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女性教育管理者向领导者转变的现状及对策

2020-05-28 19:4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一.相关概念界定女性应该被公平地纳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资源配置,我们所说的人力或人力资源这些概念中,应当同样包括女性这一群体.在相关理论中,也并未将女性与男性区别定义,女性也具备这些概念中表达的所有特征.以下以马克思的人力内涵理论和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人力资源理论来作简要说明.(一)人力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马克思主义的人力理论包含对人力内涵的规范,他曾对人力的内涵作过科学精确的表达.马克思认为人的生产力是包含智力.精神.技术等于一身的综合体,这种生产力与自然是相互运动.相互影响的关系,由此,马克思提出了人本身的生产力这个概念,并且他和恩格斯还曾先后用过精神生产力.智慧生产力.知识形式的生产力及一般生产力等术语来指称这一概念.(二)人力资源.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着作管理的实践(ThePracticeofManagement)中,首次在管理学领域阐释了人力资源的涵义,他认为人力资源就是指一个完整的人,是所有可用资源中最有生产力.最有用处.最为多产的资源.他不仅诠释了人力资源的概念,还指出其重要性,认为用联系和发展的角度认识人,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而是一种能够创造生产力的资源.两位大师的理论概念中都体现了,不论是人力还是人力资源,都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对象来看待,只要其具有劳动能力,能够在组织中发挥生产力作用,那就属于人力及人力资源的范畴,因此,女性是绝对被包含在这个概念中的.(三)管理.管理,可以解释为管辖.处理.管人.管事等,包含了对财物.信息.时间.空间和人员等进行安排和处理.对管理倒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也都给出了不同的见解,笔者更倾向于以下学者的几种解释.1.国外综合论的观点.给管理下一个广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定义,管理有五项主要职能,通过发挥计划.组织.人员管理.指导和控制这些职能,有效地获取各种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2.徐国华等的观点.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3.芮明杰的观点.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四)领导.领导包括领和导两层含义,即引领.带领和指导.引导的意思.在学术界,运用较多的是斯蒂芬·罗杰斯的定义:领导就是影响他人实现目标的能力和过程.(五)管理和领导的关键区别.1.涵盖范围不同.总结以上学者对管理的定义,他们都认为管理是一种活动,也就是它具有实际步骤,有明确的方法.而领导更适合理解为一种行为,它可以实际化也可以抽象化,因此,我们通常对领导类型进行区分,而不从领导方法去进行区别.管理的工作是具体实施,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的工作是确定发展方向,其目的是产生变革.另外,从徐国华的观点中可以看出,领导是从管理的概念中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概念.2.作用对象不同.管理是针对具体的事及物.信息等,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保证事的正常运作.而领导多作用于人和组织,是对组织整体行为的影响,领导通常关注未来,关注目标的正确性以及注重价值观.在对待人力方面,领导更倾向有效授权.对人员的激励等.3.作用方式不同.被誉为领导力第一大师的哈佛商教授约翰·科特说:管理者试图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领导人却努力解放人与能量.管理强调用方法.技术.制度与技巧去组织各种资源,注重用实际做的事情去达到目标.侧重技术和手段,侧重过程和方法;而领导强调的是影响力.引导作用.侧重人文和目的,侧重结果和艺术.二.教育领域女性管理者的探究现状(一)教育领域女性领导者的探究.在对于教育领域女性工作者的探究中,多集中于对女性校长的探究,角度多从女性的性别特质来描述其领导风格的形成.特点.优劣势或者对其成功之路的影响.本文则从性别角度来展现众多学者们的探究成果.女性区别于男性存在的一些性别特质,对其在教育行业的领导发展是有极大帮助的,比如细心.柔性.包容等特点,更能激励人和影响人的行为,但传统的性别角色理念禁锢了人们普遍的想法,使得女性在从管理到领导的突破上难上加难.江苏南通杨宇红在对中小学女性校长发展现状及成因的社会学剖析一文中以台湾学者李美枝关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探究来说明了这种传统的性别模式对女性领导发展的阻碍.她们认为从封建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性别认识始终在限制着大众对女性发展的看法,即使在男女平等口号和女权主义运动之后,社会现状仍然是妇女以家庭为主,对追求事业而无暇顾及家庭的女人仍然不能接受或不予鼓励.较多人群在辨析男女性特点时,还是首先认为男性代表阳刚.担当,女性代表柔弱.顺从.天津许艳丽.张霞认为女性不仅存在管理角色与家庭角色冲突,还有气质与管理的心理冲突.具体来说,现代女性追求个人发展的趋势在增强,并且有部分女性在某些行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等,但又因女性同时还在家庭和社会中承担多种其他责任,扮演多种角色,如妻子.母亲等,使得工作之外的时间更加紧张,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压力更加巨大,造成较多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上存在冲突和困扰.广州曾艳则从对女性的传统认识这个角度,逆向寻证,她认为女性应该发挥其特有的柔性特征,以包容和发掘的方式,给他人充足的增值空间.而恰恰也是女性这种细腻和偏情感的特质,更加适合现代企事业单位的氛围,能够形成重视人.培育人的良性发展模式,产生更多的心甘情愿的追随者.(二)国外探究数据.在第五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上,国外众多女校长分享了各自国家高校女性领导者的发展状况.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前校长克里斯蒂娜·乌莱纽斯(ChristinaUllenius)分享了瑞典女性高等教育的现状,并指出从学术上突破传统文化的限制,加强学习和探究,努力实现性别平衡.瑞典女性高等教育的比例较高,至2011年,本科学生有65%是女性,博士探究生中近一半是女性,教授的女性比例也达到20%,而大学校长中有一半是女性.加强女性自身知识和素质的提升,是打破阻碍女性发展的玻璃天花板现象的主要途径.美国迪拉德大学前校长玛瓦琳尼·秀茨(MarvaleneHughes)认为女性如今在高等教育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大学的女性校长比例接近25%,女性教授的比例也达到39%.可见,一方面,女性接受更高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女性具有担任领导者的可能性.三.教育领域女性管理者向领导者转变的对策从国内外的教育领域女性领导者发展现状及探究成果来看,女性从管理者走向领导者面临较大困难和阻碍,要克服这些困难,找到突破,才能实现女性管理者向领导者的转变,发挥女性在学校管理中的独特作用.(一)将所谓的性别劣势转换为优势.女性细致.柔韧.具有强大的包容心和亲和力,这对于领导者来说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她能更加融洽地团结伙伴,并且在语言.行动上更易鼓励伙伴,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团结一致地实现组织目标.因此,女性应认识自我,看清这些优势,主动地利用优势去实现自我发展.(二)政策和制度需给予支持和保障.国家和学校应首先摒弃陈旧观念,在竞争政策和晋升制度上都可设置合理的女性人数比例,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女性,让女性在学校管理中增加话语权.甚至在一些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上,可以对女性有一定程度的倾斜,优先保护女性的管理和领导地位.(三)提高女性知识.学术地位.除了具有丰富的性别特质,符合向领导者发展的基本要求,还应具备较高的素质,包括了知识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不仅提高自身知识和学术地位,还肩负着引导下一代女性学者的重任,应该鼓励更多的年轻女性承担学术任务,并促进学术领域的性别平等.创办女子也是一个普及和提高女性教育的重要模式.一是从性别上倾向女性,学生中较大比例为女生.二是在学科领域上广泛培养女性人才,如农学.医学.信息技术等各类综合学科.四.结语在学校管理上,女性一是更能产生独特的领导气质和风格,历史上也不乏这些优秀女领导者们的辉煌成绩.二是教育在日新月异地向国际化发展和进步,学校必然需要转变观念,打破禁锢,这需要领导者具有足够包容的态度和关注他人的特点.因此,女性领导者的作用需要不断被重视,优势也需要不断被发挥.[参考文献][1]李克明.马克思主义人力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体系初探[J].经济学家,1994,1[2]赵虹君.领导理论刍议[J].北京行政学报,2006,5:50~52[3]杨宇红.对中小学女性校长发展现状及成因的社会学剖析[J].教学与管理,2004,8:37~40[4]许艳丽,张霞.高等教育女性管理者现状及对策剖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14~16[5]曾艳.教育领域中女性领导的优势及其所面临的压力和阻碍---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J].现代教育从论,2003,4:41~44[6]王琴.大学女校长的使命与作为---第五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综述[J].现代传播,2011,12:13~16[7]赵文静.我国女性领导者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0[8]马天芳.从文献看我国近15年女性领导探究---以人大复印报刊妇女探究(1994.1~2009.9)转载文献为基础[J].中华女子山东分院学报,2010,8:20~26[9]胡滨.从性别角度看高校女性领导人才选拔培养[J].长沙铁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51~252[10]张燕玲,胡中锋.高校管理中女性领导者角色的探究[J].阜阳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3~116[11]杨国欣.论领导与管理的区别[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90~92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