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作者自引与其技术职称的相关性探究
价的主要指标.总被引频次一般包括他引和自引两个基本部分.其中他引作为衡量论文及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指标比较容易理解,而自引则往往被另眼相看.鉴于近年来不当自引的情况有发展的趋势,在核心期刊评定中为突出他引的地位相应减少了自引的权重,还专门增加了他引量指标,以及他引总引比和他引影响因子;文献〔3」甚至认为,应在被引频次中减去不能反映期刊影响力的作者自引次数,使计算出的影响因子能真正反映出期刊的影响力.以上做法(或说法)其用意和出发点都是为了排除不正当自引的情况,可谓合理.但与此同时,可否认为他引率越高而相应的自引率越低,越能反映期刊的学术质量水平;如何正确认识自引的合理性及其与他引的辩证统一关系等问题,也是值得认真探究的课题.为探究作者自引的规律和相对合理性,为期刊编辑.期刊评价和文献计量剖析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作者自引与其技术职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剖析.明确地标引和著录.论文作者引用本人以前发表的论文当然也不例外.从这一角度看,作者自引是与他引并无本质区别的科学引证现象.但相对他引而言,目前学界在有关论文质量和期刊评价中对作者自引的价值及其客观性颇有争议,甚至认为作者自引应排除在被引频次统计之外.如前所述,从理论上讲,自引本身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按参考文献引用的基本原则〔6-8〕排除某些个人不正当名利意识的影响,作者自引同样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科学探究的继承性.关联性,同样能反映作者的学术影响力.而要印证这一假设,需要作深人广泛的实证性探究.作者自引与其学术地位相关性的统计剖析或可从一个侧面揭示作者自引的客观规律性,并证明其相对合理性.对作者自引的基本认识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简称引文)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引用包括多种类型,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自引和他引.其中作者自引是一种大量而常见的自引类型,因为对任何一个探究者来说,除了要学习和借鉴前人或他人的探究成果,同时也要把自己前期探究成果不断引向深人,以反映出科学探究的连续性[4]0从根本上说,文献的相互引用是由科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和探究活动规律所决定的.从科学引证的客观性和普遍规律来看,由于科学探究的累积性.继承性.连续性.相关性和学科专业的交叉性.渗透性,科学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规范化地标引和著录被引用的参考文献也是学术道德规范和著作权法所明确规定的.因此,无论何种情况,只要科学探究主体在其著述中确实有必要引用已发表的(包括本人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并确实做到合理引用,都必须http;//zgkjqkyj.periodicals.net.cn/2统计对象与结果技术职称可作为论文作者科研资历.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总体表征.虽然现实中某人的专业技术职称或职务在评定中受某些不合理人为因素的影响而有偏差,某人的专业技术职务与其在学科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并不绝对相符,但总体上可以认为,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是学术地位最具代表性和规范性的表征.为统计方便并避免歧义,本文将学术地位按初级职称(包括助教.助理工程师.实习探究员等),中级职称(包括讲师.工程师.助理探究员等)以及高级职称(包括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副探究员.探究员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硕导或博导,也有院士)分为3个级别.笔者从本单位图书馆科技期刊阅览室随机抽取2006年出版的学术类和技术类科技期刊,包括大学综合性学报.学会会刊以及科研院所多种学科领域的学术技术类期刊(其中绝大多数为中文核心期刊或我国科技核心期刊,部分为SC1或El收录期刊),按论文作者简介给出的作者专业技术职称认定其学术地位(未标明作者简介的不作为统计对象),分别统计其每篇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数量.是否有自引及其作者自引数量.累计统计期刊30余种,其中初级职称作我国科技期iI!探究,2008,19(1)一83一者论文127篇,中级职称作者论文153篇,高级职称作者论文177篇.分别计算其自引篇率(即有作者自引论文数占统计论文数百分率),以及作者自引率(即作者自引参考文献数占统计论文所著录参考文献总数的百分率).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636.html