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农村顶岗实习教师的权利维护与社会责任
的社会属性,对于初次走出校园的年轻人来说,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看待和帮助他们平稳过渡,值得深入探究.哈尔滨2014年9月承担了教育部.财政部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置换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对黑龙江省的120名农村在职小学教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将他们从一线抽调出来的同时,根据需要,把我校的部分2011级大四学生置换进去顶岗实习,分布于黑龙江省的39个乡镇村小.本文所引用的例证均来自参加哈尔滨2014年秋季农村小学顶岗实习计划的师范生反馈.一.农村顶岗实习教师的社会责任在舆论和社会聚焦下的教师群体,一举一动都受到极大关注和监督,负面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可见教师群体承载着社会高度的期待,顶岗实习教师面临着身份认同危机”[1],这给刚走入教育系统的实习教师极大的压力.由于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实习学校往往并不对外宣告教师的顶岗实习身份,这就要求顶岗实习教师与正式教师同样,承载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成为社会道德最忠诚的实践者.1.志愿服务农村教育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背景变化深深影响着教育的变革.为适应变革,要求作为思想传播者的教师注意自身行为的抑制或约束,由此形成教师的一种社会责任.教师的社会责任包括教师依法应尽的责任和道义上应尽的责任[2].在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还比较艰苦的情况下,更离不开教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实上,随着国家振兴农村和振兴西部计划的开展,国家将更加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在城市中小学教师岗位已趋饱和的前提下,到农村顶岗实习支教将是大势所趋.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中小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娱设施缺乏,教学任务繁重,工资待遇低,确实难以吸引师范毕业生.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尽管本科生就业十分困难,心甘情愿到农村中小学当教师的师范生仍然寥寥无几,即使面对有致命”的编制诱惑的国家特岗教师计划”,报名者坦陈也是迫不得已的最后无奈之举.很多师范生宁愿到城市的文化学校应聘临时教师甚至改行,也不愿去农村做正式教师.在这种大时代下,唯有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的人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了寂寞.顶岗实习教师客观上稳定了农村儿童学龄人口数量与教师的供求关系,也为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教育均衡,建设和谐社会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顶岗实习教师要清醒意识到教师工作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教育工程是良心工程,是做在当下.功在千秋的事业.而且古往今来,教师这一职业始终带有道德的色彩.的确,传道.授业.解惑”是顶岗实习教师的教育责任;落实或践行教育公正与教育仁慈”是顶岗实习教师的道德责任[3];而支援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则是农村顶岗实习教师独有的光荣的社会责任.顶岗实习教师尽管还未走出象牙塔,有的自己尚未自立,甚至有的仍处于生活未断奶期”,但是一旦来到农村中小学,角色发生变化,就必须马上变被庇护者”为保护者”,要做既懂专业又安心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合格教师.2.促进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有限的师资只能满足基本教学,音.体.美.劳等很多小科开不出来,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更是奢谈.因此为数众多的顶岗实习教师顶的并非一科之岗,而是竭尽全力展示多方面技能,拳打脚踢一起上.一名顶岗实习教师反馈称自己顶了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四个岗实习,之前该校的音乐.体育课程开设得极不规范,这种现象中在农村小学并非个案.顶岗实习教师的存在极大丰富了农村学校课堂内容,提高了农村师资水平,大大缓解了当前农村中小学合格师资紧缺的矛盾.此外,农村在岗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教学能力弱.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教师很难有机会外出进修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经过层层传达到村小已经滞后,有的教师多年来守着原先积累的那点教学经验,日久天长在平淡的岁月中逐渐消耗了教育热情,表现出教学技能的简单化和低水平复制.顶岗实习教师的到来给农村中小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农村教师打开了新视角,交流研讨中看到了新的亮点.在新的教育观念冲击下,原有的农村学校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在与农村教师的座谈会中,师范生顶岗实习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的做法得到认可,并期待后续深入合作.3.关爱农村儿童成长教育规律表明:学生年龄与对教师的教学艺术.专业要求成反比.农村小学教师由于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其知识结构.能力特征与行为方式必然不同于城市教师.顶岗实习教师到岗后首先要虚心请教在职教师,了解农村中小学教育和教师的现状,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学规律;了解农村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了解农村学生及其家长的期望和渴求.要学会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对那些留守儿童和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尤其要付出格外的爱心和耐心.另一方面,顶岗实习教师从城市中来,打破了农村中小学的封闭局面.他们生动的讲述展示了外面缤纷的大千世界,让封闭的农村儿童视野开阔,见识增长,故顶岗教师的存在满足了农村儿童对外面世界的渴望,给他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4.建设健康农村文化由于农村经济.地域.生活方式的特殊性,村里有什么大事小情,男女老少都知道,各种正面的负面的消息都毫不回避地进入农村孩子耳中.这使得农村学生对社会的感知与理解大大超过城市学生,很多孩子过早成熟.表现在:一些社会问题时常反映在课堂上,因此农村小学教学难免带有明显的社会复杂性.顶岗实习教师常常需要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担任问题评判者的角色.为此,顶岗教师要迅速了解农村生活的状态,融入农村环境和乡土文化,参与乡村文化生活,并擅于通过课堂主渠道,用自身的良好素质影响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5.倒逼高校人才落地”改革顶岗实习是一次对人才培养方案实实在在的检验.顶岗实习教师亲历基础教育对合格小学教师的要求,故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劣最有发言权,承担着反哺母校专业建设的责任.他们把在基础教育践行教育教学理论的感受和获得的实践性认识反馈回来,倒逼高校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深刻改革,促进高校建设紧贴社会和背景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二.农村顶岗实习教师的权利保障本着责.权.利统一的精神,顶岗实习教师既然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也应得到社会和高校提供的必要保障,以书面材料规定实习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促使顶岗实习变为一种长效机制.1.政策保障目前各高校的顶岗实习开展方式有三种:一是借助高校自身的人脉圈寻找合适的合作学校;二是依托国培计划”,与培训学员所在中小学联系;三是通过政府搭桥,与当地教育局洽谈合作,自上而下落实.对各校开展情况的调查发现,第三种方式实施效果最好.首都师大承担的首都高校支持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杭州师大与杭州东城教育集团的合作项目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实现了顶岗实习计划的收益最大化.黑龙江省在这方面的探索还要更加深入,教育行政部门要把顶岗实习计划看作一项民生工程摆到政府和教育局的行政议程上.顶岗实习支教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的认识与态度至关重要[4].要不仅仅把顶岗实习看作是解决师范院校学生的实习出路问题,还要看到这个计划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巨大贡献.省教育厅要积极争取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顶岗实习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在此基础上,再由当地政府出面联动高校和农村薄弱学校,签订几年期的顶岗实习支教计划以及农村小学共建计划,形成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良性互动机制.另外,要给予农村顶岗实习教师在就业和升学方面一定的政策倾斜.众所周知,农村顶岗实习的艰苦和工作强度远远超过城市实习.在做实习动员时,许多学生及其家长以种种理由不愿意到农村去,能下去的都是意志坚定.责任感强.能奉献肯担当.技能考核过关.品质优秀的学生,这是大四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有很多学生是在紧张的复习考研或者各种教师招聘备考中抽出来,转而投入到农村顶岗实习中去,高强度的工作势必影响他们复习的效果,农村信息的不畅通也将导致他们无法参加某些现场招聘会.正是由于顶岗实习教师的志愿者身份,国家更有必要推行激励机制给予补偿.如出台清晰的细则,给予农村顶岗实习教师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的政策倾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由派出院校颁发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师范生顶岗实习证书,在升学与就业时放宽条件或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优先录取.2.教学保障顶岗实习教师以顶岗之名走到小学,迫切希望得到教学和班级管理上面的锻炼.他们有权利得到真实的教学岗位,独立组织教学,落实备课.上课.课后研讨等一整套教学任务;他们也应享有自主管理班级的权利.据在村小顶岗实习的学生反馈,他们在半年之中得到充足的锻炼,与正规教师无甚差别.而被分到条件好些的师资比较充足的镇中心校,反而没有多少课可上,成为单纯为在职教师打下手.批作业.写总结的廉价劳动力,这与顶岗初衷相去甚远.此外,顶岗实习教师固然在校期间掌握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进行了专门性的教育技能培训,但需要真正在讲台上将所学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则绝非易事.顶岗实习期间,他们也应该得到来自高校与小学两方面实习指导教师的不间断的精心指导:从试讲指导.教案指导.听课指导.示范课指导.座谈指导和答疑指导多条途径展开,以保证他们及早适应环境,使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早日步入正轨.3.生活保障农村顶岗实习教师的生活条件艰苦.由于地处偏远,有很多村子和乡镇之间不通班车,师范生外出要搭无营运资质的私人黑车”;住宿就在空置的教室,简易搭建的床铺,有的就由废旧门板做成;没有做饭条件,长期食用方便食品;有的地方水质差无法饮用,需要买水喝;冬季采暖不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然而这些困难都可以暂且忽略,师范生的安全保障不能回避.顶岗实习教师往往单兵独战,对于女生占绝大多数的师范院校来说,没有什么比安全问题更令人担忧的,已经联系好的实习点有些就是因为考虑到住宿和交通的安全因素而不得不撤消或推迟进校.所以要使顶岗实习教师安心工作,使家人和学校放心,首要任务就是提供安全的生活保障,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其次是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此外,顶岗实习毕竟不同于常规实习,应该给予顶岗实习教师一定的劳动和交通生活补助.顶岗实习教师进校后,吃住在校,既承担多科目教学,又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有住校学生的小学还要担任生活老师,晚上学生睡下后才能回到自己住处.长期超时超负荷工作,深夜孤灯下的身影是他们生活真实的写照.对于一个尚未参加工作的实习教师来说,一定的生活补助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这体现了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但是高校现有的实习经费财政预算中没有顶岗一项,而一名师范生的学费是2500元-4000元/年,一个顶岗实习学生在2008年的投入(含补贴.管理等)平均是2700元/年[5],时过境迁,师范专业学费没有增长,社会消费水平急剧增长,显然更加入不敷出.这也是建议将顶岗实习计划作为政府工程之一的原因.有的省份也有相关政策资金支持,但要同期顶岗人数达到100人方可启动,个人认为此项规定过于教条,是重质还是重量的区别.众所周知,农村教育是基础教育木桶”中的一块短板”,国家正在努力修复这块短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然而如果没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合格的教师队伍,振兴农村教育只能是一纸空谈.农村顶岗实习教师作为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力量,由于其双重身份,高校鞭长莫及,在农村中小学也无暇给予足够的关心.因此孤军奋战”的顶岗实习教师们成了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担负着不输于正式教师的责任,也应同时享有相应的权利保障.参考文献:[1]赵辉.实习教师的身份转换困境[J].我国教师,2014,(1):64-67.[2]王卫东,郑亚楠.当今中小学教师义务及其履行问题[J].教育科学探究,2007,(12):31-34.[3]刘凤.关于教师伦理之教师义务的探究[J].南京邮电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2-15.[4]王炜,劳娜,孙涛.地方政府与顶岗实习支教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2):17-18.[5]对话绥化院长庄严:一个新师范生培养模式的诞生---绥化顶岗支教”开辟支援农村教育新模式系列报道之三:师范生实习难题的破解[EB/OL].东北网,heilongjiang.dbw.cn,2008-4-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