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探究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财务人员体系构建对策
:center">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ofFinancialPersonnelCapabilitySystemundertheGovernmentAccountingSystemWANGJuanDept.ofFinance,HuaihaiInstituteofTechnologyAbstract:Thedualbackgroundofthenewgovernmentaccountingsystemreformandmanagementaccountingtransformationputs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forfinancialpersonnel.Basedonthe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theprofessionalabilityoffinancialpersonnelandtheexistingproblems,thispaperputs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toconstructthesystemofaccountingprofessionalability.Keyword:governmentaccountingsystem;financialpersonnel;professionalability;systemconstruction;财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理论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采取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核算模式,在会计理念.核算基础.会计处理原则和报告披露等诸多方面和现行会计制度体系均存在较大变化.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每一个财务部门的一项全新任务,对财务人员的核心能力要求具有显著差异.财政部财会[2017]25号文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学习.理解会计制度改革相关精神,构建完善的职业能力体系,成为财务人员的当务之急.一.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和创新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要求(一)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财务理念不同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是政府会计改革的重大创新,是落实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关于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新要求,是服务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支撑作用,也必将对单位的预算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二)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所需的知识结构不同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将发生重大变革,财务成为连接一切的工作枢纽.明确财务管理的核心功能,事业单位应该构建预约报销模式的业务流程,把业务活动的财务信息融入到整个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中去,确保经济活动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动态匹配,为经济业务的准确核算和管理等提供基础信息.财务人员应拓宽知识结构,突出协调和管理功能,为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和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驾护航.(三)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需强化财务人员的再学习能力即将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统一了现行各项单位会计制度.重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强化了财务会计功能.扩大了资产负债核算范围.整合了基建会计核算.完善了报表体系和结构,是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有益经验的总结.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一方面对于全面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提高单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决策有用性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基础;另一方面,单位的核算内容增加,范围扩大,核算更为复杂,更需要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其诸多的变化与创新对于已习惯于收付实现制核算.没有成本核算概念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难度很大,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这就对财务人员的再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财务人员职业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财务人员职业倦怠明显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有心理上的厌倦情绪,实际工作中的懒惰.倦怠.责任感不强等现象.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环境较为安逸,工作内容程序化.重复性强,缺乏挑战性和趣味性,长此以往就容易产生习惯性的依赖和懒惰,导致财务人员逐渐在主观上缺乏能动性.行为上懒于革新,更不愿意调整当下的工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受惰性心理的影响,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做事等待.拖延.相互推诿等现象比较突出,明显地呈现出职业倦怠现象.(二)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固化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固化具体表现为已有知识结构的老化,跟不上背景和行业的发展,工作中依旧运用老旧的信息处理工具,信息化意识极其薄弱.随着信息科技的突飞猛进,财务工作更多的与高科技接轨,更多地使用各种管理和财务软件,这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就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够准确把握核心信息,信息化工具.软件和系统也无法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财务人员缺乏职业判断.计划预测.决策剖析.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创新能力等与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相匹配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准确度.效率和职业技能的深层次发展.(三)财务人员管理意识薄弱高等学校管理活动中资产管理薄弱和风险意识不强问题尤其突出.一方面是固定资产内部管理不到位.伴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学校资产数量.价值也日益增加,如何有效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将关系到教学能否正常进行,然而现实中包括财务人员在内的学校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和对管理模式不适应.另一方面是财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高校每位员工都有责任对本部门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剖析并查找原因,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大部分员工做得不到位.(四)财务人员服务意识弱化高校财务目前采用的是行政化管理模式,财务人员行政化倾向严重.强化敬业.奉献和主人翁意识,更需要广大财务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财务人员工作相对稳定且旱涝保收,没有危机意识,财务工作又复杂.枯燥,财务人员情绪波动起伏,导致其缺乏服务意识;对于服务与发展的内在关联性,还没有领悟透彻,未能真正树立起服务意识.(五)财务人员学习与实践能力不足财务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和不断改革的行业,政策.法规和知识更新替换速度比较快,特别是近几年,政府会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不断推出新的规章制度和解读文件,在会计理念.核算基础.会计处理原则和报告披露等诸多方面和现行会计制度体系均存在较大变化,迫使财务人员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然而现实中财务人员依旧存在学习实践能力不足的现象,这就需要建立一套职业能力体系帮助财务人员提高学习实践能力.三.构建财务人员职业能力体系的对策职业能力体系构建是比较复杂的一项工作,笔者认为,财务人员职业能力提升应以职业发展为目标,以实际需要为动力,结合相关知识框架,借鉴成熟行业的方法思路,采用功能剖析法和素质能力法对高校财务人员职业能力体系进行尝试性构建.(一)强化财务人员的职业知识学习1基础知识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相关知识;单位所属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所属行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知识;所在单位组织.运行等相关情况;文字处理.公文写作等方面常用的基础知识;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日常操作等相关知识.2专业知识这是财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所应当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岗位人员的知识,涵盖会计.审计.管理.经济.税务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包括:会计发展的主要历程以及典型代表人物及其贡献;国家对于各个单位所属行业的会计政策及监管要求;内部控制及其相关知识;企业管理及相关知识;税收法规对所在单位财务收支及管理决策的影响;审计.评估等相关知识;金融与财务管理知识,包括金融工具运用与资金筹集.财务报表剖析及资源管理;财务人员的职业责任,包括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财务专用软件的操作和应用知识.(二)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财务部门作为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中心环节,财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保密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升包括:(1)凡事德为先,财务人员必须自觉遵守会计行为准则和自律标准,把忠实履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贯穿工作的始终;(2)凡事以规而行,财务人员应主动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财务行为的合法合规;(3)意识先行,因为所处工作的特殊性,财务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客观公正的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准确的记录与处理,同时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为单位做好财务服务工作;(4)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只有身体素质好了,财务人员才能更好的职业,更好的为单位服务.(三)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1个人技能主要包括:(1)智力因素,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天赋,能够帮助财务人员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中有效理解.发现和解决问题;(2)自我管理能力,就是能够根据每项工作的具体需求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使之按照设定的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3)再学习能力,财务人员所面临的工作环境是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只有持续的更新知识.不断的优化知识结构.积极拓展知识范围才能适应上述所说的环境,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再学习能力;(4)沟通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阅读,包括对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保持敏感,通过接受和传递信息,形成职业判断,并能够与他人达成一致.2业务技能指运用职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包括: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公文拟定的书面写作能力;同领导.相关部门及人员沟通与协调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统计剖析.风险管理.绩效考评.报告的编报与剖析等.(四)注重财务人员的实践经验积累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财务更偏重于会计的管理职能,即运用财务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一方面,检验会计人员对于专业知识是否真正的学会和弄懂,促使专业知识未熟悉.未弄懂的人员通过实践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巩固和充实;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获得书本上难以获得的经验,通过会计工作实践中的剖析.判断等过程同样也可以获得专业知识,因此,实务经验是构成财务胜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不同岗位.职务的财务人员在职业能力方面对实践经验的要求虽不一样,但都必须通过实践中的不断锻炼,持续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才可能达到胜任岗位或职务要求的职业能力标准.四.结语建立和完善财务人员职业能力体系,可以为财务人员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一套相对完整.科学的行为指南,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的一大批财务人员.保持和提高职业能力的关键主要在于财务人员自己,但是单位也应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对于单位来说,应该结合财务部门及财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和自身需求,立足实际财务工作.注重单位长远发展,完善财务工作业绩的评价指标,引入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岗位交流,从而为财务人员保持和提高职业能力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对于个人来说,要积极倡导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两条路径来进行,拓宽学习的途径,如书面学习.参加培训.积极调研,创新学习方式,如定期组织就既定内容的演讲.定期的业务探讨.传帮带等.参考文献[1]财政部会计司.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系列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答记者问[EB/OL].(2018-09-05)[2018-09-08].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jiedu/201809/t20180905_3009783.html.[2]罗伟.浅析财务人员职业判断力的培养与提升[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7):53-54.[3]漆明春,陈俊杰.高校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探究[J].我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3):191-192.[4]刘艳云.强化高等院校财务人员胜任能力初探[J].价值工程,2017(4):258-259.[5]张寅晓.高校会计人才队伍的剖析及建设机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166-167.[6]吴林润,马金壮.政府行政部门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探析[J].人力资源开发,2010(9):21-22.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