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以H公司为例【字数:6433】
摘要
财务问题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目前就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其发展势态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财务风险就是其中的阻碍元素之一,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型企业对其财务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H公司为例,对其财务风险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该企业财务的发展状况,找出该公司财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一步探索解决该公司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财务风险问题的形成及出现进行有效的防范,以此来促进该公司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为其他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风险防范
绪论
(一)研究背景
国际新格局日新月异,我国的经济格局逐步扩大,除了大型国企的稳步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中小企业为五分之四的城镇居民解决了相应的民生问题,这个群体正在蓬勃发展。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同时存在,中小企业为了持续性生存下去,不被市场淘汰,只能不断扩大经营模式,增加资金投入,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产生财务风险隐患而不自知。而且,中小企业大多数管理者们对管理系统内部并不十分在意,规则混乱,投入大收益低,负债率高,技术力量匮乏,抗风险能力又不强,很可能导致破产。企业风险存在于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企业应该通过相应手段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尽管危害不会彻底被消弭,但企业可以经由各种方法策略,把危机对企业的影响直接遏制在萌芽中。所以,中小企业必须提高风险警惕性,强化自身风险意识,仔细排查潜在风险忧患,及时预防并解决企业风险,让中小企业保证收益率的同时也快速稳步的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本文希望通过阐释中小企业概念,了解风险实际意义,研究国内外理论与模型,针对H公司案例,具体分析H公司案例现状,结合该产业市场现状特点,分析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类型,为中小企业找到财务风险问题的成因,帮助中小企业管理者提高风险忧患意识,增强本身健康持续发展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提出不同的策略方案,从源头上对中小企业的各类财务风险隐患进行适当防范。
2.研究意义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力量是无法被替换的,事实证明,无论是加强经济建设,还是解决人才就业问题,都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帮助。企业正在进行经济扩充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挑战。市场环境在变化,生存的稳定性不得不加强,中小企业的破产率逐年递升,不可避免地使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已迫在眉睫。大家都了解,财务风险不可能被全部避免,突发性和不稳定性是它的显著特征。所以需要好的企业管理者加强辨识认知风险的本领,时刻去留意与解决财务风险。因此,本文通过对H公司的实际基本情况,具体的分析了H公司的财务状况,再结合当下市场中H公司的行业特点,从而对H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根据这些情况制定了相应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及防范策略,使企业最大化的实现经济效益与收益,实现企业的使命,这对中小企业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早年一些国外的学者就对金融风险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迄今为止,在国际上,一些学者的研究已经逐步形成对财务风险研究具有理论性意义的体系。
(1)财务风险的内涵。早些年,米勒和莫迪格里尼(1986)首次提出关于财务风险控制的‘MM’理论设想,从企业成本的方向出发,企业的财务收益和企业财务风险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成为财务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在21世纪时,财务风险研究领域才渐渐开始完善。Efraim(2017)提出,企业的管理首先应从企业的风险管控的研究开始,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知与评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为风险防范提高有效的参考价值。Mackesyamiti、Boodram和Spiller(2017)发表理论性研究,他们认为风险管理的单一性是风险管理全面性成本增加的考察,利用财务杠杆的操作性和全面性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Jahromi(2018)通过ERM系统找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其中对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在以往的风险管控的研究上通过ERM对的流程控制环节增设为内外环境的分析得出;风险的预知与识别、风险的规避和减低、风险的管控和评测等等。随着CAS-ERM体系的完善和研究后发现。企业的全面风险管控的研究理论正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将日趋完善。
(2)财务风险的延伸。财务风险是风险自身因素的理论性研究始终停留在20世纪。2016年美国COSO管理委员会曾发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这篇文章中抛弃了以往陈旧的风险管控方式。阐明了财务风险管控的方式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这篇文章把各种内在外在因素相结合放入内部管理和控制的范围内。其中包括:内部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事项等一些重要因素。为企业风险管控的研究提出来新的理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风险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Offringa 和 Tsai(2016)年对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他们认为风险管理在企业发展和盈利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当今掀起对风险管控的研究热潮,这对于国内外各大企业的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最期盼的。
综上所述,国外的学者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概念意义上,而针对企业的实际研究较少,国外的学者认为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首先要着重于“风险”上面,而且定义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有利于企业利润收入的增加以及企业整体经济状况的发展。
2.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有关财务风险的研究相对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所研究。起初大多数都是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开始效仿,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后来,一些学者开始结合我国自身的发展国情,对财务风险管控及其防范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对财务风险管控的理论性研究有了进一步突破。郑青青(2017)根据国外早些年的财务风险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提出了财务风险的定义、如何分辨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估算和财务风险的调控等做了详细分析。齐辉(2018)发表,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财务风险主要因素可分为经营方式、经营方向、经营环境的管理方式等,也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陈少兰(2017)曾坚持财务风险是客观因素造成的,企业经济活动是引发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而企业的正常经营是离不开经济活动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风险,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企业不得不具备财务风险意识,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就对财务风险的规避与调控做了进一步归纳。魏明芳(2017)曾在建立分数模型时加入资金流动这个因素。他认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内部结构会对财务风险带来影响。企业合理的内部结合和系统的管理是企业财务风险降低的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国内的学者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他们除了对财务风险的概念进行解释,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他们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财务风险体系管理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评测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条件,通过从企业内部环境、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政策等方面分析,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分析企业风险。因此,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进行评测,通过评测结果对企业发展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考量,来判定该企业能否在当前财务风险和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继续发展。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先指出文章的研究背景、介绍本文的目的及意义,从而从国内外研究思路中找到相应体系制度的合理可行解决方法。其次,概述中小企业概念及分类,使大家认识这个庞大而重要的群体,接着介绍财务风险的定义及特征,深入研究相应风险理论,进行具体分析成因及预警方案。再次,以H公司为例,对H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介绍,结合当前H公司市场行业特点,最终开始内外部财务风险的分析。最后,从公司战略层面、组织层面以及制度层面来进行防范策略的研究,综述本文研究成果总结出结论。
2.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本文将会结合H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行业市场特点,这个实际案例开展论文说明,会结合H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从H公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财务风险,亟待被解决的问题以及应该出台的解决方法等角度入手来展开案例分析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
2)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同类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前人研究的经验以及不足,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本文的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H公司近五年的财务数据状况,将数据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该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该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为其他同类型的企业提供指导性意见。
二、中小企业概念及财务风险相关理论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1.中小企业的概念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与大型成熟企业不一样,主要指所属行业中与大企业相比经营规模、人员总数、投资资金、固定资产等都比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这些法人与自然人企业占领了市场大部分份额,各个国家均是如此,但评定标准并不相同。有的西方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来区分,更多的国家在评定时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有的按照员工人数,有的按照经营规模,或者依据企业投入初始资金,也有的用两个及以上标准来
判断的。
我国对于这方面比较严格,经过两次重大修订,于2018年1月3日正式实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法规,在2011年《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基础上,完善了划分方案。具体规则如下:
表1-1我国企业划分最新标准
行业名称
指标单位
计算单位
大型
中型
小型
农、林、牧、渔业
资金收入(A)
万元
A≥20000
500≤A<20000
50≤A<500
工业
人数总额(B)
资金收入(A)人
万元B≥1000
A≥40000300≤B<1000
2000≤A<4000020≤B<300
300≤A<2000建筑业资金收入(A)
资产总额(C)万元
万元A≥80000
C≥800006000≤A<80000
6000≤C<80000300≤A<6000
300≤C<5000批发业人数总额(B)
资金收入(A)人
万元B≥200
A≥4000020≤B<200
5000≤A<400005≤B<20
1000≤A<5000零售业人数总额(B)
资金收入(A)人
万元B≥300
A≥2000050≤B<300
500≤A<2000010≤B<50
100≤A<500交通运输业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人
万元A≥1000
B≥20000300≤A<1000
3000≤B<3000020≤A<300
200≤B<3000仓储业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人
万元A≥200
B≥30000100≤A<200
1000≤B<3000020≤A<100
100≤B<1000邮政业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人
万元A≥1000
B≥30000300≤A<1000
2000≤B<3000020≤A<300
100≤B<2000住宿业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人
万元A≥300
B≥10000100≤A<300
2000≤B<1000010≤A<100
100≤B<2000餐饮业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人
万元A≥300
B≥10000100≤A<300
2000≤B<1000010≤A<100
100≤B<2000信息传输业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人
万元A≥2000
B≥100000100≤A<2000
1000≤B<10000010≤A<100
100≤B<100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人
万元A≥300
B≥10000100≤A<300
1000≤B<1000010≤A<100
50≤B<1000房地产开发经营资金收入(B)
资产总额(C)万元
万元B≥200000
C≥100001000≤B<200000
5000≤C<10000100≤B<1000
2000≤C<5000物业管理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人
万元A≥1000
B≥5000300≤A<1000
1000≤B<5000100≤A<300
500≤B<100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数总额(A)
资产总额(C)人
万元A≥300
C≥120000100≤A<300
8000≤C<12000010≤A<100
100≤C<8000其他未列明行业人数总额(A)人A≥300100≤A<30010≤A<100数据来源:2018年3月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其余范围为微型企业)
2.中小企业的特征
在国内经济大形势的情况下,相对于大型规模化企业,中小企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产业灵活,劳动力密集。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产业的灵活性,生产的多数产品均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2)资金投入不高,筹资能力弱,规模小。因多数为私人企业,资金的投入率并不高,多数为亲属朋友合伙所创办,筹资能力欠缺,规模不大。
3)管理人员专业水平需加强,经营管理能力弱。企业经营管理者通常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企业管理知识,也不太懂得经营,而企业内部大部分为亲属关系,家族企业居多,可能导致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善。
4)产业占比高,对地方税收贡献大。中小企业已占领了国家经济额的半壁江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它解决了五分之四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对当地政府的税收贡献力量巨大。
5)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资金欠缺,无法吸引专业技术人才,从生产到管理再到运营,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建设。由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管理与技术,造成了投入多,但收益低的局面。
(二)财务风险简述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公司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公司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例如企业若因呆账过多导致现金不足以付息,或是举借了过多的债务,所得利润不足以偿还债务等等皆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
(三)财务分析的类型及控制方法
1.财务风险的类型
财务风险在不同的理财环境、理财阶段,针对不同的经营主体和理财项目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风险类型。关于财务风险的划分标准也很多,如可控程度划分,以研究对象划分等。针对中小企业,主要的财务风险分别是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如图2-1所示。
首先,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时所发生不合理的筹集方式或者所筹集的资金影响了企业自身的财务运转所产生的风险。筹资风险所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变性以及资本市场的资金供需变化的。在缓解企业的筹资风险或者解决企业的筹资风险时,应该筹资结构以及筹资方式这两个方面入手;
其次,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时,投资项目所带来的回报率不能够达到最初的理想值所产生的风险。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体系以及对投资项目的监督体系。在解决企业的投资风险方面,应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督以及对投资项目风险评估,在进行投资活动之间制定一个详细的投资计划;
最后,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业务的过程中,经营环节产生差错导致企业的运营资金受到影响。经营风险所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不当所导致的,因此企业应该制定详细的经营管理制度,细化到经营业务中的各个环节,规范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
2.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
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如下:
(1)保护控制。一般是制定相关的制度来保护企业财务活动的进行,使其财务结果的呈现更加符合企业的理想要求。
(2)前馈性控制。就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之前对相关的财务项目进行事前评估,测量出相关财务项目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再将各个财务项目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指数进行比较,指出相关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3)反馈控制。就是将财务项目的结果与事前评估的财务反馈预想值相比较,指出出现偏差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避免同样的情况出现。
三、H公司财务风险问题及成因剖析
(一)H公司概况
H公司是一家精密机床制造业企业,成立于2002年,到现在为止该企业已经有17年的发展历史,在当地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生产金属切削机床、塑料加工机械、汽车零部件、精密齿轮(箱)、机床配件、数控系统、仪器仪表等。
(二)H公司财务状况
一般情况下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必须要从企业的债偿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这四项指标来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这四项指标的数据信息中找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问题,方便企业认清自身存在的财务问题,然后针对数据信息反映的财务问题对症下药,为企业的财务发展制定明确的财务目标。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不仅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行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财力支持,还能更大程度的维护企业内部的利益,方便企业的上层管理者,也就是股东,深刻的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并维护其相关利益。
1.从偿债能力分析H公司的风险管理现状
(1)短期债偿能力分析
表3-1 资产负债表
报告日期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流动资产合计
8,340,755,958.62
16,649,223,387.29
29,820,547,721.45
32,041,376,622.02
36,974,304,040.95
流动负债合计
4,164,111,686.12
9,142,023,537.68
19,229,926,378.43
20,589,357,824.43
24,645,798,966.10
据上表可得出下表:
表3-2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报告日期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流动比率
182.30%
200.11%
155.67%
155.02%
150.00%
速动比率
50.65%
41.77%
30.82%
25.01%
27.66%
现金比率
27.54%
25.60%
23.48%
23.78%
26.52%
H公司2014年到2018年的流动比率在1.5到2之间浮动,表明其流动比率比较合适,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能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的短期债务。现金比率基本平稳,维持在20%左右,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的能力还是非常乐观的。但是其流动负债比不太高,说明偿还债务的能力不能依赖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运作不太好。
(2)长期债偿能力分析
表3-3 资产负债表
项目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资产合计
13,287,262,534.44
20,173,630,451.12
32,602,592,973.24
34,838,562,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17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