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工程人才的类型及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2020-05-28 19:4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18世纪,欧洲创造了"工程"一词,其本来含义是指兵器制造.军事目的的各项劳作,并扩展到许多领域,如建筑屋宇.制造机器.架桥修路等.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可以建造出比单一产品更大.更复杂的产品,这些产品不再是结构或功能单一的东西,而是各种各样的所谓"人造系统"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比如建筑物.轮船.飞机等等),于是工程的概念就产生了,并且它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艺.一.工程的定义与职能"工程"是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各学科的总称[1].具体来说,"工程"是科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如:水利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建筑工程.遗传工程.系统工程.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微生物工程.城市改建工程.京九铁路工程.菜蓝子工程等等.工程的主要依据是数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由此产生的材料科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输运过程和系统剖析等.依照工程与欲解决问题的关系,工程的所有各分支领域都有如下主要职能:(1)探究.应用数学和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实验技术等,探求新的工作原理和方法.(2)开发.解决把探究成果应用于实际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3)设计.选择不同的方法.特定的材料并确定符合技术要求和性能规格的设计方案,以满足结构或产品的要求.(4)施工.包括准备场地.材料存放.选定既经济又安全,并能达到质量要求的工作步骤,以及人员的组织和设备利用.(5)生产.在考虑人和经济因素的情况下,选择工厂布局.生产设备.工具.材料.元件和工艺流程,进行产品的试验和检查.(6)操作.管理机器.设备以及动力供应.运输和通信,使各类设备经济可靠地运行.(7)管理及其他职能.二.工程人才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和按不同标准对人才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新时期,就才能的范畴而言,人才可以分为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三大类.从生产.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角度,社会人才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现和探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即学术型人才(科学型.理论型);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即应用型人才[2].社会需要具有不同专长的各种类型的人才,国家通过高等教育来培养人才,按社会工作需求和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又常把人才分为文管类人才.工科类人才.理科类人才.高校工程专业培养的就是工科类人才,即工程型人才,又分为工程探究型和工程技术型,依据工程的职能对工程型人才可进一步细分,如表1所示."探究型"的中心词是"探究",即应用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探求新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开发和创新."技术型"的中心词是"技术",即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与方法为了满足设计.施工和技术应用的需要.由于技术发展日趋复杂化和综合化,社会职业群之间又进一步加强合作,相关职业群类之间的工作领域存在着大量交叉重叠,相关人才类型间的知识能力和结构也存在重叠现象.鉴于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的需求,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培养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应该侧重于工程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在工程技术的设计和应用两个维度上,更侧重于工程技术的应用.因为职业教育体系主要是为了满足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从这个方面来说,又可以称之为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而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技术技能型"中的"技术"则侧重于将工程的设计.决策.规划等转换成物质形态的技术过程和应用,技术技能型的核心词汇是"技能型",即这种人才类型不但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设计和应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必须能够具有针对某种岗位群或岗位的技术操作能力.用H.W.French提出的职业与知识.技能结构示意图,可很好地说明不同层次工程人员的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三.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3].新我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支撑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工程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卓越计划"明确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1)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2)要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3)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4)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1)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2)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3)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计划"是对各类本科学校高等教育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性项目.支持不同类型(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则是"卓越计划"理念的推广与进一步发展.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工程及工程专业人才类型的剖析,更加明确了工程型人才就必须是应用型人才,工科专业就应该是应用性专业的思想.依据人才类型和高等教育分类现状,学术型.工程型探究人才已经由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院校来培养,地方本科院校重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需要培养工程技术型.技术技能型及复合型应用人才,高职高专校则主要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以完善的现代工程教育体系.参考文献:[1]李正,林凤.从工程的本质看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探究,2007(2).[2]夏建国.人才分类理论审视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J].我国高教探究,2007(5).[3]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