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于廑先生的整体世界史观认为世界历史的内容为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包括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两方面,从世界整体全局的角度来剖析.探究.阐述世界历史及其演变的规律.21世纪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而且是顺应背景时代的应有之义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从整体世界史观来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关键字:整体世界史观;一带一路;发展;开放;和平;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1].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大厦演讲时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穿过中亚和西亚,最终抵达欧洲的贸易通道[3],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最初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引起了国内外探究的热潮.本文以吴于廑先生的整体世界史观来论述一带一路,阐明一带一路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
一.世界历史的横纵向发展与一带一路整体世界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过程.而推动世界历史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在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人们对新地区的开拓,与相邻地区的交换和交往,必然不断扩大[4].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高,拥有投融资建设所需的强大的资金和制度支持(如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自主设立的丝路基金.亚投行等).过硬的基建技术(如高铁.港口.桥梁等)[5],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发展我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其经济总体上都处于上升期,物质生产条件也相对成熟.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奠定了一带一路实行的物质基础,这是对整体世界史观的一种诠释.整体世界史观中,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一种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的的发展过程.一带一路战略也遵循了这样一种路径.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我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我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我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我国-中亚—西亚.我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6].一带一路所体现的点线面体的这种渐进立体的全方位的格局也是对整体世界史观的体现.与其他地区进行联系也是必要的,因为横向发展一方面虽然受到纵向发展的制约,但是对纵向发展也具有反作用.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如的改革开放,如果一个地区缺少与其他地区的横向联系,其纵向发展必然迟滞.如日本历史上曾实行的海禁政策就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整体世界史观也阐明了人类历史发展并不平衡,无论是我国内部各地区还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均是如此,从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劳动力.资本等密集,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人均收入.生活水平等相对缓慢,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沿线国家由于受到基础设施缺乏等硬件条件与体制政策不完善等软件条件制约,发展潜力未能得到充分释放[7].中亚地区尽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经济发展却一直不平稳,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匮乏,再加上恐怖主义的影响,与欧洲国家包括邻近的俄罗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些表明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紧密.实现共同繁荣的互惠互利一带一路构想的价值和意义.二.开放交往与一带一路开放交往与各地区的横向联系可以说是殊途同归的.古丝绸之路各国的交往,从历史发展来看,其意义的重要不在于丝绸的转运而在于有了这条通达的道路之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可以随着背景的演进而络绎往返[4],开放与交往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的传播正是由于各国间的相互交往和开放的心态才得以传播与扩散,使更多的人分享文明成果.一带一路构想强调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不搞排他性制度设计,不针对第三方,不经营势力范围,任何有合作意愿的沿线国家都可参与,是一项完全开放的合作倡议[8].一带一路遵循开放包容的古丝绸之路精神.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闭关自守就会落后.例如明代我国.印度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虽盛极一时,但最后离繁盛渐行渐远,它们衰落的一个共同因素就是保守,我国自不待言,奥斯曼帝国的保守主义大行其道,印刷业遭到禁止,因为它或许会传播危险的见解……出口被禁止;莫卧儿帝国亦复如是,绝对严格的印度教戒律妨碍了现代化:啮齿动物和昆虫不许杀害,因此大量粮食受到损失……种姓制度扼杀了创新精神,逐渐灌输了教义,并限制了市场[9].它们的保守封闭落后思想可见一斑,也说明开放与交往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便是很好的例证,只有坚持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一带一路战略也积极推进沿线国家的发展,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坚持开放合作.西部地区通过一带一路既可以加强西部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的优势互补与联系交往,又能加强西部地区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联系,提高了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与能力.而对东部来说,其开放的范围也扩大了,沿着整个海上丝绸之路,东部除了与内陆地区的深入交往外,交往范围也扩大了,开始遍及东亚.东南亚.南亚等范围更广的沿线地区和国家.整体世界史观所证明的孤立.闭塞必然造成文明的停滞,而闭塞状态的打破有待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增多[4].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促进各国和地区间交往增多与合作扩大以及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沿线各国人民的构想.三.和平发展与一带一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和平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在和平与发展更是成为背景的主题.而一带一路正是顺应背景发展的和平之路,在历史上,丝绸之路就是一条和平之路,如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大食.波斯和身毒等沿途国家的商人穿梭其间,和平共处……明代郑和下西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10],我们所采取的策略主要是怀柔四方,传播中华文明,而从来没有实行过霸权,可西方的新航路开辟后,无论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伊比利亚扩张背景,还是荷兰.法国.英国阶段都伴随着血与火.刀剑枪炮的暴力与血腥的掠夺与征服,除了奴隶贸易,还包括鸦片贸易,我国是深受其害的,殖民者掠夺殖民地的黄金白银还有原料.市场,以致形成了殖民体系.一带一路遵循着和平合作的丝绸之路精神,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6].当前有国外一些学者质疑说我国的一带一路既然是战略,那么战略总是带有军事的意味,说我国的这种构想是为了扩大我国的势力范围,并且对冲TPP等对我国的排斥等.但是人们深知殖民主义的危害,很多人的先辈深受其害,他们也担心其他国家走殖民主义的老路.的一带一路不是殖民主义,一带一路的战略不谋求主导权,是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多领域合作,同时来妥善对大国的关系加以处理.而且,这一战略并非只是着眼于我国发展,而是以我国发展作为契机来实现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发展,从而走新型的大国和平以及合作发展的战略.‘一带一路’并不排斥有意愿参与的国家及地区,正如时殷弘教授所说,丝绸之路经济带不需让渡任何主权,也不会衍生军事意义的战略存在[11].一带一路可以说是一种经济构想或者说倡议,而非军事目的,世界历史的发展也表明如果一个国家把它的很大一部分资源不是用于创造财富而是用于军事目的,那么从长远来看,这很可能导致该国国力的削弱[9].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兼顾关切各方利益,让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沿线各国人民,这种原则进一步体现了一带一路是和平发展之路,是符合世界历史整体发展向着和平道路发展的趋势的,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四.欧洲中心论不合理性与一带一路整体世界史观毫无疑问是反对欧洲中心论的,欧洲中心论者是以欧洲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中心,他们用欧洲的价值观念衡量世界.长期以来在史学界,欧洲中心论思想就占据主流地位,许多地区被忽视.被边缘化,例如中亚地区,吴于廑先生从他的世界历史全局观点出发,认为只要着眼于全局,治通史者就必然会更多地把这带荒莽草原收入视野,肯定它在世界历史发展中难以估计的作用[12].整体世界史观从世界全局的角度出发,发现了曾被忽视的地区的价值.丝绸之路经济带便是肯定曾被边缘化的中亚地区的价值,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我国经中亚的路线是重点之一.吴于廑先指出,要超越国别史和地区史的视野,对若干涉及不同背景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重要课题进行综合比较的宏观探究[13]一带一路正是我国从宏观的角度比较我国内部各地区,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各地区和国家的各项要素之后所做出的全局性的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构想.在反对欧洲中心论的过程中,吴于廑先生指出,一部新的世界史必须在两个问题上区别于过去任何一种世界史:一是它必须体现世界历史的一致性;二是它必须说明世界历史由闭塞.非整体的发展到整体的发展[14].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并不是只有我国在唱独角戏,还有沿线各国的参与,这一构想既从全局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交往与互动,又尊重各国和各地区的包括宗教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差异性,所以一带一路是一种包容.共赢.互惠的构想,在整体发展的同时,尊重各国和地区的差异性,兼顾各方利益.求同存异.当然,不仅要摈弃欧洲中心论,也不应该有其他的中心论,一带一路的框架路线.原则等都是对某某中心论的否定,而且从全局出发,求同存异,互利共赢,这是从整体世界史观的角度出发,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五.结语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要发展就不能孤立.闭塞,必须融入世界经济.一带一路战略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是对背景发展潮流的适应,从整体世界史观来说,和平发展.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战略是符合世界历史的横纵向发展规律的.遵循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趋势,顺应了背景潮流,是一种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下的合理构想.虽然会遇到各种挑战,但是这种顺应背景.和平发展.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战略将会促进沿线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以及我国自身的发展.参考文献[1]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9-08.[2]习近平.携手建设我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10-04.[3]李永全.思路列国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总社,2015.[4]吴于廑.世界史(总序)[M]//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李晓,李俊久.一带一路与我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0):55.[6]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N].人民日报,2015-03-29.[7]卢锋,李昕.为什么是我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J].国际经济评论,2015(3):30.[8]金玲.一带一路:我国的马歇尔计划?[J].国际问题探究,2015(1):91-92.[9]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10]葛剑雄,胡鞍钢,林毅夫,等.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1]时殷弘.一带一路-祈愿审慎[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7):152.[12]吴骁.吴于廑与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史观之比较探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13]陈志强.论吴于廑整体世界史观[J].世界历史,2013(2):53.[14]吴于廑.背景和世界历史-试论不同背景关于世界历史中心的不同观点[J].江汉学报,1964(7):4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18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