加坡广被接受,已成为新加坡卫生文化的组成部分;针灸在新西兰广为流行,中医药也日益普[2]。除此以外,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多次联合举行有关中医药的主题讲座和研讨会,如2018年由中方主办在广州举行的“一带一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高峰论坛,有以色列、韩国、澳大利亚等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成员参加。该论坛旨在沿着一带一路对外弘扬中医文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外双方有意识地增强彼此的中医药文化交流,有助于一带一路下中医药健康服务更为流行。
  3.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得优劣势及机遇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来描述其发展的现状。任何行业的发展的都离不开扬长避短这一重要举措,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出该行业有哪些方面的优劣势。此外,能否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中抓住各种机遇跟上发展步伐,往往决定着这个行业的“生”与“死”。没能抓住机遇跟上发展步伐的行业很可能会沦为夕阳行业甚至被淘汰,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未来蓬勃发展,长久不衰。
  3.1.优势
3.1.1.中医药历史根源深厚
中医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医理论在春秋战国时已基本完成,后经过各朝各代的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在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者,他们把古代人民如何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的经验总结归纳,结合唯物辩证思想,编纂了许多流传古今的中医药巨典,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得出了一直使用至今的中医治疗方法,如“望、闻、问、切”诊疗手段,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中医药能历经数千年的临床考验流传至今仍被广泛使用,足以说明其对人体具有修身养体的作用。中医药与传统健康服务业结合,能够把中医理论中的预防思想、保健理论与健康养生方法相互融合,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认识,发挥好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业中的作用,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
3.1.2.服务多元化发展
中医药健康服务+中成药中药饮片
近年来中成药和中药饮片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逐渐代替原始中草药。中药饮片是指把原始中药材经过加工处理而成的可直接用于中药临床的中药,而中成药是指按照一定的配方把中药材加工或提取后制成的具有一定规格的药品,有丸剂、散剂、冲剂等剂型。
从国外的快餐流行文化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外国人喜欢方便快捷的方式,加上缺乏中医药历史文化根源,恐怕难以让药煲走进外国人的厨房。因此,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出现,使得人们,特别是国外的中医药受众,能更方便快捷地服用中药,不需要随身携带药煲都能服用中药。由此一来,使得中医药健康服务更加流行和被人们所接受。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近年来中国药品流通行业中成药类销售总额逐年增长,2018年达到约3000亿元。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图22014年-2018年中国药品流通行业中成药类销售总额

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馆
医疗性中医药健康服务因为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非医疗性中医药健康服务因此也同样发展迅速。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镇,中药养生馆、按摩推拿馆层出不穷,综合各种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中医馆也随处可见。中医馆大多数是私营连锁机构,提供多元中医药健康服务,如养生、育儿、美容等,经营模式也多种多样,越来越多中医馆配有中医养生保健器械和出售以中医药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和药妆。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少中医馆也推出养老服务,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养老服务深度结合。此外,我国如广州、北京等国际化大都市每年都会举行中医药健康相关展会,吸引大批国际中医药健康服务商及爱好者前来参展。据统计,将会有12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0家企业参加第十一届广州国际中医养生及理疗产品暨中医馆加盟展览会。各种大型中医药健康国际展会的盛大举行,中医药健康服务和中医馆都将获得更多的国际发展机会。
中医药健康服务+互联网
随着大健康服务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老百姓健康需求变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潮流的涌现发展,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带来创新的发展模式。如在线问诊,通过互联网进行健康管理,中医药产品电商,利用大数据分析健康服务需求趋势。且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距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提供者能够通过互联网轻松、快捷地为国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者提供远程服务,追踪患者的最新状态。通过互联网途径,一带一路下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流行指日可待。
中医药健康服务+新型旅游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医疗健康相关服务业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第二大产业是观光休闲旅游相关服务业,两大产业的生产总值相加将占全球生产总值的22%。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几大优点如下:我国人民健康素质得到提高,中医药服健康务业能多元化发展和旅游业得到扩展。多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生态园、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的大型示范基地和中医药主题度假村等,吸引一带一路国家旅游观光者,弘扬我国中医药健康文化。
  3.2.劣势
3.2.1.中医在国际医疗卫生体系地位不高
单一的疾病诊断手段,较多地凭医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病症,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世界范围内对中医的文化和精髓了解不够深刻,是中医在国际医疗卫生体系中地位不高,得不到国外发达国家的认可的部分原因。目前把中医药纳入本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国家和地区较少,使得中医药及其服务缺乏安全性和质量保障。即使健康服务业在大多数发达及发展中国家相当普遍,但把中医药应用到健康服务中却很少,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医药在国际医疗卫生体系的地位不高。
3.2.2.创新能力不足
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变现在几个方面:科研项目不多水平较低,中医药健康产品较少,中医药应用到健康服务中的模式缺乏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企业缺乏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营销与促销模式的创新。
3.2.3.人才缺乏
在西医日益成为医疗卫生体系主流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19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