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探讨教育法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的方法

2020-05-28 19:4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要: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合作学习法.主题式探讨法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关键字:人地协调观;教学方法;终身发展;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类的生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存和活动,都要受到一定地理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必须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但是,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也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1].本文通过合作学习法和微主题探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合作学习培养人地协调观:工业的区位选择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拟定具体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第一,通过遥感地图,引发学生对南充市工业区位选址的思考.第二,通过分组角色扮演,案例剖析探讨活动,让学生探究和总结工厂布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第三,小组探讨成果展示,并剖析自己小组企业这种分布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师生共建知识框架.合作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必须的行为,也是教师塑造良好的学生班集体所必须加以培养和训练的学生素质.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合作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思维品质[2].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工厂区位布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可在合作中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角色扮演,探究工厂区位布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就要学会剖析影响该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还要明白环境要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和掌握工业布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环境要素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二.小区域微主题探讨式教学培养人地协调观: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微主题区域的探讨式教学,是以区域具有代表性.现实性.科学性以及趣味性的某一话题或者情景为区域探讨的主题,教师根据话题或情景内容的一定线索设计区域问题,再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式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一)设置主题情景教师向学生展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及降水量分布图.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每年7~9月是汛期,10月以后,水量大减.西北地区荒漠化十分严重.但近年来,对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荒漠化趋势整体遏制.荒漠化面积持续缩减的良好态势.(二)根据主题情景提出探讨问题问题1:说明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问题2:说明西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问题3:剖析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原因,以及提出防治荒漠化的举措.(三)引导探讨开展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降水量,荒漠化形成机制等角度去剖析探讨,可以以探讨组的形式开展探讨活动.经过引导.探讨,学生可得出结论.根据"埃里克森人格理论",良好的教育建议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角色同一性.教师应给以明确的指示,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3].同时,探讨活动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从而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产生强烈的地理学习动机,实现地理学习的稳定性和持久性[4].以"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的教学为例,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剖析荒漠化严重的原因;学生也可从中明白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对荒漠化防治举措的探讨;学生还可明白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必要的[5].不论是问题式教学.合作学习或者是探讨式教学,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学生可能只片面地关注某一个问题,而缺乏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整体认知.因此,教师在培养人地协调观时应注意知识点的发掘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让学生在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和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要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社,2018.[2]王春阳,杨彬,张婕著.教育心理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55-58,34.[3]汤国荣.核心素养培育的区域主题探讨课程开发与课堂构建--区域主题探讨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探究报告[J].地理教学,2018,(24):13-19.[4]张云云.中学地理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N].贵州民族报,2015-10-12(B03).[5]赵洋.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以人教版"全球气候变化"教学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8):40-4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