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探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影响及问题

2020-05-28 19:4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要: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转的基础,也是高校科研与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因此会计工作对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高校会计工作面临诸多障碍,严重掣肘高校会计工作的发展创新.有鉴于此,本文剖析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现状及问题,探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高校会计工作的积极影响,并提出高校会计工作模式发展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创新策略.关键字:政府会计;改革;高校会计;高等院校属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因此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范围也涵盖高校会计工作.根据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指导方针及财政部发布的相关指导性规则,回应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需求,不断优化.完善和创新高校会计工作模式,能够促进高校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和科学化,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推动高校财务管理与市场经济及政府财政的接轨.一.高校会计工作现状及不足(一)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规范性依据不健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正式启动之后,虽然财政部已经制定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及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作为指导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改革的指导依据.但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一项规模庞大.系统性及专业性要求极高的工程,并且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模式千差万别,要对其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的会计制度改革的难度巨大.高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共性,也有其作为高等教育单位的个性.众多周知,高校的土地.建筑物.实验设备等资产规模庞大,各级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学生缴费等资金来源复杂,教学需求.社会活动需求等资金支出名目繁多.此外,高校是高等教育机构,承担教书育人的工作,同时还是科研机构,与政府及社会企业合作来往频繁,因此高校巨大的资产规模.复杂的经费收支及兼具教育与科研双重属性的工作任务决定了高校会计制度具有独特性.在缺乏针对高校会计制度特殊需求的规范性依据的时代下,仅仅以财政部颁布的强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共性的准则为指导,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将举步维艰.(二)高校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较之于企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性及受重视程度而言,高校工作的特殊性,高校会计人员在高校工作中的专业性并不高.首先,企业作为营利性法人,其经营目的就是获取经济利益,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资金核算和控制部门,可以说是企业运转的核心部门之一,因此企业中的财务人员都是高学历的专业财会人士.而高校作为非营利性法人,其主要工作是承担教育与科研任务,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高校其他行政部门都是为高校的教育与科研任务服务的,因此对于高校而言,财务部门的受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其次,过去很长时间以来,高校为了吸引高水平的博士.学者等高级知识分子,而制定了为博士教师家属解决工作的政策.因为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博士家属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博士家属的知识水平并不高,高校为这些博士家属安排的工作岗位多为高校的行政单位,譬如财务部门.长此以往,便造成高校财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足的现象,在此时代下,高校财务人员接受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准则.制度及具体实施方法的难度较大,严重掣肘了高校会计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高校会计工作的影响(一)提高高校年终财务报表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长期以来,根据高校的会计制度,高校在年终财务核算时,只需要提供一份预算收支及执行状况的决算报表.此种单一报表能够记载和反映的信息有限,无法充分体现成本管理与经费收支等问题,高校便不能此财务报表全面掌握本年度的财政状况进而节省开支.降低成本.不过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启动后,却可以打破高校财务报表单一的状态,提高高校年度财务报表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根据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基本准则,高校年度财务报告应当体现为两份报表:其一,以财务核算为基础的财务报告,该报告可以详细记载高校的收入和支出,并进行成本核算.据此报告,大大提高高校对成本管理的重视,高校可以全面详细地了解高校当年度的成本支出情况,进而对不足之处增加投入.对不必要之处节省开支,进而在保证教育质量.科研质量及基础设施质量的基础上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其二,以预算核算为基础的决算报告,此报告主要记录部门预算与决算的资金收支,财务部门可以从报告的记录中判断高校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剖析阻碍高校预算执行的情况和障碍,以便于对高校相关人员不断更新和完善高校的执行能力,为高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并且此份报告也是政府编制政府工作报告的基础.(二)转变财务意识,推动成本型核算.由于高校是非营利性.具有公益性质的服务性单位,其日常运转的资金来源并非来自高校的经营盈利,而是来自财政拨款.社会捐赠等渠道,面对源源不断的政府财政及社会各界对高校发展的资金扶持,高校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时并未意识到节约成本.降低开支的重要性,在很多情况下导致科研资金和教育资金的浪费.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秉承财务制度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的准则,分类归纳各项行政运行成本,在此原则的引导下,高校会计制度也应当对高校的教育成本和科研成本及设施维护成本等成本支出进行分类和归纳,剖析高校各项成本开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指导.开展下一年度的财务支出和成本管理,为高校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奠定科学基础.三.高校会计工作依托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创新策略探究(一)完善高校会计制度改革针对性规范性准则.正如上文所述,高等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会计工作的改革与开展不能简单适用财政部发布的概括性规范,高校会计工作的开展应当有针对性较强的规范化的准则与标准作为指导.在推行此次政府制度改革之时,由于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高校.医院.勘探等行业和部门,但是目前只出台了存货.固定资产等少数几个方面的具体准则,在给各部门培训时,内容泛泛,缺乏针对性.因此,笔者认为财政部应当联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综合考虑高校的工作任务.资金来源.资产规模的因素制定专门的高校会计核算准则.详细规定高校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高校及其内部相关机构的财务核算方式.财务报表制作及财务信息披露义务等义务,同时明确规定高校及高校相关人员违反会计工作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二)提高高校财务人员专业素养.高校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以教学为主,以服务学生为本,所以高校在各个方面都向教学倾斜,这是显而易见的,高校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很少.另外,高校财务人员年龄偏大.知识陈旧.思维固化等因素已经严重掣肘了高校会计工作的创新和改革,因此本文认为高校应当着力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养,以为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提供专业保障.首先,高校相关部门应当组织现有财会人员培训,通过开讲座.机构培训.外出培训等方式帮助高校财务人员转变思想,同时了解和掌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和操作方式,以便高校财会人员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跨级工作;其次,除加强既有人员培训外,高校应当聘请专业的财会人员加入高校财务部门,以其专业的财会知识推动高校会计工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三)提高成本核算意识.虽然高校发展有政府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的支持,但是高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仍然应当树立成本核算意识,避免国家资产和财政资金的无端浪费.为做好成本核算工作,高校应当妥善准备相关记账和财务报表,特别是在高校资产管理方面,政府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折旧不再是虚提折旧,而是要计入到成本费用,那么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做到资产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制定相关的资产管理制度,为固定资产折旧做好准备;另外,要核实高校教职工的人数.科研成果的基本资料,以便为成本核算提供必要的资料收集与数据支撑,并在成本核算工作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成本.降低开支,提高高校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熊娜,撒晶晶,曾春丽,王秋娜,田映红.政府会计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8.2.10.[2]李名扬.权变理论视角下高校会计核算基础改革探究[J].当代会计,2017.4.15.[3]傅建雯.简析高校政府会计改革[J].我国总会计师,2018.4.15.[4]唐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建议[J].纳税,2018.3.15.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