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周生贤探索环保新道路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全力推进.当前,已进人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要有强大外力,就像石墨结构向金刚石结构转化需要高温高压外加催化剂那样苛刻的外界条件一样.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可以提供这一强大外力.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第一,坚决打好污染减排决胜战,以倒逼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经过努力,截至2000年底,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X)5年相比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减排已超过十一五目标,化学需氧量减排也接近十一五目标.今年以来,我们咬定目标,自加压力,明确提出化学需氧量在实现十一五目标的前提下,再削减20万吨;二氧化硫在2009年已经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再削减40万吨.我们将深人探究健全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把污染减排与改善环境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通过污染减排的倒逼传导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第二,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源头控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盲目扩张,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健全环评.评估.审批责任追究机制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建设项目环评区域限批.完善规划环评,探索战略环评,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组织体系.第三,健全并完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以环境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继续探索完善环境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一体化.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定价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完善鼓励节能环保的财税体系,探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深化绿色税收.绿色证券.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第四,增强环境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以市场导向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环保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壮大,引领技术升级,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第五,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绿色生活助推消费模式转变.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经济发展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环境状况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由衷地期盼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我们坚持把环境保护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重金属污染等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同时,积极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改变导致对自身生存环境破坏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