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地区稀有金属出口问题探究
稀有金属一直作为工业现代化的催化剂,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稀 土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而江西稀土储量比例虽然不高,但是非常珍贵的离子 型稀土。离子型稀土含量居全国第一,在世界稀土产业界也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稀土的出口现状却不容乐观,出口管理不完善,出口数量偏高,出口价格 偏低,出口地理方向过于集中等等,都成为了稀土出口发展的绊脚石,其他稀有 金属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赣南地区稀土的生产概况、出口现状的阐 述,分析其在出口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相应的建 议措施,以为赣南地区稀土出口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能为其他地区的稀有金属的出口提供借鉴。
关键词:赣南地区;稀有金属;出口
目 录
一、江西稀土产品生产及出口概况 1
(一)采、选冶、应用情况 1
(二)产量和收入 3
(三)江西稀土产品出口、消费状况 4
(四)江西稀土改变国际市场结构 4
二、赣南地区稀土资源出口存在的问题 5
(一)主要进口国少而集中,话语权较强 5
(二)技术因素 5
1.创新不足,未获得专利权 5
2.技术研究不足,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6
(三)政策因素 6
(四)企业因素 7
(五)应用开发滞后,自主创新不足 7
(六)出口监管乏力,资源流失严重 8
三、有效管理江西稀土资源出口贸易的对策 8
(一)完善政策法规,整顿打击盗采和非法走私 8
(二)改进配额政策,积极鼓励创新 9
(三)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建立国际定价中心 9
(四)推动形成企业联盟,提高产业集中度 10
(五)加强外商投资管理,严把项目审批关 10
(六)建立稀土资源战略储备体系 11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一、江西稀土产品生产及出口概况
(一)采、选冶、应用情况
在南方稀土中,江西省稀土产业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稀土金属及合金规 模具有比较优势,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国家每年下达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产品生 产指令性计划中,江西省均占50%以上。离子型稀土冶炼分离规模约占全国的 60%,稀土金属生产能力约占国的60%。稀土永磁、发光、储氢材料产业相对较
晚,但发展势头强劲。
(1)矿山开采。矿山开采普遍推广了原地浸矿开采技术,开采区的生态得 到较好的保护,有的资源利用率达到70%。赣州南方稀土矿业有限公司作为赣州 稀土矿山唯一的采矿权人,对全市稀土矿山统一规划、统一开采、统一销售、统 一管理等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江西省稀土矿山年生产能力约为1.6万t/a混合稀
土矿。2005年一2010年江西稀土矿报表产量见表1.
表1: 2005年一2010年江西稀土矿产量(吨、REO)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矿产量 8000 8280 12065 3300 6101 8613
(数据来自赣州南方稀土矿业公司)
在2011 年国家工信部、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产品、冶炼分 离产品指令性生产计划中,江西省分别占46.4%和36.1%。应该指出的是计划外
开采的现象在南方诸省时有发生。
(2)稀土分离。稀土分离企业普遍采取了模糊萃取、钙皂、钠皂等新工艺, 产品总回收率达到93%以上。江西省稀土分离企业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创新, 企业生产技术和冶炼规模比较适宜处理南方离子型稀土的特点,冶炼技术处于国 内先进水平。目前,稀土分离骨干企业17家,离子型稀土矿分离能力达到4.5 万吨/年。江西还具备年处理3.0万稀土废料的能力,每年可回收稀土氧化物约 9000吨。从事稀土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有力赛科、南环稀土、步莱特新资源、
金鹰稀土、友力稀土等8户企业。江西分离产品实际产量不低于30000吨/年。
(3)稀土金属。稀土金属冶炼企业6家,金属生产能力2万吨/年。(见表 2)。依托自主研发的金属冶炼工艺技术,冶炼装备向大型化发展,从3000安、 4000安再发展到10000安、25000安,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江西中重稀土合金、稀土铸铁等产品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龙南县龙忆重稀 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著名的稀土合金添加剂专业厂家,生产钇基重稀土复
合球化剂、钇基稀土钢用复合变质剂、钇基重稀土铜添加剂等8000吨/年。
表2:稀土金属冶炼主要生产企业
序号 单位名称 产能(吨/年)
1 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000
2 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公司 3000
3 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5000
4 江西金世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800
5 赣州嘉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1000
6 江西省龙钇重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000
合计 20800
数据来源于江西省稀土行业协会
(4)稀土新材料。
通过政府的推动、政策引导,行业的重组整合推动产业升级己经取得可喜的 进展。近几年来江西省实施资源招商战略,先后引进了日本昭和株式会社、横店 集团东磁有限公司、横店集团英洛华磁业公司、广东广晨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中 国五矿、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包头钢铁稀土集团、美的 集团、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等国内外行业顶尖战略投资者,不断发展精深加工 项目,推动产业升级。象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五矿东林照明(江西)有限 公司、江西依路玛稀土发光材料公司、江西广最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稀土深加工项 目、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一广晨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美的江西贵雅照 明公司、美的集团贵溪LED基地等,对提高江西省稀土产品特别是高端稀土材
料产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具有重要作用。
江西稀土永磁、稀土发光材料、储氢材料、稀土节能灯主要生产企业、企业
的生产能力分别如下;
永磁材料生产企业18家,其钕铁硼生产能力(含在建)3.05万吨/年;江西稀土 发光、荧光材料生产企业6家(含在建企业),生产能力5400吨/年;储氢合金生 产企业有江西江钨浩运科技有限公司、赣州华京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2家,生产 能力3000吨/年,江钨浩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准备项目二期的设计,建成后储氢 合金粉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0000吨、钦铁硼薄片的生产能力将达到5000吨。江 西主要节能灯企业主要有6家,节能灯年生产能力超过10亿支,如江西美的贵 雅照明有限公司(年产1.4亿支节能灯)、江西广最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亿支 灯具)、五矿东林照明(江西)有限公司(年产2亿支节能灯管,1 亿支节能灯)、索 普信实业有限公司、江西合力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只节能灯),鹰潭 久鹰照明电器有限公司、九江科华照明电器实业有限公司等。’永磁电机制造企
业有:江西喜泰电机有限公司、赣州东磁稀土有限公司、新余力德风电研究所。
(二)产量和收入
稀土产业己经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江西稀土产值全国最大,占同
行业的三分之一。
省行业协会统计2005一2010年全省稀土冶炼企业(不含材料与应用)年销售
收入情况见表3.
表3:江西省稀土冶炼企业销售收入(年、亿元)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销售收入 20 44 75 68 64 107
数据来源于江西省稀土行业协会2010年,江西稀土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10年江西稀土矿产品产量8013 吨,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一28860吨,单一稀土金属产品产量12890吨,生产 钇基重稀土复合球化剂、钇基稀土钢用复合变质剂、钇基重稀土铜添加剂等4560
吨/年。全省稀土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9.59亿元,同比增长70.68%。
(三)江西稀土产品出口、消费状况
江西省经认定具有出口资质的企业有五家: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江钨有限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钨集团江西金世纪新材料股 份有限公司、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其中赣州 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西省证监局2009年7月正式向外公布的13家拟 上市公司之一,目前正处于申报材料之中,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2010 年成立江钨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待条件成熟后2一3年内计划申请上市。2010
一2011 年江西稀土出口企业名单及出口配额情况见表4.
表4: 2010一2011年江西稀土出口企业名单及出口配额情况:
序号
公司名称 2010全年
配额(吨) 2010第一批
配额(吨) 2011第一批
配额(吨)
1 江西金世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56 374 432
2 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84 629 401
3 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855 601 374
4 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31 536 329
5 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 462 239 102
全国22个内资流通与生产企业小计 22512 16304 10762
全国10个外资生产企业小计 7746 5978 3684
全国配额合计 30258 22282 14446
数据来源于国家商务部对外贸易司
(四)江西稀土改变国际市场结构
在江西稀土未进入国际市场之前,我国稀土出口供应国际市场以包头稀土为 主,且主要为轻稀土,中重稀土很少。江西稀土自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国际市 场以后,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市场供应格局,特别是中重稀土的供应格局,在此之
前,国际市场中重稀土产品极为紧俏,价格昂贵,而在此之后,随着供应量的逐渐增加,国际市场中重稀土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以稀土荧光、发光材料应用最 广泛的氧化钇、氧化试为例,70年代氧化铭曾达到50一100万美元/吨,氧化试 达到1500一2000美元每公斤,2002一2003年最廉价时,氧化钇为0.5万美元/ 吨,氧化械为150一180美元每公斤,到20世纪80年代,江西中重稀土产品进 入国际市场后,受到国际市场用户的大力青睐,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市场中、重稀 土如氧化铺、氧化钇、氧化试产品依靠美国钥公司轻稀土矿分离后供应严重不足、 价格高的局面,国际中重稀土产品的供应结构转变以中国南方江西离子型稀土矿
冶炼产品供应为主。
二、 赣南地区稀土资源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进口国少而集中,话语权较强
江西省内稀土资源大部分集中在赣南地区,其余地区也发现了稀土矿床,但 规模均较小。虽然地理分布相对集中,但对外销售却很分散,出口稀土的企业,
竟然达到20多家。多家竞争的结果是竞相压价出口。
对江西稀土需求量较大,依赖性较强的主要有日本、美国、欧盟国家和韩国 等。对日本来说,稀土是制造电子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而日本是一个工业国,是 个以电子高科技产品生产的国家,且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稀缺,所以日本 对江西稀土的依赖性不言而喻。国外几家大买家摸准了特点,在低价时大量购进 江西稀土产品,并作为战略物资储备起来,价格上涨时则停止采购使用库存,待 再次降价时再行购进,这就逼着省内企业竞相降价出售。从江西进口量最大的国
家是日本,占江西稀土出口量的46%以上,受其价格控制的影响也最大。
(二)技术因素
1.创新不足,未获得专利权
江西稀土企业中,大中型70%以上,小型的95%以上竟无一项专利申请。而国外的一些大公司已经在窥视江西这个极具前景的大市场。采取"产品未到位,市场已占领"和"跑马圈地"的战略,向江西申请了大量稀土方面的专利,采取专 利战略措施来保持其竞争优势。目前,稀土重要专利几乎全部被外国控制,如稀 土永磁材料领域被外国人通过专利申请而垄断;稀土氢化物电池及其材料和应用 器件,发明专利属于外国人;稀土发光材料及其相关材料的专利也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等等。
由于我们没有制定稀土专利发展战略,对西方国家在江西的专利申请情况缺 乏认真分析,没有拿出相应的对策,使我们本来具有优势的东西没有得到合理保 护,失去了主动权,致使很多我们已掌握了生产技术的稀土新材料在产业化、市 场化、国际化方面遇到棘手的专利问题。稀土定价权不仅仅包括低端初级资源的 定价,要想在稀土产业市场上获得真正的胜利,还要在稀土的技术和高端产品上有自己的话语权。
2.技术研究不足,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稀土产品分为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低端产品)和稀土功能材料产品(高端产 品)。而江西的稀土行业在稀土产业链中只占有非常初级的生产阶段,也就是从 成分复杂的稀土矿石中分离出具体的稀土元素;即便有加工行业,也依然停留在
初级的提纯、烧结、粉碎等方面。
目前江西的稀土萃取分离技术在世界上已处于领先水平,但在稀土功能材料 的生产技术方面,日、美等发达国家掌握了生产稀土功能材料的核心技术,制约 着江西稀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的转移。正因为江西的稀土产业链不完整:初级产 品过多、科技含量不高,从而给了国际稀土行业机会,让对方能够拼命地压低江
西出口的稀土初级产品价格。
(三)政策因素
稀土价格涨价有国家意志在里面,稀土行业定价权缺失的现状,究其原因也 和国家政策有关,相关决策部门及企业对稀土战略价值的认识滞后是其中很重要 的一个原因。江西的出口导向政策,为企业引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提供了资金支持, 这也加快了省内企业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与此同时也打破了内需与外需之间的平衡,造成了生产要素向出口部门过度偏移,使经济的增长也过度依赖外需。这样也使江西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并形成了流动性过剩(张鲁波,2010)。 国家的稀土出口退税政策,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它刺激了稀土生产企业争相出 口创汇,使得企业过分依赖于出口,这也给美国关闭自有的稀土矿,转而从江西 大量进口提供了客观的条件。某种程度上来说,早期的政策环境推动江西稀土过 度出口,以供过于的状态供应市场,价格一直居于低位。目前,国家对稀土出口 进行控制,也将政策因素作为首要调控措施,这也足以见证政策因素对稀土定价
的重要作用。
(四)企业因素
江西稀土企业数目众多、多数规模较小、地域分布分散,产业集中度低,整 体竞争力不强。市场好时,就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散,这不仅严重扰乱了 市场秩序,更成为拉动稀土产品出口价格持续下跌的重要因素。与我国江西情况 不同的是,美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稀土生产国,其省内只有一两家稀土企业。江西 稀土业曾经尝试走“协调一致,联合发展”的道路,但由于各方利益难以协调一
直未能实现。
(五)应用开发滞后,自主创新不足
江西省虽然拥有质量较好的稀土资源,但是其省内稀土资源总量并不高。长 期以来,江西稀土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投入不足,导致江西稀土应用技术含 量低,跟踪仿制多,独立创新少,开发应用滞后。目前,江西稀土科研与应用推 广水平整体上大大落后于我国其他省区。初级产品竞争过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缺少,产品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江西稀土产业的发展。
由于省内稀土产业缺乏长期规划,科研和产业化脱节,江西稀土应用技术与 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不足,特别是稀土新材料器件及终端应用技术 更加明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新技术、新成果较少,稀土新技术、新成果 转化和产业化滞后,行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很难得 到彻底改变,而发达国家则会继续利用其在稀土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通过知识 产权、技术贸易壁垒等手段遏制江西稀土应用产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江西稀土工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六)出口监管乏力,资源流失严重
江西稀土资源向海外市场低价流失现象十分严重。2005年,江西稀土年出 口量比1990年翻了9倍,但价格却下降了55%以上。因在江西购买稀土原料 初级产品不受配额限制, 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近年来又大规模在江西稀土资源区 投资设厂。仅内蒙古就有近10家外资工厂。这些企业在当地大量买入稀土原料 和金属,简单加工后便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或储备,成功地规避了江西出口配额 限制。国外企业拿到初级产品,提纯后产品增值10倍。直到2009年,国外 90%以上的稀土上中游产品都是从江西进口的。日本、欧美等国大肆利用江西稀 土的低价格,甚至封存自己的稀土矿,靠购买江西稀土满足其各行业及尖端科技 领域对稀土资源的需求。江西所实施的稀土产品配额制一定程度上被架空。长期 以来,江西上百种稀土出口产品,仅有40多个税号,部分产品与税号脱节,既 无法满足监管需求,又导致江西资源流失和走私现象时有发生,产业安全问题日
益突出。
三、 有效管理江西稀土资源出口贸易的对策
对稀土的出口贸易进行管理,仅仅盯住流通环节,单靠贸易政策来限制出口 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从源头上抓起,对生产、深加工、定价、出口的产业链条 进行综合调控。另外,配额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亟需解决。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去实施。
(一)完善政策法规,整顿打击盗采和非法走私
乱采乱挖,产能过剩等问题制约了稀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价格的攀升, 生产企业受到利益驱使,大量盲目开采,采富弃贫的现象屡禁不止,而且资源开 采的回收率很低,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稀土生产是一项高污染性的活动, 排放的氨氮、钍尘等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污染非常严重。尽快落实实施《稀土 行业准入条件》,《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法规,让稀土的价格体现出资源
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将会增加企业成本,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并可以有效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
另外,针对走私问题,相关工作部门应着重在稀土流通领域和出口环节上进 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并且要加强监管,在法律上加大对走私稀土行为的惩罚力度, 规范稀土出口的市场秩序。另外,最根本的措施还要从开采上下手,杜绝滥采滥
挖行为,从源头上切断走私之路。
(二)改进配额政策,积极鼓励创新
配额管制是经过多年磨合形成的,虽有弊端,但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将作为国 家控制稀土的主要方法使用。要保障江西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配
额实施中的问题。
稀土配额“轻重不分”,使得宝贵的重稀土出口得不到有效控制。倒卖配额、 走私等问题也相继出现。为了有效地保护重稀土元素,商务部相关部门需要在目 前配额基础上再设定出轻重稀土的权重比例,将配额标准细化,产品目录应该细 分到每一个元素,对不同的产品应区别对待(赵增祺,2010)。但是,配额政策 存在弊端,也不是长久良计。目前,稀土产业的竞争优势和话语权掌握在技术环 节,功能材料核心专利被国外垄断。江西若不能在技术方面突破,就很难掌握定 价权,局面也不会扭转。从长远来看,江西应建立鼓励技术创新的税收制度,把征收的部分税收用来补贴稀土企业的研发,鼓励稀土企业自主创新。
(三)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建立国际定价中心
在现代市场体系中,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风险转移和提高市场流动性三 大功能。它提供公共议价平台,形成一个国际市场认可的透明的定价机制,通过引 入大量交易主体,形成公共议价的局面。目前,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多是通 过世界几大期货交易所形成的。近年来,随着国际资本市场形势的好转,江西先 后开辟了锌、黄金等期货品种,在价格发现、风险转移和提高市场流动性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企业进一步掌握定价权奠定了基础。(王琚之,2011)。
推出稀土期货可以把大多数企业都吸纳为交易会员,每一笔交易都公开报 价、集中撮合,这样容易形成价格联盟;同时为企业提供仓储、质检、物流配送、
资金结算的功能以后,有机会使很多民间投资者参与进来,在稀土没有国家储备系统的情况下,增加民间储备。因此,要掌握定价权,就要加快江西的期货市场 假设,增加新的期货品种,形成江西的价格指数,争取对国际市场价格形成影响
力。
(四)推动形成企业联盟,提高产业集中度
目前,江西的稀土初级产品生产企业有20多家,而国外的大进口商仅有几 家,造成进口商“一单发百家”,江西供应商为获得合同而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
局面。江西稀土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缺乏规模效应,整个产业因 此缺乏竞争力,产品定价的话语权比较弱。而在美国,稀土行业只有两家企业, 法国仅有一家。稀土产业的勘探、开采和建设需要时间,市场需求旺盛时的大量 建设和开采造成了企业供应严重过剩,市场供需失衡,稀土价格因此持续低迷。 目前,江西稀土年生产能力16万吨,而国际市场需求不超过8万吨。另外, 由于省内稀土企业总体规模小,难以承受大量稀土资源积压占用的资金成本,企 业为了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就不惜一切代价打价格战,最终造成了我国稀土产业 量涨价跌的局面。初级产品竞争过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缺少,产品结
构的失衡制约了江西稀土产业的发展。江西稀土企业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铁矿石联盟的做法,彼此重组整合,淘汰小 而弱的企业,形成更加强大的统一体, 一方面,可以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企业联盟一致同国外谈判,也可以提高议价能力。
(五)加强外商投资管理,严把项目审批关
日本为降低对江西稀土的依赖性,除了在政治和贸易上对江西施压,还大大 加强了稀土研发力度及勘探力度。日本政府一边努力加强对稀土替代材料和稀土 回收技术的研发投入, 一边加强多边外交政策,如加强亚洲和非洲的稀土生产国
的合作来寻求稀土资源。
法国罗地亚公司在江西投资,生产稀土深加工产品然后出口,占据了江西的 稀土出口配额;另外,日本企业在江西生产及使用稀土产品,省去了出口环节,
也使江西损失了关税收入。因此,江西政府需要加强外商投资管理,禁止外商在江西境内建立稀土矿山企业;不允许外商独资举办稀土冶炼、分离项目,仅限于 合资和合作方式;可以鼓励外商投资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应用产品项 目,严把外商投资项目审批关,有效保护省内稀土资源。深化稀土行业利用外资 工作改革,促进江西稀土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把稀土资源优势转化
为经济优势的战略目标。
(六)建立稀土资源战略储备体系
日本计划向拥有丰富稀土的贫穷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以保证稀土资源的稳定 供给。 欧盟和美国也都在加速布局稀土战略储备。早在2008 年欧盟已未雨绸 缪制定了相关储备战略原则,美国则在立法及本土资源开发方面双管齐下,限制
或停止开发本国的稀土开采,转而从江西进口,为稀土资源的储备打下基础。
伴随着稀土的流失,江西的地位将受到威胁。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南方的 离子型稀土矿将在10年内耗尽。那时,美国将变成第一稀土大国,稀土价格会 上升成百上千倍,江西将完全受制于人。做好稀土产品战略储备,可为我们赢得 购买更多高新技术、高科技产品的谈判筹码,有助于江西在国际贸易的常规战中,
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结论
对于稀土生产这种资源型企业来说,稀土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稀 土资源拥有量成为制约稀土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瓶颈。在国家对稀土管制越来越严 格的当下,省内稀土的供应将会越来越少,乃至不足以供给江西自己的需求,利 用国外资源促进本国发展。转而向国外大量进口。在稀土初级生产领域,江西省 稀土企业具有原创技术,同时技术也是出于领先水平。赣南地区随着稀土资源的 出口比重越来越大,自身凸显的问题以及国际市场上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如何更好地促进赣南地区稀土资源出口,是当前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根 据当前江西稀土生产、出口现状,分析其出口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完善赣南地区稀土出口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徐光宪主编《稀土》冶金工业出版社上册1995年第二版
[2]徐光宪主编《稀土》冶金工业出版社中、下册1995年第二版
[3]宋洪芳;洪梅;我国稀土产业现状分析及预测(上).稀土信息2010年01 期 [4]程建忠;车丽萍;中国稀土资源开采现状及发展趋势.稀土2010年02期
[5]宋洪芳;洪梅;我国稀土产业现状分析及预测(下).稀土信息2010年02期
[6」倪平鹏;蒙运兵;杨斌;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保护性开发战略.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7]梁姑妹;马明;稀土产业竞相压价现状调查及分析[J].稀土信息2010年06期
[8]陈.亏恒;中国稀土产业动态私1相关政策概览.四川稀土2010年03期
[9]蒲广平;关于加强对稀土管理的儿点建议.四川稀土2010年03期
[10]游宏亮;对离子型稀土保护性开发的建议(1)稀土信息2009年11 期
[11]游宏亮;对离子型稀土保护性开发的建议(2)稀土信息2009年12期
[12]津滨.2010年2月国内稀土市场行情[z]稀土信息,2010,(03)陈秋萍,郭进.稀土一镁系储氢合金的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1)
[13]广东江门发现“国宝级”离子型稀土矿预测储量55.57万吨.中国粉体工业,2010,(05)
[14]饶振华著《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竞争力》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15]张鲁波.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研究,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第8期
[16]张春花;稀土市场,《亚洲金属周刊》2010年第23期
[17]张春花;稀土市场,《亚洲金属周刊》2010年第29期
[18]王奋伟.包头稀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2期
[19]迈克尔.E.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20]张龙鼎. 《江西统计年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178277.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